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件移送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26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嵌件移送流水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件移送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部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常需将嵌件预先安装在模具的嵌件区,然后再进行注塑操作。但目前,主要通过操作人员探身到模具旁然后手部伸至模具将嵌件放置于模具的嵌件区。但人工手动放置嵌件,容易造成操作人员较为疲劳,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从而远不能满足工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件移送流水线,其通过采用嵌件供应装置、嵌件承放装置、第一移送装置、模具、第二移送装置的结合设计,可将嵌件供应装置提供的嵌件移送至模具嵌件区,从而可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感,提高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嵌件移送流水线,包括,

供料工位,设置有用于提供嵌件的嵌件供应装置;

暂放工件,设有嵌件承放装置;该嵌件承放装置包括升降板、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第一气缸、主动轮、机体固定在升降板上并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枢接在升降板上的从动轮、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与升降板滑动配合并与传送带连接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沿着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供嵌件放置的放置区;

用于将嵌件从嵌件供应装置移送至放置区的第一移送装置,包括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升降机构在供料工位与暂放工位之间移动的横移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取放嵌件的第一取放件装置、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取放件装置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一取放件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

模具;

以及用于将嵌件从放置区移送至模具嵌件区的第二移送装置,包括基座、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上的第一丝杆、机体固定在基座上并用于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匹配地套接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丝杆螺母连接的第一移动座、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移动座上的第二丝杆、机体固定在第一移动座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匹配地套接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丝杆螺母、与第二丝杆螺母连接的第二移动座、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移动座上的第三丝杆、机体固定在第二移动座上并用于驱动第三丝杆转动的第三电机、匹配地套接在第三丝杆上的第三丝杆螺母、与第三丝杆螺母连接的第三移动座、机体固定在第三移动座上的第四电机、连接在第四电机转轴上并沿其径向延伸的连接块、固定在连接块远离第四电机的一端上并用于取放嵌件的第二取放件装置;所述第三丝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丝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垂直,且第一丝杆的延伸方向、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三丝杆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第一丝杆延伸方向一致的两第一导轨,所述第一移动座设置有分别与该两第一导轨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两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移动座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第二丝杆延伸方向一致的两第二导轨;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置有分别与该两第二导轨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两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第三丝杆延伸方向一致的两第三导轨;所述第三移动座上设置有分别与该两第三导轨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第三导轨滑动配合的两第三滑块。

横移机构为第三气缸,该第三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一活动座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安装在该活动座上。

所述第一取放件装置、第二取放件装置均为真空吸嘴。

各真空吸嘴上均连接有连接管,各连接管均与外部的抽真空装置连接,且各连接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第四电机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垂直。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嵌件供应装置、嵌件承放装置、第一移送装置、模具、第二移送装置的结合设计,可将嵌件供应装置提供的嵌件移送至模具嵌件区,而无需操作人员将手部伸至模具处以手动将嵌件放置于模具的嵌件区,从而可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感,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移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嵌件承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嵌件承放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0、嵌件供应装置;20、嵌件承放装置;21、升降板;22、第一气缸;23、主动轮;24、驱动电机;25、从动轮;26、传送带;27、传动板;30、第一移送装置;31、第一取放件装置;32、第二气缸;34、横移机构;40、第二移送装置;41、基座;42、第一丝杆;43、第一电机;44、第一丝杆螺母;45、第一移动座;46、第二丝杆;47、第二电机;48、第二丝杆螺母;49、第二移动座;51、第三丝杆;52、第三电机;53、第三丝杆螺母;54、第三移动座;55、第二取放件装置;56、第四电机;60、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嵌件移送流水线,包括,

供料工位,设置有用于提供嵌件的嵌件供应装置10;

暂放工件,设有嵌件承放装置20;该嵌件承放装置20包括升降板21、用于驱动升降板21升降的第一气缸22、主动轮23、机体固定在升降板21上并用于驱动主动轮23转动的驱动电机24、枢接在升降板21上的从动轮25、绕设于主动轮23和从动轮25上的传送带26、与升降板21滑动配合并与传送带26连接的传动板27;所述传动板27上沿着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供嵌件放置的放置区;

用于将嵌件从嵌件供应装置10移送至放置区的第一移送装置30,包括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升降机构在供料工位与暂放工位之间移动的横移机构34;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取放嵌件的第一取放件装置31、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取放件装置31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一取放件装置31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32;

模具60;

用于将嵌件从放置区移送至模具60嵌件区的第二移送装置40,包括基座41、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41上的第一丝杆42、机体固定在基座41上并用于驱动第一丝杆42转动的第一电机43、匹配地套接在第一丝杆42上的第一丝杆螺母44、与第一丝杆螺母44连接的第一移动座45、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移动座45上的第二丝杆46、机体固定在第一移动座45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丝杆46转动的第二电机47、匹配地套接在第二丝杆46上的第二丝杆螺母48、与第二丝杆螺母48连接的第二移动座49、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移动座49上的第三丝杆51、机体固定在第二移动座49上并用于驱动第三丝杆51转动的第三电机52、匹配地套接在第三丝杆51上的第三丝杆螺母53、与第三丝杆螺母53连接的第三移动座54、机体固定在第三移动座54上的第四电机56、连接在第四电机56转轴上并沿其径向延伸的连接块、固定在连接块远离第四电机56的一端上并用于取放嵌件的第二取放件装置55;所述第三丝杆51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丝杆4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丝杆46的延伸方向垂直,且第一丝杆42的延伸方向、第二丝杆46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三丝杆51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基座41上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第一丝杆42延伸方向一致的两第一导轨,所述第一移动座45设置有分别与该两第一导轨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两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移动座45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第二丝杆46延伸方向一致的两第二导轨;所述第二移动座49上设置有分别与该两第二导轨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两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移动座49上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第三丝杆51延伸方向一致的两第三导轨;所述第三移动座54上设置有分别与该两第三导轨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第三导轨滑动配合的两第三滑块。具体的,第四电机56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垂直。

在使用时,第一移送装置30工作,并通过横移机构34带动第一取放件装置31移动至供料工位处,然后通过第二气缸32工作带动第一取放件装置31下移并提取嵌件,之后,第一气缸22带动升降板21下降,第二气缸32工作带动第一取放件装置31上移,并通过横移机构34带动第一取放件装置31连同嵌件移动至暂放工位处,此时,驱动电机24带动传送带26连同传动板27移动,以将预定的放置区移动至正对嵌件,然后再通过第一气缸22带动升降板21上升,以使嵌件放置在放置区处,之后,第一取放件装置31释放嵌件,第一气缸22带动升降板21下移,横移机构34带动第一取放件装置31移动至供料工位,第二移送装置40的第二取放件装置55移动至正对嵌件处,并通过第三电机52带动第三丝杆51转动,以带动第三移动座54连同第二取放件装置55下移并夹取嵌件,之后,第二取放件装置55上移,并通过第四电机56带动第二取放件装置55连通嵌件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然后第二取放件装置55带着嵌件移动至模具60的嵌件区并释放嵌件,之后再从模具60移出,因而,无需操作人员将手部伸至模具60处手动放置嵌件,从而可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感,提高安全性。

其中,嵌件供应装置10可采用现有的各种嵌件供应装置10,例如可采用震动盘、嵌件输送线、嵌件放置板等等。

优选的,横移机构34为第三气缸,该第三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一活动座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2的缸体安装在该活动座上,以方便于装配。

所述第一取放件装置31、第二取放件装置55均为真空吸嘴。各真空吸嘴上均连接有连接管,各连接管均与外部的抽真空装置连接,且各连接管上均安装有阀门。当然,除此之外,第一取放件装置31、第二取放件装置55还可采用其他,例如夹持装置等等。

其中,所述放置区可为凹槽、或者承放面等等,当然,还可在放置区上设置有定位柱,以起到定位作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