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坠落螺旋式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73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器械,具体是指一种电梯轿厢坠落螺旋式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楼均采用轿厢式电梯。轿厢式电梯发生意外,当轿厢下降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其安全装置才会产生作用使其降速。然而,在下降速度没有达到该值则其安全装置不会产生作用,现有的轿厢式电梯,为减少下降速度没有达到该值而产生的损伤,其在电梯井的底部设置弹簧。此种设计,存在以下缺点:

弹簧的缓冲是一种蓄能式缓冲,高速运动的轿厢在下落到弹簧上时,轿厢的动能大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该弹性势能将会使得轿厢停止之后,受到弹簧反作用力,由此,使得轿厢在落地后出现大幅颤动,导致轿厢损坏。此外,根据测算,一旦电梯的坠落速度大于10m/s时,其作用于弹簧时,弹簧所蓄积的弹性势能,将使得的电梯轿厢反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基于传统弹簧的轿厢缓冲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如果采用弹簧刚性特别强(即弹性蓄能较差)的弹簧,以克服弹性蓄能过大的问题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即在电梯坠落速度较小时,刚性较大的弹簧无法实现较好地缓冲效果。

通过检索,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粘滞阻尼器,该粘滞阻尼器是应用粘性介质和阻尼器结构部件的相互作用产生阻尼力的原理设计制作的一种被动速度相关型产品。但是该粘滞阻尼器应用于电梯轿厢缓冲时,其内部的粘滞油容易外漏,导致需要经常补充粘滞油,而该阻尼器位于轿厢的底部,导致补充粘滞油维修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维护方便,且缓冲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坠落螺旋式缓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底座、螺杆、内螺套和外支承套,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于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内螺套内设置有内螺孔,所述的螺杆上端螺纹连接于内螺孔内,所述的外支承套内设置有内螺套安装腔,所述的内螺套周向转动设置于内螺套安装腔内,外支承套的内顶壁与内螺套的顶壁压接配合,且外支承套的内壁与内螺套的外壁之间的至少一处位置在内螺套转动周向上构成摩擦阻尼配合,所述的底座与内螺套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内螺套向上方向复位的复位弹簧。

通过本设置,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时,轿厢的坠落冲击力通过外支承套作用于内螺套上,内螺套相对螺杆做螺旋缓冲,将轿厢的坠落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内螺套在螺旋转动过程中,还通过外支承套的内壁与内螺套的外壁之间阻尼摩擦配合,缓冲掉大量的坠落冲击力,由此,本申请的方案是一种耗时式缓冲,而非传统弹簧的蓄能式缓冲,不会出现蓄能积累而带来的二次伤害问题。同时本申请没有粘滞油的结构设计,不会出现漏油,产品稳定性好,维护方便。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外支承套相对于内螺套的外壁下缘处固定设置有内凸联动板,该内凸联动板与内螺套之间构成轴向上方向联动配合。通过本设置,可以使得外支承套受到向上的拉力式,也可以将该拉力通过内螺套进行缓冲卸载。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复位弹簧上端弹性抵接于外支承套的内凸联动板的下方。通过本设置,在没有承受外部冲击力时,复位弹簧自身弹力将作用于外支承套上,进而作用于内螺套上,使得内螺套转动并回复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设置是内螺套的外顶壁的中间位置凸起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的上端面与该所述的外支承套的内顶壁之间构成摩擦阻尼配合。通过本设置,使得二者之间的阻尼配合效果更佳。

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下端固定于底座上的护套,该护套位于外支承套的径向外侧,所述护套的上端向内凸起设置有护套上限位凸板,所述的外支承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护套上限位凸板构成向下方向限位配合的外凸限位板。

通过本设置,护套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外支承套滑移更加平顺,且防止异物进入到内螺套和螺杆之间的螺纹联接部位。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底座上相对于螺杆的外侧位置设置有螺纹联接座,所述的护套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联接座螺纹固定连接的内螺纹联接套。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外支承套包括有外支承套筒和外支承盖板,以及外支承套筒的上端开口设置,该外支承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外支承套筒上。通过本设置,方便内部的内螺套和螺杆等机构的安装。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外支承盖板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缓冲垫片。通过本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效果更佳。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有底座1、螺杆2、内螺套3和外支承套4,所述螺杆2的下端固定于设置于底座1上,本实施例该螺杆2可以采用一体固定连接于底座2上、或者法兰连接于底座2上或者焊接连接于底座2上。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内螺套3内设置有内螺孔31,所述的螺杆2上端螺纹连接于内螺孔31内,本实施例所述的内螺孔的螺旋倾角优选为25-70°。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外支承套4内设置有内螺套安装腔41,所述的内螺套3周向转动设置于内螺套安装腔41内,外支承套4的内顶壁411与内螺套3的顶壁32压接配合,且外支承套4的内壁(该内壁系指包括内顶壁411以及内侧壁412)与内螺套3的外壁(该外壁包括内螺套3的顶壁32以及外侧壁33)之间的至少一处位置在内螺套转动周向上构成摩擦阻尼配合,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内螺套3的外顶壁的中间位置凸起设置有凸台34,该凸台34的上端面与该所述的外支承套4的内顶壁411之间构成摩擦阻尼配合,本实施例所述的凸台34可以采用耐磨的材料复合固定于内螺套3上而成,如碳化硅等材质。

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座1与内螺套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内螺套向上方向复位的复位弹簧5。

本实施例所述的外支承套4相对于内螺套的外壁下缘处固定设置有内凸联动板42,该内凸联动板42与内螺套3之间构成轴向上方向联动配合。本实施例所述的复位弹簧5上端弹性抵接于外支承套的内凸联动板的下方。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下端固定于底座1上的护套6,该护套6位于外支承套4的径向外侧,所述护套6的上端向内凸起设置有护套上限位凸板61,所述的外支承套4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护套上限位凸板61构成向下方向限位配合的外凸限位板43,所述的底座1上相对于螺杆2的外侧位置设置有螺纹联接座11,所述的护套6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联接座11螺纹固定连接的内螺纹联接套62。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外支承套4包括有外支承套筒4a和外支承盖板4b,以及外支承套筒4a的上端开口设置,该外支承盖板4b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外支承套筒4a上。所述的外支承盖板4b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缓冲垫片4c。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仅可以应用于电梯坠落缓冲,还可以用于桥梁、建筑或飞机起落架、汽车、摩托车等其他场合的缓冲,均具有优秀的缓冲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