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软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921发布日期:2019-06-19 01:0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软材料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软材料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材料的自动化检测必不可少的自动上料部分,上料基本过程为:真空轴下降或者料台上升固定距离,由于薄软材料本身不平整,材料间的空隙不可预知,当设置真空轴每次下降距离参数固定时均会出现空抓的情况。当间隙小于或等于下降距离值则抓取可靠,当间隙大于下降距离值时则出现空抓,而由于材料自身特点,间隙不固定,几乎找不到合适的下降距离值。若真空轴或者料台设置固定的距离,可能会多次出现真空抓手空抓,难以保证自动上料的可靠性且影响效率。若在上料设置定位传感器,增加成本及检测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薄软材料自动上料装置。该装置可以快速实现薄软材料的定量定位上料。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软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盒体和弹簧,其中弹簧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底面的四角,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盒体的四面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底板上的凸起相配合,实现盒体的快速定位安装,薄软材料放置在盒体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盒体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盒体内放置薄软材料,所述盒体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刻度线,用于薄软材料的定量上料。

本发明采用弹簧作为支点支撑待检测的薄软材料,初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压缩程度根据薄软材料放置的数量的多少确定,每次抓取后薄软材料都会减少,待检测的薄软材料抬升一定距离,通过选择合适的弹簧并根据待检材料的数量设置弹簧初始状态,可以有效提高薄软材料的抓取率。结构中盒底板设计凸起,与盒体四周相应的凹处匹配,可以实现快速定位。结构中盒身设计准备刻度,精确对上料量进行控制。该结构可快速实现薄软材料定量定位上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特定薄软材料自动化检测中的上料部分,在底板底部设置4个弹簧支点,当薄软材料被抓取后数量减少时,弹簧所受压力减少从而将薄软材料抬升,实现薄软材料的自动上料;采用标准刻度实现上料量快速确定,采用凹凸结构匹配方式固定上料位置,实现快速定位,为软材料自动化检测提供简易、高效、可靠的上料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薄软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薄软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待检材料抬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弹簧,3-盒体,4-凹槽,5-底板凸起,6-把手,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一种如图1所示的薄软材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盒体3和弹簧2,其中弹簧2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底面的四角,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凸起5,所述盒体3的四面的底部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与所述底板上的凸起5相配合,实现盒体3的快速定位安装,薄软材料放置在盒体内部,当薄软材料被抓取后数量减少时,弹簧所受压力减少从而将薄软材料抬升,实现薄软材料的自动上料,所述盒体的外侧设置有把手6,当盒体的薄软材料抓取完后,需要将盒体抬起,重新放置待测的材料,把手可以方便抬起盒体和放置盒体,底板上的凸起将材料放置的位置进行固定,不需要每次进行调整抓手的抓取位置,提高效率,所述盒体内放置薄软材料,所述盒体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刻度线7,用于薄软材料的定量上料,由于薄软材料的本身不平整且材料之间的空隙不可知,因此通过刻度线对每次放置的薄软材料进行定量,有效提高薄软材料上料效率以及自动检测过程自动抓取率。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