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盖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36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盖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加工上下料装置,属于缸盖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B轴卧式加工中心上,对于较重的缸盖一般采用气动平衡吊抓取缸盖并翻转实现工件装夹姿态改变和上下料,对于较轻的缸盖采用人工在上下料前进行搬运并翻转和上下料。气动平衡吊属于线边辅助装夹工具,使用时需人工操作平衡吊在输送滚道上抓取工件并脱离滚道,然后翻转工件改变工件姿态,再操作平衡吊将工件送至夹具上进行预定位及锁紧工件,最后退出平衡吊,操作过程便利性较差,装夹效率较低且工件翻转时操作不当存在夹手隐患;对于较轻的工件人工长时间搬运并翻转和上下料工件,翻转时工件脱离输送滚道并人工抬着工件将其送至夹具上进行预定位及锁紧,长时间操作易产生疲劳,尤其在节拍较快时,且存在搬运时工件掉落伤人或加工后工件锐边易伤手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缸盖上下料装置,该装置直接与生产线输送滚道对接,采用气缸驱动来实现翻转工件改变装夹姿态,通过导轨实现推拉式装夹工件,整个过程工件不需脱离输送线体,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件的装夹效率及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缸盖上下料装置,包括托盘、导轨、压紧板、限位块、翻转件及翻转气缸,所述托盘设于导轨上方并能延导轨移动,翻转件设于托盘上方,托盘上设有与翻转件连接的翻转气缸,翻转件上设有压紧板和限位块。

所述导轨为并列排放的两根。

所述压紧板设置于翻转件的中部,即待加工缸盖的位于翻转件中部的横向边缘上,用于压紧固定待加工缸盖的边缘。

所述限位块在待加工缸盖的横向边缘位置上设置两个,在竖向边缘位置上设置一个。用于限位待加工缸盖,确保待加工缸盖在进入上下料装置后正确定位,并配合压紧板3防止待加工缸盖在翻转过程中掉落。

所述翻转件的两端设有固定在托盘上的旋转轴,旋转轴轴内含轴承。

所述托盘的中部设有两组缓冲器Ⅰ和死挡Ⅰ,用于翻转件在翻转气缸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状态时,先接触到缓冲器Ⅰ和死挡Ⅰ,用于托盘与翻转件快接触时的缓冲,使翻转件落平时的缓冲,确保过程平稳,避免刚性碰撞,托盘靠近旋转轴处设有两组缓冲器Ⅱ和死挡Ⅱ,用于限制翻转件正好翻转至度竖直状态时停止翻转。

所述托盘与导轨采用螺钉连接。

所述翻转气缸的两端采用铰链结构分别与托盘和翻转件连接。

所述托盘下部设有一组缓冲器Ⅲ和死挡Ⅲ,以及一组缓冲器Ⅳ和死挡Ⅳ;导轨上设有挡板Ⅰ和挡板Ⅱ,用于限制托盘的延导轨移动的范围,当托盘移动到达挡板Ⅰ时,缓冲器Ⅲ和死挡Ⅲ先接触挡板Ⅰ实现缓冲,当托盘移动到达挡板Ⅱ时,缓冲器Ⅳ和死挡Ⅳ先接触挡板Ⅱ实现缓冲。

所述缓冲器和死挡通过螺钉连接。

工作过程:将本实用新型的缸盖上下料装置通过螺钉安装在输送滚道线体的支架上,并直接与生产线输送滚道线体进行对接相连,翻转件水平放置,将待加工缸盖按物流输送正常输送至本装置的翻转件上,由限位块限制位置,由压紧板将待加工缸盖锁紧在翻转件上,翻转气缸驱动翻转件;将待加工缸盖在翻转气缸的驱动下向竖直状态翻转,在接近90度状态时翻转件先接触到缓冲器Ⅱ和死挡Ⅱ后再缓慢到达竖直状态,缓冲器Ⅱ和死挡Ⅱ实现竖直状态死挡限位;然后推动托盘在导轨上滑动至翻转件接触到加工夹具并将待加工缸盖定位及与锁紧在加工夹具上,然后松开压紧板,进而松开翻转件对待加工缸盖的锁紧,将托盘延导轨拉出脱离加工夹具并退出至原位;卸载待加工缸盖时翻转件处于竖直状态,推动托盘在导轨上滑动接触到待加工缸盖,由压紧板将待加工缸盖在翻转件上锁紧,然后拉出托盘脱离加工夹具并退出原位,然后翻转件在翻转气缸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状态(0度状态),在接近0度时翻转件先接触到缓冲器Ⅰ和死挡Ⅰ再缓慢达到水平状态,缓冲器Ⅰ和死挡Ⅰ实现水平状态死挡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缸盖上下料装置,可实现与输送滚道线体直接对接相连,采用气缸驱动来翻转工件改变装夹姿态,通过导轨实现推拉式装夹工件,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件的抓夹效率及安全性。相比现有技术对于较重缸盖不必配置专用的气动平衡翻转吊具,对于较轻的工件也不必人工抬起工件装夹,只需将缸盖按物流正常输送至上料点工位,限位锁紧工件、气缸驱动翻转、推入靠近夹具装夹即可,操作方便、效率较高,并无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工件在输送过程中的姿态频繁改变问题,在B轴卧式加工中心设备上可实现缸盖推拉式装夹来加工缸盖的顶/底面、两端面,在生产线上避免了专用吊具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缸盖的装夹效率及安全性,并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工件姿态转化、工件上下料的难度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缸盖上下料装置装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托盘;2-导轨;3-压紧板;4-限位块;5-翻转件;51-旋转轴;6-翻转气缸;7(1)-缓冲器Ⅰ;7(2)-缓冲器Ⅱ;7(3)-缓冲器Ⅲ;7(4)-缓冲器Ⅳ;8(1)-死挡Ⅰ;8(2)-死挡Ⅱ;8(3)-死挡Ⅲ;8(4)-死挡Ⅳ;15-挡板Ⅰ;16-挡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所示,缸盖上下料装置包括托盘1、导轨2、压紧板3、限位块4、翻转件5及翻转气缸6,所述托盘1设于导轨2上方并能延导轨移动,翻转件5设于托盘1上方,托盘1上设有与翻转件5连接的翻转气缸6,翻转件5上设有压紧板3和限位块4;所述导轨2为并列排放的两根;压紧板3设置于翻转件5的中部,用于压紧固定待加工缸盖的边缘;限位块4限位块在待加工缸盖的横向边缘位置上设置两个,在竖向边缘位置上设置一个,用于限位待加工缸盖,确保待加工缸盖在进入上下料装置后正确定位,并配合压紧板3防止待加工缸盖在翻转过程中掉落;翻转件5的两端设有固定在托盘1上的旋转轴51,旋转轴51轴内含轴承;托盘1的中部设有两组缓冲器Ⅰ7(1)和死挡Ⅰ8(1),用于翻转件5在翻转气缸6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状态时,先接触到缓冲器Ⅰ7(1)和死挡Ⅰ8(1),用于托盘1与翻转件5快接触时的缓冲,使翻转件5落平时的缓冲,确保过程平稳,避免刚性碰撞,托盘1靠近旋转轴51处设有两组缓冲器Ⅱ7(2)和死挡Ⅱ8(2),用于限制翻转件5正好翻转至90度竖直状态时停止翻转。

所述托盘1与导轨2采用螺钉连接;翻转气缸6的两端采用铰链结构分别与托盘1和翻转件5连接;托盘1下部设有一组缓冲器Ⅲ7(3)和死挡Ⅲ8(3),以及一组缓冲器Ⅳ7(4)和死挡Ⅳ8(4);导轨2上设有挡板Ⅰ15和挡板Ⅱ11,用于限制托盘1的延导轨2移动的范围,当托盘1移动到达挡板Ⅰ15时,缓冲器Ⅲ7(3)和死挡Ⅲ8(3)先接触挡板Ⅰ15实现缓冲,当托盘1移动到达挡板Ⅱ16时,缓冲器Ⅳ7(4)和死挡Ⅳ8(4)先接触挡板Ⅱ16实现缓冲。

工作过程:将本实用新型的缸盖上下料装置通过螺钉安装在输送滚道线体的支架上,并直接与生产线输送滚道线体进行对接相连,翻转件5水平放置,将待加工缸盖按物流输送正常输送至本装置的翻转件5上,由限位块4限制位置,由压紧板3将待加工缸盖锁紧在翻转件5上,翻转气缸6驱动翻转件;将待加工缸盖在翻转气缸6的驱动下向竖直状态翻转,在接近90度状态时翻转件5先接触到缓冲器Ⅱ7(2)和死挡Ⅱ8(2)后再缓慢到达竖直状态,缓冲器Ⅱ7(2)和死挡Ⅱ8(2)实现竖直状态死挡限位;然后推动托盘1在导轨2上滑动至翻转件5接触到加工夹具并将待加工缸盖定位及与锁紧在加工夹具上,然后松开压紧板3,进而松开翻转件5对待加工缸盖的锁紧,将托盘1延导轨2拉出脱离加工夹具并退出至原位;卸载待加工缸盖时翻转件5处于竖直状态,推动托盘1在导轨2上滑动接触到待加工缸盖,由压紧板3将待加工缸盖在翻转件5上锁紧,然后拉出托盘1脱离加工夹具并退出原位,然后翻转件5在翻转气缸6的作用下恢复至水平状态(0度状态),在接近0度时翻转件5先接触到缓冲器Ⅰ7(1)和死挡Ⅰ8(1)再缓慢达到水平状态,缓冲器Ⅰ7(1)和死挡Ⅰ8(1)实现水平状态死挡限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应用性较强,可推广至其他有类似上下料需求的生产线或单机上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