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送齿轮的卡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747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送齿轮的卡紧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送齿轮时将齿轮卡紧的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运送齿轮时大多采用将齿轮穿在运送架上或者直接放在运送箱中,这种做法很容易损坏齿轮内表面和外表面,特别是在颠簸路上;当然也有采用泡沫垫底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齿轮由于颠簸、抖动而撞坏,但是其垫底的泡沫很容易损坏,不利于多次使用,增加了成本且污染了环境,而且其单位面积存放齿轮量偏低,进一步增加了运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送齿轮的卡紧工装,以防止其在运输时由于自身未卡紧而造成磕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送齿轮的卡紧工装,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上固定有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杆底端,所述的支撑杆顶端和圆柱形的固定帽固定,所述的固定帽四周连接固定有弹簧片,且四周的弹簧片以固定帽的中心线为中心线呈圆周分布,形成弹性柱,所述的弹簧片包括向外圆弧形突出的弧形凸起和底端水平的固定段;压紧筒穿过弹簧片套在固定柱上;所述的压紧筒包括压紧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的压紧部分内侧压紧固定段,且其固定部分通过螺纹与固定柱旋合固定;所述的支撑杆顶部开有半槽,所述的半槽底部设有挡块,所述的挡块与半槽底部围城盲槽,圆弧形的弹簧卡片一端固定在半槽顶部,另一端装入盲槽中;所述的固定帽底部的固定孔,支撑杆插入固定孔中且固定孔侧壁上设置有与弹簧卡片配合的弧形半槽。

进一步,压紧筒与齿轮接触的面用软性材料制作。

更进一步,所述的压紧筒与齿轮接触的面用橡胶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降低齿轮由于固定不紧而造成的磕碰,保证了齿轮运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运送齿轮的卡紧工装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运送齿轮的卡紧工装,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上固定有固定柱2,所述的固定柱2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杆7底端,所述的支撑杆7顶端和圆柱形的固定帽6固定,所述的固定帽6四周连接固定有弹簧片5,且四周的弹簧片5以固定帽6的中心线为中心线呈圆周分布,形成弹性柱,所述的弹簧片5包括向外圆弧形突出的弧形凸起52和底端水平的固定段51;压紧筒3穿过弹簧片5套在固定柱2上;所述的压紧筒3包括压紧部分31和固定部分32,所述的压紧部分31内侧压紧固定段51,且其固定部分32通过螺纹与固定柱2旋合固定。

参见图2,所述的支撑杆7顶部开有半槽71,所述的半槽7底部设有挡块72,所述的挡块72与半槽71底部围城盲槽711,圆弧形的弹簧卡片8一端固定在半槽71顶部,另一端装入盲槽711中;

所述的固定帽6底部的固定孔61,支撑杆7插入固定孔61中且固定孔61侧壁上设置有与弹簧卡片8配合的弧形半槽611。

使用时,直接将齿轮4内孔穿过弹性柱,这过程中,齿轮4内孔会将克服弹性柱弹力且将弹性柱向内挤压,挤压后的弹性柱通过其自身弹力将齿轮4内孔卡紧。

需要分离支撑杆7和固定帽6时,只需使用足够大的外力即可将其拉开,这种结构有利于快速更换弹性柱,使得本工装能够适应不同内孔直径的齿轮。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可将压紧筒3与齿轮4接触的面用软性材料制作,如橡胶,这能够有效防止齿轮运送时,其底部与压紧筒3由于碰撞而造成损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