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连续精准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57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张连续精准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试卷印刷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平板印刷,即将纸张事先加工成标准大小的试卷,再进行后续的印刷,但这种印刷的效率不高,平均2.5万份/小时,随着人们对印刷效率要求的提高,这种生产效率已不再被印刷行业所接收,因此本申请人设计出了一种效率较高的滚筒印刷系统,适合高速大批量试卷的印刷,平均3.5万份/小时。这种滚筒印刷系统是对卷筒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成之后再对其进行剪切成标准大小的试卷,剪切完成的试卷会通过传送带传送到下个工位上进行加工处理。在传送的过程中,由于纸张较轻薄,不易被传送,目前通常采用压板给予纸张一定压力,使纸张与传送带同步传送,但这种方式所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纸张的厚度不同,所以对纸张的压持有松有紧,对于较薄的纸张起不到压持作用,在剪切时,不易将纸张剪断,在传送时不易同步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纸张进行同步传送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纸张连续精准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纸张不易精确剪切和同步传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纸张连续精准输送装置,机架、剪切机构和位于剪切机构输出端的传送机构,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固定切刀和与固定切刀相配合使用的滚筒切刀,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数条平行设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之间设有真空吸附器,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快于剪切机构速度的5-10%。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在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印刷完成的纸张从剪切机构处传送到传送机构上时,纸张的右端被传送带上的吸附装置所吸附并随传送带传送,因此传送机构给予纸张向右的一个拉持力,从而将纸张左右拉紧,以便于剪切机构对纸张的剪切,使纸张在裁切时保持前后、左右的平整固定,以保障高速裁切时的精准定位使剪切下来的纸张切口平整度高。同时纸张在传送过程中始终与传送带同步传送,使每张纸张排列有序、整齐划一,有利于后续纸张的收集。

优选方案1:作为基础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切刀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滚筒切刀包括由伺服电机驱动的转动辊和安装在转动辊上的转动切刀,如此转动切刀每转动一个周期便完成一份试卷的剪切,相对于上下滑动的切刀,设备的磨损度小。当所述固定切刀和转动切刀的刀刃相对时,固定切刀和转动切刀为无间隙配合,通过上述设置,在剪切过程中,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刀刃的相对设置,实现线对线的配合,从而使两切刀分别对试卷进行上下两个方向的剪切,提高了剪切精准度。

优选方案2:作为优选方案1的改进,为了保证待剪切试卷能更好的被真空吸附器吸附住,特将所述固定切刀和转动切刀的刀刃端部与传送带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方案3:作为优选方案2的改进,为了在传输的过程中,纸张与传送带更好的贴附,保证纸张与传送带的同步传送,特在所述传送带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内设有第二真空吸附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纸张连续精准输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固定切刀2、转动辊3、转动切刀4、传送带5、真空吸附器6、纸张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纸张连续精准输送装置,机架1、剪切机构和位于剪切机构输出端的传送机构,剪切机构包括固定切刀2和与固定切刀2相配合使用的滚筒切刀,固定切刀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滚筒切刀包括由伺服电机驱动的转动辊3和安装在转动辊3上的转动切刀4,如此转动切刀4每转动一个周期便完成一份试卷的剪切,相对于上下滑动的切刀,设备的磨损度小。当固定切刀2和转动切刀4的刀刃相对时,固定切刀2和转动切刀4为无间隙配合,如此,在剪切过程中,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刀刃的相对设置,实现线对线的配合,从而使两切刀分别对试卷进行上下两个方向的剪切,提高了剪切精准度。

传送机构包括数条平行设置且同步传送的传送带5,且相邻两传送带5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真空吸附器6,为了在传输的过程中,纸张7与传送带5更好的贴附,保证纸张7与传送带5的同步传送,特在传送带5设有吸附孔,吸附孔内设有第二真空吸附器6。真空吸附器6可选用KVP08有刷并联真空泵。传送带5的传送速度快于剪切机构速度的5-10%,即当纸张7从剪切机构传过来的速度是50m/min,传送带5的传送速度为55 m/min。

实际操作过程中,印刷完成的纸张7从剪切机构处传送到传送机构上时,纸张7的右端被传送带5上的吸附装置所吸附并随传送带5传送,因此传送机构给予纸张7向右的一个拉持力,从而将纸张7左右拉紧,以便于剪切机构对纸张7的剪切,保证剪切下来的纸张7切口平整度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