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管振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610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料管振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料管振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混料搅拌机被广泛应用于原料混合搅拌。在钒合金冶炼中,钒合金原料经过破碎和筛选后进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原料通过下料管排出,但由于原料的粘结性较强,通常会粘在下料管的内壁上,出现粘壁现象,严重时堵塞下料管,此时就必须中断工作进行清理。通过人工用锤敲打下料管外壁,可以避免原料粘结在下料管内壁上,但是人工敲打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原料粘结下料管内壁的下料管振打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料管振打装置,包括下料管、振打杆、轴套、传动杆、转轴、轮毂、减速机、电机、基础;所述振打杆水平设置且穿过固定在基础上的轴套,振打杆的一端为振打端,所述振打端与下料管外壁相对应;振打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杆端部铰接;所述转轴垂直固定在轮毂的侧面且远离轮毂中心的位置;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轮毂连接;所述传动杆能以转轴为轴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电机、减速机和轮毂依次传动连接,电机和减速机固定在基础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振打端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与下料管的外壁相对应的表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的内径比振打杆的外径大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在轮毂上的转轴,带动振打杆做往返运动,将振打力传递到下料管,使粘结在下料管内壁上的原料脱落,避免了下料管堵塞的风险;弹性件的弧形面增大了弹性件与下料管外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振打损伤,提高了下料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图1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振打杆,2-轴套,3-传动杆,4-转轴,5-轮毂,6-减速机,7-电机,8-基础,9-下料管,101-振打端,10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下料管振打装置,包括下料管9、振打杆1、轴套2、传动杆3、转轴4、轮毂5、减速机6、电机7、基础8;所述振打杆1水平设置且穿过固定在基础8上的轴套2,振打杆1的一端为振打端101,所述振打端101与下料管9外壁相对应;振打杆1的另一端与传动杆3端部铰接;所述转轴4垂直固定在轮毂5的侧面且远离轮毂5中心的位置;所述传动杆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4与轮毂连接;所述传动杆3能以转轴4为轴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电机7、减速机6和轮毂5依次传动连接,电机7和减速机6固定在基础上8。

电机7为整个振打装置提供动力,通过减速机6带动轮毂5转动;由于转轴4固定在轮毂5的侧面且远离轮毂5中心的位置,因此轮毂5带动转轴4绕轮毂5中心同步转动;通过传动杆3带动振打杆1在轴套2内做往返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对下料管9的振打。

如图1所示,转轴4位于轮毂5的正上方,当转轴4顺时针转动到A点时,振打杆1与下料管9的距离最远,当转轴4转动到B点时,振打杆1的振打端101与下料管9的外壁接触,将振打力传递到下料管9的外壁形成振打,转轴4继续转动,振打杆1的振打端101脱离下料管9的外壁,完成一次振打动作。

为使振打杆1的振打端101不损伤下料管9外壁,在振打端101设置有弹性件102,所述弹性件102与下料管9的外壁相对应的表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设置增大了弹性件102与下料管9外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保证了下料管9的使用寿命。

由于振打杆1在轴套2内为滑动摩擦,为减小振打杆1在轴套2内的摩擦力,所述轴套4的内径比振打杆1的外径大10mm,这样轴套4与振打杆1之间就有一定的间隙,保证振打杆1在轴套2内滑动轻松、且运动平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