用路径选择系统输送扁平物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067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路径选择系统输送扁平物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路径选择系统在一个输送路径的入口和出口之间高速连续输送侧立的扁平物品的装置,所述路径选择系统用以将这些扁平物品中的一部分导向在所述输送路径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另一个出口,该系统包括两个保持相互平行且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可动挡板,和两个在所述两挡板之间运动的机动环形带,被输送的扁平物体被紧紧夹在这两个机动环形带之间,所述两个挡板以可以枢转的方式安装,以便向输送路径的出口或其它出口输送扁平物体。
这种装置特别用于一种机动处理信件的机器,其中,需要在某些将被拒绝的信件到达分选单元之前,将它们从在机器的卸垛单元和分选单元之间输送的信封主流中抽取出来,而同时又不影响主流。用于处理信件的机器必须设计成可以处理很宽范围的邮件。更具体地说,它们必须被设计成能够处理厚度在0.15至32毫米之间变化、同时长度和宽度可分别在14到40厘米和9到30厘米之间变化的扁平矩形信封。
通常,采用包括两个绕有两个驱动带的活动平行挡板的系统分流被拒绝的信件。从而,在这一设计中,两个带不总是伴随着信封到达输送装置的远离两个挡板的出口。由于两个带放开信封,在输送装置中的这一中断导致沿输送路径的连续的信封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并且这些间隔上的变化使得在输送装置的出口处执行的处理操作复杂化。
通常,也可以不采用双挡板系统,而是采用一个可动支柱使被拒绝的信件转向。然而,该系统不适于具有上面提到的各种厚度的很宽范围的邮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一个双档板系统连续高速输送各种厚度的侧立扁平物品的装置,可以使这些物品中的一部分从它们的输送路径中分流出来而不影响扁平物体的主流。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上文中限定的输送装置,其中一个固定支柱位于在输送路径入口和出口之间、扁平物体被发送到可动挡板下游处的点上;输送路径的出口远离固定支柱;并且机动环形带之一的延伸超过固定支柱直到输送路径的出口。采用这一设计,可以清楚,两个机动环形带中仅有一个环绕着一个挡板以便允许将扁平物体在该支柱的两侧发送。由于另一个机动环形带的延伸超过该支柱直到输送路径的出口处,所以在发送点以外可以保持扁平物品的输送的连续性,并且这在保持连续扁平物品之间的间隔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当挡板向着使扁平物品向其它出口转向的方向取向时,一个挡板使该带变形压靠在固定支柱上,这意味着,直到发送点为止被转向的物品仍然被夹在两个带子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个特殊的实施例,两个机动环形带被一对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体轮夹在一起,而固定转轴设置于两个可动挡板的每一侧上。这种设计比安装在由弹簧返回的枢转臂上、于两个挡板之间将两个带子压在一起的滑轮的设计简单得多。另外,这种轮子能够更好地补偿扁平物品的厚度变化,并且能够更好地伴随扁平物品的转向。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个特殊的特征,各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体轮包括一个旋转安装在一个固定轴上的毂和一个与一个带子接触的环形轮面带,各轮子的所述毂和环形轮面带被可弹性变形的圆弧形翅片连接起来,用于连接到毂和环形轮面带上的各翅片的两端位于轮子的一个半径上。采用这种设计,各轮子可以没有疲劳地吸收扁平物品的很大的厚度变化,并且非常迅速地返回其正常位置。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图1非常概略地表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从上面观察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非常概略的视图。
图1和图2所示的装置用于在一个主输送路径的入口A和该输送路径的一个出口B之间连续、高速地输送不同厚度的侧立邮件。
该装置可以被插入到一个处理信件的机器的一个上游卸垛单元和一个下游分选单元之间。
信封被夹在两个机动环形带1和2之间,所述两个机动环形带1和2从两个保持相互平行且设置在输送路径的入口A和出口B之间的可动挡板3和4之间通过。两个挡板3和4用于将一些引入入口A的信封转向到另一个出口B’。
所述两个挡板在其最靠近入口A的固定端处被枢转安装到一个分别固定于支撑基础底板5上的轴3A、4A上。两个挡板最靠近出口B的另一端与通过一个发送点的输送路径成直角地进行角位移,所述发送点处设有一个固定支柱6。
沿输送路径设置于两个可动挡板3和4下游的固定支柱6也被用于根据挡板的取向向出口B或出口B’发送邮件。
如图所示,各档板3或4具有沿其最长边垂直侧立设置的矩形板形状,所述最长边略长于被输送信件的最大长度。所述两个挡板在一个垂直于输送路径的方向上相互分开一定距离,该距离略大于被输送的信封的最大厚度。各档板的可动端载有分别与环形带1和2接触的滑轮3B、4B,并且挡板的两个可动端被一个连杆13连接,该连杆13相对于输送路径成直角运动以便使挡板共同做枢转运动,从而向出口B或出口B’发送信件。
两个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体轮7和8相互面对地设置在两个挡板3和4的各侧上,如从图中可以看出的那样,各档板3或4具有一个纵槽,各轮子7或8穿过该纵槽(如图2所示),以便两个轮子7和8在两个挡板之间将两个带1和2压在一起。
输送路径的出口B被设计成远离固定支柱6,并且可以从图中看出,啮合到轮子7和滑轮3B上的带子1的延伸超过固定支柱6直到输送路径的出口B,该处有一个有固定轴的、上面啮合带子1的返回惰轮9。相反,啮合到轮子8和滑轮4B上的带子2被滑轮4B绕着挡板4的背部返回。
当两个挡板3和4的取向使得一个信封转向出口B’时,带子1由于挡板3的滑轮3B的运动而变形,并且这可以确保所述信封被正确地输送至出口B’。因此,扁平物品借助带子的变形被发送向出口B或B’,在所述带子之间,扁平物品在安装于挡板3和4可动端上的滑轮3B、4B的作用下被夹持。
进而,一个固定的环形机动支承带10在固定支柱6和输送路径出口B之间面对带子1运动。该固定支承带例如可以压在一个槽形截面形状的基板12上,该基板12被安装在发送系统的下游。当挡板3和4与主输送路径对齐时,离开挡板3和4的信封被夹在带子1和带子10之间,该带子1仍然确保信封输送的连续性直至出口B为止而不释放信封。在输送路径的出口B的下游,是带子10依旧确保信封输送的连续性。带子1由另一个具有一固定轴的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体轮11压在固定支承带10上。轮子7、8和11的结构在这里是相同的,但在变形方面,轮子7和8相对于轮子11可具有不同的硬度。
各个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体轮,例如轮子8,具有一个由弹性件制成的毂,例如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轮子的轴上毂8B,在这个例子中,所述轴为轴8A;和一个由弹性件制成的环形轮面带,例如与一个带子接触的8C,在这个例子中,所述带子为带2。轮子8的毂8B和环形轮面带8C被可弹性变形的圆弧形弹性翅片8D连接起来。各翅片连接到所述毂和连接到轮子的所述环形轮面带上的端部位于轮子的半径上,这允许轮子在翅片的整个长度上被径向压缩。在图中所示的输送装置中,轮子7、8和11可以具有大约25厘米的直径和大约5厘米的厚度。
图2表示两个轮子7和8径向相互挤压,以便夹持一个厚的信封P1,而在两个连续的信封P1和P2之间,未变形的轮子11将带子1压在带子10上。由于轮子7和8可以被轻易地相互弹性压缩,增加了信封P1从挡板3和4之间通过时带子1和2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改善了在该经过区域中信封的输送情况,并且保持连续的信封之间的间隔恒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路径选择系统在一个输送路径的入口(A)和出口(B)之间连续、高速输送侧立扁平物品的装置,所述路径选择系统用于将扁平物品中的一部分转向输送路径的所述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另一个出口(B’),该系统包括两个保持相互平行且设置在输送路径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可动挡板(3、4),和两个在所述两个挡板之间运动且扁平物品被夹在其间的机动环形带(1、2),所述两个挡板的安装使得它们可以枢转,以便向输送路径的出口(B)或另一个出口(B’)发送扁平物品,其中,一个固定支柱(6)位于向输送路径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可动挡板下游发送扁平物品的位置处;输送路径的出口(B)远离固定支柱(6);并且一个机动环形带(1)的延伸超过该固定支柱直到输送路径的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两个机动环形带被一对具有固定转轴的、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体轮(7、8)压在一起,所述固定转轴设置于所述两个可动挡板的每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体轮各包括一个旋转安装到固定轴(8A)上的轮毂(8B)和一个与一条带子接触的环形轮面带(8C),各轮子的所述轮毂和环形轮面带由可弹性变形的圆弧形翅片(8C)连接起来,连接轮子的轮毂和环形轮面带的各翅片的两端位于轮子的半径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在输送路径的入口(A)和出口(B)之间连续、高速输送侧立扁平物品的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将扁平物品中的一部分转向输送路径的所述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另一个出口(B’)的发送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保持相互平行且设置在输送路径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可动挡板(3、4),和两个在所述两个挡板之间运动且扁平物品被夹在其间的机动环形带(1、2),所述两个挡板的安装使得它们可以枢转,以便向输送路径的出口(B)或另一个出口(B’)发送扁平物品,其中,一个固定支柱(6)位于向输送路径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可动挡板下游发送扁平物品的位置处;输送路径的出口(B)远离固定支柱(6);并且一个机动环形带(1)的延伸超过固定支柱直到输送路径的出口,这使得可以确保离开发送系统的信封的输送的连续性。
文档编号B65H29/58GK1364135SQ00809539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5日
发明者法布里斯·达鲁, 樊尚·格拉斯韦尔, 阿兰·丹若姆 申请人:索利斯蒂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