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8226发布日期:2019-04-16 23:3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就需要用到绕线装置,常用绕线装置绕制的线多为漆包铜线,还有绕制电热器具用的电热线以及焊锡线,电线,电缆等,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绕线装置,进行绕线时不能装夹不同长度的绕线转杆,不能调节绕线间距和快慢,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降低工作的生产率,而且有些绕线设备结构过于简单,不方便调节绕线时线的张力,容易导致绕线松弛、杂乱,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包括台体、支撑箱、供线辊,所述台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引线支撑块,所述引线支撑块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平放置的引线电推杆,所述引线电推杆的型号为DYTZ,所述引线电推杆后端固定安装有引线板,所述引线板中心位置设置有引线孔,所述引线支撑块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台体上表面的所述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支撑箱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型号为LCMT-15L02NB-130M06025B,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支撑箱外部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与引线电推杆平行的绕线辊,所述绕线辊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另一侧与固定电推杆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电推杆的型号为YS-NZ50-24A,所述固定电推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块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电推杆上,所述引线支撑块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台体上表面的张力支撑块,所述张力支撑块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张力电推杆,所述张力电推杆的型号为XTL100,所述张力电推杆移动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插板,所述移动插板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台体上表面的固定插板,所述固定插板远离所述引线板一侧竖直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台体上表面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套设有所述供线辊,所述供线辊后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台体上表面的蓄电池,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绕线辊一侧表面中心均设有半球形凸起,所述绕线辊两端均设有半球形凹槽,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开关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所述固定电推杆、所述引线电推杆和所述张力电推杆分别与所述控制开关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箱通过轴承连接。

如此设置,所述连接杆将转动传给所述第一固定板,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又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供线辊与所述固定杆通过转动连接。

如此设置,所述供线辊受所述固定杆限制,绕所述固定杆转动完成供线。

进一步设置:所述绕线辊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凸起和凹槽配合定位装夹。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半球形凸起与所述绕线辊两端半球形凹槽配合定位,夹紧固定所述绕线辊。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插板、所述移动插板均为E字形,且错位相对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张力电推杆伸长收缩调节所述固定插板和所述移动插板交叉量来改变对线的阻力,实现对线张力的调节。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材料均为橡胶。

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夹紧固定所述绕线辊,带动其旋转。

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引线电推杆伸长、收缩,能调整绕线位置;2、通过设置固定插板、移动插板,交叉拉线增加绕线时线的张力,使绕线更整齐;3、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可以根据情况调节绕线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控制开关;2、台体;3、伺服电机;4、支撑箱;5、第一固定板;6、连接杆;7、绕线辊;8、第二固定板;9、固定电推杆;10、引线板;11引线孔;12、固定插板;13、移动插板;14、蓄电池;15、供线辊;16、固定杆;17、引线电推杆;18、张力电推杆;19、引线支撑块;20、张力支撑块;21、固定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绕线机加工台,包括台体2、支撑箱4、供线辊15,台体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引线支撑块19,引线支撑块19起支撑作用,引线支撑块19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平放置的引线电推杆17,引线电推杆17起推动作用,引线电推杆17的型号为DYTZ,引线电推杆17后端固定安装有引线板10,引线板10中心位置设置有引线孔11,引线支撑块19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台体2上表面的支撑箱4,支撑箱4起支撑作用,支撑箱4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控制开关1起控制作用,支撑箱4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起带动作用,伺服电机3的型号为LCMT-15L02NB-130M06025B,伺服电机3输出端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连接杆6延伸至支撑箱4外部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5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5另一侧设置有与引线电推杆17平行的绕线辊7,绕线辊7远离第一固定板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8另一侧与固定电推杆9移动端固定连接,固定电推杆9的型号为YS-NZ50-24A,固定电推杆9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块21上,第二固定板8固定安装在固定电推杆9上,引线支撑块19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台体2上表面的张力支撑块20,张力支撑块20起支撑作用,张力支撑块20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张力电推杆18,张力电推杆18起推动作用,张力电推杆18的型号为XTL100,张力电推杆18移动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插板13,移动插板13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台体2上表面的固定插板12,移动插板13、固定插板12起调节张力作用,固定插板12远离引线板10一侧竖直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台体2上表面的固定杆16,固定杆16起固定作用,固定杆16套设有供线辊15,供线辊15后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台体2上表面的蓄电池14,蓄电池14起供电作用,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8靠近绕线辊7一侧表面中心均设有半球形凸起,绕线辊7两端均设有半球形凹槽,蓄电池14与控制开关1通过电性连接,伺服电机3、固定电推杆9、引线电推杆17和张力电推杆18分别与控制开关1通过电性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连接杆6与支撑箱4通过轴承连接,连接杆6将转动传给第一固定板5,带动绕线辊7转动,又起支撑作用,供线辊15与固定杆16通过转动连接,供线辊15受固定杆16限制,绕固定杆16转动完成供线,绕线辊7与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8通过凸起和凹槽配合定位装夹,通过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8半球形凸起与绕线辊7两端半球形凹槽配合定位,夹紧固定绕线辊7,固定插板12、移动插板13均为E字形,且错位相对设置,通过张力电推杆18伸长收缩调节固定插板12和移动插板13交叉量来改变对线的阻力,实现对线张力的调节,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8材料均为橡胶,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8夹紧固定绕线辊7,带动其旋转。

工作原理:蓄电池14供电,通过控制开关1控制,启动固定电推杆9收缩,将绕线辊7放在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8之间,启动固定电推杆9伸长,通过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8半球形凸起与绕线辊7两端半球形凹槽配合定位,夹紧固定绕线辊7,将供线辊15套在固定杆16上,将线依次穿过固定插板12、移动插板13和引线板10固定在绕线辊7上,启动伺服电机3调节适当速度带动绕线辊7绕线,引线电推杆17推拉引线板10牵引线往复绕线,通过张力电推杆18伸长收缩调节固定插板12和移动插板13交叉量来改变对线的阻力,实现对线张力的调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