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1050发布日期:2018-10-02 20:16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公司采用电机放膜,无论是采用直流电机还是伺服电机,由于电机曲线特性不一致会使送膜与拉膜速度不匹配,从而导致膜被拉变形,甚至拉断。而且被动放膜对膜的圆度要求很高,运行时惯性比较大,停止时,一旦卷膜重力稍有偏心,卷膜会自转,从而导致膜被拉变形及拉断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膜被拉变形、拉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覆膜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覆膜装置,所述覆膜装置包括安装板、传送部件、刹车部件和滚筒;所述传送部件用于传送卷膜,所述传送部件包括传送辊组件和摆动辊,所述传送辊组件和所述摆动辊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摆动辊位于所述传送辊组件的下方,所述摆动辊位于所述传送辊组件和所述滚筒之间;所述刹车部件铰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刹车部件与所述摆动辊固定连接;所述滚筒用于安装卷膜。

上述覆膜装置通过传送辊、摆动辊及刹车部件的配合,避免了膜被拉变形及拉断,且该覆膜装置使用方便,覆膜质量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辊组件包括换向辊、纠偏辊和张紧辊,所述换向辊用于改变膜的传送方向,所述纠偏辊用于膜的纠偏,所述张紧辊用于控制传送膜的张紧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辊上设有把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断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刹车部件包括刹车片、摆杆、弹性装置、挡板和横杆,所述刹车片安装在所述摆杆上,所述摆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摆杆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横杆一端与所述摆杆相接触,且所述摆动辊与所述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横杆是否松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片包括安装座和橡胶,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摆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筒上安装有第三检测单元,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卷膜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覆膜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刹车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安装板;12、传送部件;1211、换向辊;1212、纠偏辊;1213、张紧辊;122、摆动辊;13、刹车部件;131、刹车片;132、摆杆;133、弹性装置; 134、挡板;135、横杆;14、第一检测单元;15第二检测单元;16、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覆膜装置的侧视图,该覆膜装置包括安装板11、传送部件、刹车部件和滚筒16;所述传送部件用于传送卷膜,所述传送部件包括传送辊组件和摆动辊122,所述传送辊组件和所述摆动辊122 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1上,所述摆动辊122位于所述传送辊组件的下方,所述摆动辊122位于所述传送辊组件和所述滚筒16之间;所述刹车部件铰接于所述安装板11上,所述刹车部件与所述摆动辊122固定连接;所述滚筒16用于安装卷膜。摆动辊122用于控制刹车部件与滚筒16之间的接触。

上述覆膜装置通过传送辊组件、摆动辊122及刹车部件的配合,避免了膜被拉变形及拉断,且该覆膜装置使用方便,覆膜质量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辊组件包括换向辊1211、纠偏辊1212和张紧辊1213,换向辊1211用于改变膜的传送方向,纠偏辊1212用于膜的纠偏,张紧辊1213用于控制传送膜的张紧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纠偏辊1212上设有把手,使员工操作纠偏辊1212 更加方便,并且能够节省体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11上还设有第一检测单元14,第一检测单元14用于判断膜的接缝位置及是否断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刹车部件包括刹车片131、摆杆132、弹性装置133、挡板134和横杆135,刹车片131安装在摆杆132上,摆杆132安装于安装板11上,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摆杆132连接,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挡板134连接,横杆135一端与摆杆132相接触,且摆动辊122 与横杆135的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装置133为弹簧。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挡板134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检测单元15,第二检测单元15用于检测横杆135是否松动;若横杆135松动,则会导致横杆135无法推动刹车片131远离滚筒16,进而无法送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刹车片131包括安装座和橡胶,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摆杆132上,橡胶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该刹车片131通过与滚筒16 之间的摩擦来控制滚筒16送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滚筒16上安装有第三检测单元,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卷膜的厚度,从而来判断是否需要换膜。

初始状态时,滚筒16是被刹车片131锁紧,此时滚筒16不能旋转。刚开始拉膜时,先消耗张紧辊1213上的缓存膜,与此同时摆动辊122被慢慢拉起,刹车片131与滚筒16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少,膜一直处于绷紧状态下送膜。第二检测单元15检测横杆135是否出现松动,若摆杆132未松动,则进入下一工序。膜经换向辊1211后被展开,在第一检测单元14的传感器配合下判断接缝位置及是否断膜。若膜完好,经过张紧辊1213张紧、换向辊1211换向后进入纠偏辊1212,纠偏后的膜通过换向辊1211送至覆膜位置。当卷膜快使用完时滚筒16上第三检测单元会输出报警,停止拉膜,摆动辊122利用自重下降,与此同时带动摆杆132摆动,在摆动辊122及弹簧作用下,刹车片131慢慢锁紧滚筒16消除慢性力,张紧辊1213张紧多余的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