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贴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061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滚轮贴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轮贴合机构,包括L型固定板,导轨安装板,连接板,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所述导轨安装板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所述导轨安装板、连接板、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相对于所述L型固定板位移。对所述压块施加第二外力,所述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相对于导轨安装板、连接板下移,且所述软基层吸附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呈一夹角。在贴合过程中,软基层吸附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呈一夹角,故软基层吸附板上的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之间始终是线接触,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之间的气泡可以被完全挤走,避免出现气泡导致产品不良。
【专利说明】滚轮贴合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软基层贴合的滚轮贴合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触摸屏和液晶显示面板行业,软膜贴合是一款很重要和常见的配套设备,随着该行业的发展,软膜贴合的设备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软膜贴合可以为软对软或软对硬贴合,软膜贴合一般采用网版式贴合和滚轮式贴合较多。
[0003]现有的滚轮贴合结构上的滚轮为固定式,很容易在贴合过程中出现气泡或者不完全贴合,气泡的产生会影响透光率,对产品的显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贴膜时能有效避免出现气泡的滚轮贴合机构。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轮贴合机构,包括:
[0006]L型固定板,顶部固定有第一拉簧支架,所述L型固定板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的支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板固定在外部组件上;
[0007]导轨安装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L型固定板的另一个支板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二拉簧支架;
[0008]连接板,所述导轨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拉簧支架与所述连接板由第一弹性件连接;
[0009]上滚压基板,与所述导轨安装板的第二表面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上滚压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压块,所述第二拉簧支架与所述上滚压基板之间由第二弹性件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0010]下滚压基板,与所述上滚压基板固定连接;
[0011]软基层吸附板,与所述下滚压基板之间通过胶辊轮转动连接,所述软基层吸附板与连接板活动连接,可使软基层吸附板与胶辊轮连接的一端向下移动的同时,软基层吸附板的另一端也向胶棍轮方向移动;
[0012]其中,所述导轨安装板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所述导轨安装板、连接板、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可相对于所述L型固定板下移以吸附软基层;所述压块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所述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下移,所述软基层吸附板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呈一夹角。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簧支架呈“U”型,所述第一拉簧支架的两个支臂上分别设置第一拉簧螺丝,第一拉簧螺丝安装方向垂直于支臂,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第二拉簧螺丝,所述第一拉簧螺丝与第二拉簧螺丝之间用第一弹簧进行弹性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导轨安装板对应的L型固定板的支板上固定安装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相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可沿第一导轨进行滑动。[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二导轨,所述上滚压基板的表面安装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滑块可沿所述第二导轨进行滑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安装板的顶部设有顶板。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第一胶辊座、两个第二胶辊座,所述第一胶辊座固定在下滚压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胶滚座固定在软基层吸附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胶辊座安装在第二胶辊座的两端。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导轨、连接板滑块、轴承座、连接杆,连接杆套,导轨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滑块套设在连接板导轨外,所述轴承座通过连接板滑块安装在连接板导轨上,所述连接杆穿过轴承座安装在连接杆套上,所述连接杆套固定在软基层吸附板上。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为从远离所述导轨安装板到靠近所述导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软基层吸附板上开设安装槽用于安装连接杆套,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滑槽间呈90度,导轨安装在连接板的滑槽内。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簧支架的两端设有第三拉簧螺丝,所述第三拉簧螺丝垂直于第二拉簧支架,所述上滚压基板的的两个凸耳分别设有第四拉簧螺丝,第三拉簧螺丝与第四拉簧螺丝相配合,所述第三拉簧螺丝与第四拉簧螺丝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导轨安装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拉簧螺丝与第四拉簧螺丝之间用第二弹簧连接。
[0021 ]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滚压基板与所述上滚压基板通过销轴连接。
[0022]上述滚轮贴合机构对所述压块施力,所述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相对于导轨安装板、连接板下移,且所述软基层吸附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呈一夹角。胶辊轮边滚压贴合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的同时,边挤走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的气体。随着胶辊轮的平稳滚动和待贴合基层吸附模板的移动,直至软基层完全附着在待贴合基层上。在贴合过程中,软基层吸附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呈一夹角,故软基层吸附板上的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之间始终是线接触,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之间的气泡可以被走,能有效避免出现气泡导致产品不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0026]图4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请参阅图1,滚轮贴合机构用于吸附软基层并与待贴合基层相贴合。待贴合基层可以是软基层或者是硬基层。滚轮贴合机构10包括L型固定板110,导轨安装板120,连接板130,上滚压基板140,下滚压基板150,软基层吸附板160,连接结构170。
[0031]L型固定板110顶部固定有第一拉簧支架112,包括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板固定安装在外部组件上。
[0032]导轨安装板120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L型固定板110的另一个支板之间可滑动连接,第二表面设有第二拉簧支架125。
[0033]连接板130所述导轨安装板120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130上,所述第一拉簧支架112与所述连接板130为第一弹性件128连接。
[0034]上滚压基板140与所述导轨安装板120的第二表面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上滚压基板140的顶部固定安装压块142,所述第二拉簧支架125与所述上滚压基板140之间为第一拉簧螺丝129连接,第一弹性件128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性件129的弹性系数。
[0035]下滚压基板150与所述上滚压基板140通过销轴连接。
[0036]软基层吸附板160与所述下滚压基板140之间板通过胶辊轮转动连接。所述软基层吸附板160与连接板130通过连接结构170连接,所述软基层吸附板与连接板活动连接,可使软基层吸附板与胶辊轮连接的一端向下移动的同时,软基层吸附板的另一端也向胶辊轮方向移动。
[0037]其中,在所述导轨安装板120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所述导轨安装板120、连接板130、上滚压基板140、下滚压基板150、软基层吸附板160相对于所述L型固定板110下移,对所述压块142施加第二外力,所述上滚压基板140、下滚压基板150、软基层吸附板160相对于导轨安装板120、连接板130下移,持续施力时,所述软基层吸附板160与所述连接板130之间呈一夹角。第一弹性件128、第二弹性件129在外力作用撤除后,能使整个滚轮贴合机构复位。
[0038]以下结合图2、3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滚轮贴合机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9]L型固定板110,L型固定板110的一侧边为固定的或者是安装在需要滚轮贴合单元的外部组件上。图示实施例中,滚轮贴合机构10通过L型固定板110的其中一个支板安装在外部组件上。L型固定板110的另一个支板固定安装一第一滑块115。L型固定板110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拉簧支架112,呈“U”型,第一拉簧支架112支架的两个支臂上分别设置第一拉簧螺丝113。第一拉簧螺丝113安装方向垂直于支臂。
[0040]导轨安装板120呈长方板状,并收容在第一拉簧支架112内。导轨安装板120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设有第一导轨123,第一导轨123和第一滑块115相配合。在第二表面设有第二导轨124。第一导轨123、第二导轨124的延伸方向与导轨安装板120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在第二表面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簧支架125,第二拉簧支架125位于第二导轨124的上方。第二拉簧支架125的两端设有第三拉簧螺丝126。第三拉簧螺丝126垂直于第二拉簧支架125。导轨安装板120的顶部还设有顶板127。顶板127固定在导轨安装板120上。
[0041]连接板130,导轨安装板120固定在连接板130上。导轨安装板120与连接板130形成一个L型支撑结构。L型固定板110位于导轨安装板120与连接板130形成的L型支撑结构的内侧。在连接板130上固定安装第二拉簧螺丝131,第二拉簧螺丝131分列在导轨安装板120的两侧。第一拉簧螺丝113与第二拉簧螺丝131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导轨安装板120的长度方向。第一拉簧螺丝113与第二拉簧螺丝131之间用第一弹簧进行弹性连接。在此以第一弹簧作为第一弹性件128。连接板130和L型固定板110之间设有防撞胶133,防撞胶133固定在L型固定板110上。连接板130的底面开设滑槽133。滑槽133的延伸方向垂直导轨安装板120。
[0042]上滚压基板140,外观呈倒“T”板型。上滚压基板140的表面固定安装第二滑块141,第二滑块141与第二导轨124相配合。上滚压基板140在滑动的带动下可沿第二导轨124滑动。上滚压基板14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块142。压块142位于上滚压压块142和第二拉簧支架125之间。上滚压基板140的“T”型的两个凸耳分别设有第四拉簧螺丝143,第三拉簧螺丝126与第四拉簧螺丝143相配合。第三拉簧螺丝126与第四拉簧螺丝143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导轨安装板120的长度方向。第三拉簧螺丝126与第四拉簧螺丝143之间用第二弹簧连接。在此以第二弹簧作为第一拉簧螺丝129。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
[0043]下滚压基板150,与上滚压基板140通过销轴151连接。具体的,在上、下滚压基板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处采用销轴连接,两边采用拉簧螺丝连接,便于调节下滚压基板150下方机构的平衡。
[0044]软基层吸附板160,与下滚压基之间板通过胶辊轮161转动连接。具体为,提供一胶辊轮161,两个第一胶辊座162、两个第二胶辊座163。第一胶辊座162和第二胶辊座163都通过轴承安装在胶辊轮161上。第一胶辊座162固定在下滚压基板150的两侧,第二胶滚座固定在软基层吸附板160的两侧。第一胶辊座162与第二胶辊座163铰接。软基层吸附板160靠近连接板130的表面开设安装槽164。安装槽164和连接板130上的滑槽133之间的角度呈90度。软基层吸附板160为真空吸附板。
[0045]连接结构170,软基层吸附板与连接板130通过连接结构170连接。使所述软基层吸附板160可沿所述连接板130上远离导轨安装板120 —侧向靠近导轨安装板120 —侧滑动。连接结构170包括连接板导轨171、连接板滑块172、轴承座173、连接杆174,连接杆套175。其中,连接板导轨171安装在连接板130的滑槽133内。连接板滑块172套设在连接板导轨171外。轴承座173通过连接板滑块172安装在连接板导轨171上。连接杆174穿过轴承座173安装在连接杆套175上。连接杆套175固定在软基层吸附板160上。
[0046]工作原理为:1、当作用力作用在导轨安装板120上的顶板127上时,整个依附安装在导轨安装板120上的部件在第一滑块115与第一导轨123的配合下,第一滑块115沿第一导轨123整体下降,由于在连接板130与第一拉簧螺丝113支架中间的第一弹簧连接作用,使得整体部件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停止继续下降。软基层吸附板160真空吸附软基层。
[0047]2、当作用力作用在压块142上时,由于压块142与下滚压基板150是相对固定的,而安装在导轨安装板120上的第二拉簧支架125与上滚压基板140中间是用弹簧连接的,所以当作用力作用在压块142上时,同样固定在导轨安装板120上的部件也会整体下降到一定程度,随着加在滚压压块142上的外力继续下压,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150、胶辊轮161沿第二导轨124继续下降。由于连接与软基层吸附板之间的连接结构170的作用,在下降过程中,软基层吸附板绕着连接结构170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当下降到胶辊轮161与硬质基板吸附板压着的时候,就形成了设定的角度。
[0048]以下结合附图4,对滚轮贴合机构的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0049]软基层180和待贴合基层190分别被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在软基层吸附板160和待贴合基层吸附模板上面。图中所示A/B/C/D分别为贴合的四个过程,A为待贴合,B为贴合单元在外力驱动下整体下移到待贴合位置,C为初贴合状态,D为贴合完成状态。在C处,滚轮贴合机构下降到待贴合位后在外力的继续驱动下,滚轮部分,即上滚压基板140、下滚压基板150、软基层吸附板160继续下降到软基层180与待贴合基层190接触,胶辊轮161压着接触点处。此时软基层180与待贴合基层190间成一个夹角R,随着待贴合基层吸附模板右移,以及在胶辊轮161的压着滚动作用下,软基层180与待贴合基层190夹角间的气体逐渐的被挤出。胶辊轮161边滚压贴合软基层180与待贴合基层190的同时,边挤走软基层180与待贴合基层190的气体。随着胶辊轮161的平稳滚动和待贴合基层吸附模板的移动,直至到D位,软基层180完全附着在待贴合基层190上。
[0050]上述滚轮贴合机构对所述压块施力,所述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相对于导轨安装板、连接板下移,且所述软基层吸附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呈一夹角。胶辊轮边滚压贴合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的同时,边挤走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的气体。随着胶辊轮的平稳滚动和待贴合基层吸附模板的移动,直至软基层完全附着在待贴合基层上。在贴合过程中,软基层吸附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呈一夹角,故软基层吸附板上的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之间始终是线接触,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之间的气泡可以被完全挤走,使得软基层与待贴合基层完全贴合。提闻广品的良率。
[00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L型固定板,顶部固定有第一拉簧支架,所述L型固定板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的支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板固定在外部组件上; 导轨安装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L型固定板的另一个支板之间可滑动连接,第二表面设有第二拉簧支架; 连接板,所述导轨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拉簧支架与所述连接板由第一弹性件连接; 上滚压基板,与所述导轨安装板的第二表面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上滚压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压块,所述第二拉簧支架与所述上滚压基板之间由第二弹性件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下滚压基板,与所述上滚压基板固定连接; 软基层吸附板,与所述下滚压基板之间通过胶滚轮转动连接,所述软基层吸附板与连接板活动连接,可使软基层吸附板与胶辊轮连接的一端向下移动的同时,软基层吸附板的另一端也向胶棍轮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导轨安装板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所述导轨安装板、连接板、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可相对于所述L型固定板下移以吸附软基层;所述压块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所述上滚压基板、下滚压基板、软基层吸附板下移,所述软基层吸附板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呈一夹角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簧支架呈“U”型,所述第一拉簧支架的两个支臂上分别设置第一拉簧螺丝,第一拉簧螺丝安装方向垂直于支臂,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第二拉簧螺丝,所述第一拉簧螺丝与第二拉簧螺丝之间用第一弹簧进行弹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导轨安装板对应的L型固定板的支板上固定安装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相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可沿第一导轨进行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二导轨,所述上滚压基板的表面安装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滑块可沿所述第二导轨进行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安装板的顶部设有顶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胶辊座、两个第二胶辊座,所述第一胶辊座固定在下滚压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胶滚座固定在软基层吸附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胶辊座安装在第二胶辊座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导轨、连接板滑块、轴承座、连接杆,连接杆套,导轨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滑块套设在连接板导轨外,所述轴承座通过连接板滑块安装在连接板导轨上,所述连接杆穿过轴承座安装在连接杆套上,所述连接杆套固定在软基层吸附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为从远离所述导轨安装板到靠近所述导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软基层吸附板上开设安装槽用于安装连接杆套,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滑槽间呈90度,导轨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滑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簧支架的两端设有第三拉簧螺丝,所述第三拉簧螺丝垂直于第二拉簧支架,所述上滚压基板的的两个凸耳分别设有第四拉簧螺丝,第三拉簧螺丝与第四拉簧螺丝相配合,所述第三拉簧螺丝与第四拉簧螺丝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导轨安装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拉簧螺丝与第四拉簧螺丝之间用第二弹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滚压基板与所述上滚压基板通过销轴 连接。
【文档编号】B65B33/02GK203806190SQ20132067822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聂泉, 帅小波, 贺铁海 申请人: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