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材废料回收再利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843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材废料回收再利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料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建材废料回收再利用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体废物建筑材料也日益增多,固体废物建筑材料,是指煤矸石、粉煤灰、煤渣、高炉渣、钢渣等多种固体废物都具有建筑材料所需要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制作建筑材料,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状况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治理、综合利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国外把工业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是解决废物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国内,将工业固体废物作为组分或替代组分加入到建筑材料原物系中形成新的材料.达到资源化的效果.一方面可满足绿色建材的属性要求.另一方面可达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目标.发挥“双赢”效益,固定废料的回收再利用过程主要包括废料回收—废料分类—废料磨粉—废料混合搅拌—废料发酵—废料烘干—磨粉下料—高温成型这几个过程,在高温成型之前需要磨粉称取定量的添加料来进行最后的成型,目前还没有成型的设备来实现此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建材废料回收再利用生产线,实现对建材废料的回收利用,提高成型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材废料回收再利用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废料回收装置、废料分类装置、第一废料磨粉装置、废料混合搅拌装置、废料发酵床、废料烘干装置、第二磨粉下料装置以及高温成型装置,所述第二磨粉下料装置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料斗、设置在料斗下方的下料装置、设置在下料装置下方的输送轨道、设置在输送轨道两侧的限位架以及设置在输送轨道前端的称量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料斗底部左右两侧的挡板、设置在料斗前侧的前挡板以及设置在料斗后侧的后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固定板、与固定板末端相连接的夹持板、以及设置在夹持板与挡板之间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所述挡板呈倒L状,所述挡板与料斗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呈L状,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挡板相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

进一步,所述前挡板倾斜设置,所述前挡板的底部与输送轨道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所述后挡板底部与输送轨道相贴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材废料回收再利用生产线,利用废料回收——废料分类—废料磨粉—废料混合搅拌—废料发酵—废料烘干—磨粉下料—高温成型的过程完成废料的再回收利用,同时提供了磨粉下料装置,对粉料进行称量添加,同时利用下料装置,保证粉料在轨道上整齐统一,防止四处逸散,提高工作区间的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中第二磨粉下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材废料回收再利用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废料回收装置1、废料分类装置2、第一废料磨粉装置3、废料混合搅拌装置4、废料发酵床5、废料烘干装置6、第二磨粉下料装置7以及高温成型装置8,所述第二磨粉下料装置7包括架体71、设置在架体1上的料斗72、设置在料斗下方的下料装置73、设置在下料装置73下方的输送轨道74、设置在输送轨道74两侧的限位架75以及设置在输送轨道74前端的称量装置76,所述下料装置73包括设置在料斗72底部左右两侧的挡板11、设置在料斗72前侧的前挡板15以及设置在料斗72后侧的后挡板16,所述挡板11的外侧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固定板12、与固定板12末端相连接的夹持板13、以及设置在夹持板13与挡板12之间的调节板17,所述调节板17可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移动。

为了方便下料以及提高密封性,前挡板15倾斜设置,前挡板15与输送轨道74之间存在20度左右的夹角,所述前挡板15的底部与输送轨道74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方便粉料从料斗中落至输送轨道上,所述后挡板15底部与输送轨道74相贴合,防止粉料从后侧溢出,输送轨道采用皮带输送,使用寿命长,无污染。

其中,所述挡板11呈倒L状,所述挡板11与料斗72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而且,所述固定板12呈L状,所述固定板12一端与挡板11相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板13相连接,所述固定板12与挡板11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14,夹持板13可与挡板11的底部平齐或者略高于挡板11的底部,利用调节螺栓14将调节板17固定在夹持板与挡板之间,通过松动调节螺栓可以调整调节板17与输送轨道74之间的距离,使得调节板17与输送轨道74的表面相贴合,配合后挡板16,三面密封环绕,使得粉料只能从前挡板15处流出,同时使得粉料落在输送轨道74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形状,避免垮落在输送轨道表面难以收集,防止浪费。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