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597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板材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尤其是一种板材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进行板材加工时,需要通过输送带将相应的板材输送到相应的工位,而目前,一般采用人工将板材抬到输送带上,这种方式对作业人员而言,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而且作业效率低。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省时省力,而且作业效率高的板材翻转装置。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板材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垂直支架,垂直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架,翻转架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辊,转动轴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翻转架的下部相连的驱动液压缸,驱动液压缸通过油管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电动机。上述翻转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翻转架翻转过程中,通过定位板对翻转架上的板材进行定位,防止其滑落。上述翻转架的中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证翻转架翻转时能保持平衡。上述转动辊凸出翻转架,以方便钢材向前移动。上述驱动液压缸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底座上。上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板材翻转装置中,其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垂直支架,垂直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架,翻转架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辊,转动轴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翻转架的下部相连的驱动液压缸,驱动液压缸通过油管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电动机。该翻转装置通过驱动液压缸驱动翻转架绕转动轴转动,以使翻转架上的板材由垂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人工辅助板材沿转动辊向前移动。这种结构方式不需人工翻转板材,较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图I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转动辊,2为从动轮,3为皮带,4为主动轮,5为垂直支架,6为底座,7为定位板,8为驱动液压缸,9为油管,10为电动机,11为转动轴,12为液压泵,13为翻转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板材翻转装置,如图I所示,它包括底座6,底座6上固定连接有垂直支架5,垂直支架5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的一侧与翻转架13的中部固定连接,翻转架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翻转架13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辊1,转动辊I凸出翻转架13,转动轴1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翻转架13的下端部相连的驱动液压缸8,驱动液压缸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底座6上,驱动液压缸8通过油管9连接有液压泵12,液压泵12通过传动机构(如皮带传动机构)连接有电动机10,液压泵12和电动机10固定于垂直支架5的一侧。作业时,通过驱动液压缸8驱动翻转架13绕转动轴11转动,直至翻转架13达到水平状态,此时,通过人工即可方便地推动板材向前移动,板材的前端到达输送带后,在输送带的带动下,不用人工辅助板材也可以向前移动。待板材完全移出翻转架13后,驱动液·压缸8的活塞杆回位,并带动翻转架13转动至垂直的初始状态待用。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板材翻转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垂直支架,垂直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架,翻转架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辊,转动轴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翻转架的下部相连的驱动液压缸,驱动液压缸通过油管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电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板材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转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板材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转架的中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辊凸出翻转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液压缸的另一端固定于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翻转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垂直支架,垂直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架,翻转架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辊,转动轴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翻转架的下部相连的驱动液压缸,驱动液压缸通过油管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电动机。该翻转装置通过驱动液压缸驱动翻转架绕转动轴转动,以使翻转架上的板材由垂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人工辅助板材沿转动辊向前移动。这种结构方式不需人工翻转板材,较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B65H15/00GK202765886SQ20122046011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王振贵, 董洪利, 张玉海, 李斌 申请人:邹平金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