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5514发布日期:2019-08-16 22:2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逐渐取代人工,趋向于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在制造车间内经常需要对钢管或圆钢等钢材进行切割或打磨加工处理,一般通过上料装置来对钢管或圆钢连续化加工处理,钢管或圆钢在上料装置输送过程中,由于现有上料装置结构复杂,输送线比较长,导致输送效率比较低,输送过程中钢管或圆钢磨损比较严重,而且设备成本也比较高,同时钢管或圆钢输送到加工台上后,还需要通过夹具对其进行固定,才能进行下一步切割或打磨加工处理,但现有上料装置中加工台上的夹具为节省成本一般采用手动式的,即通过手动操作夹具对钢管或圆钢进行固定处理,操作麻烦且比较费力,而且固定不够稳定,容易松动,自动化程度比较低。

故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上料装置中加工台上的手动式夹具对钢管或圆钢进行固定时操作麻烦且比较费力,而且固定不够稳定,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储料台、推送机构、物料过渡台和加工台,加工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管或圆钢的自动夹持机构,自动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加工台上的下夹持座,下夹持座上方设置有上夹持座,上夹持座下表面和下夹持座上表面均设置有互相对应的弧形凹槽,上夹持座远离物料过渡台的一端铰接有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另一端铰接在加工台上,上夹持座铰接有位于下夹持座与第一伸缩缸之间的立杆,立杆固定在加工台上。

进一步地,储料台上表面设置成倾斜面A,且倾斜面A的最底端靠近推送机构。

进一步地,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伸缩缸,第二伸缩缸顶部连接有位于储料台和物料过渡台之间的推送台,推送台可沿储料台侧壁和物料过渡台侧壁滑动,储料台上表面设置成倾斜面B,倾斜面B与倾斜面A的倾斜方向相同,推送台每次仅能推送一根钢管或圆钢。

进一步地,物料过渡台的顶部高出储料台的倾斜面的最底端,物料过渡台的上表面设置倾斜面C,倾斜面C与倾斜面B的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物料过渡台靠近储料台的侧端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连接有弹性垫,弹性垫位于开口内。

进一步地,加工台上设置有位于物料过渡台与下夹持座之间的导料台,导料台上表面设置成倾斜面D,倾斜面D的最高端与倾斜面C的最底端的高度相等,倾斜面D的最底端与下夹持座的上表面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下夹持座远离导料台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挡块,橡胶挡块靠近下夹持座的弧形凹槽边缘。

进一步地,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的弧形凹槽内均设置有与对应弧形凹槽相适应的橡胶垫。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推送机构中的推送台与储料台上表面在同一个倾斜平面,将若干根钢管或圆钢整齐铺放到储料台上后,在其自重作用下其中一个钢管或圆钢位于推送台上,并贴紧在弹性垫侧壁,这时通过第二伸缩缸推动推送台将一根钢管或圆钢顶起,其余钢管或圆钢保持不动,直到推送台与物料过渡台上表面在同一个倾斜面,这时推送台上的钢管或圆钢在自重作用下依次滚过物料过渡台和导料台,最终滚到下夹持座弧形凹槽内的橡胶垫上,这时通过第一伸缩缸将上夹持座一端顶起,利用杠杆原理,上夹持座另一端则会往下压,直到上夹持座弧形凹槽内的橡胶垫压紧在钢管或圆钢上端,从而将钢管或圆钢固定住,再对其进行下一步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当钢管或圆钢从储料台上经过推送机构送到物料过渡台,最终到加工台上时,钢管或圆钢首先滚到下夹持座弧形凹槽内,这时通过第一伸缩缸将上夹持座一端顶起,由于上夹持座铰接有固定在加工台上的立杆,利用杠杆原理,上夹持座另一端则会往下压,直到上夹持座弧形凹槽对准钢管或圆钢并将其压紧,从而完成自动夹持机构的工作过程,通过利用机械锁紧,避免人工手动操作麻烦和费力的问题,同时夹持固定结构牢靠稳定,不易松动。

2、将若干根钢管或圆钢整齐铺放到储料台上后,在其自重作用下其中一个钢管或圆钢位于推送台上,并贴紧在弹性垫侧壁,在弹性垫和减震弹簧共同作用下对钢管或圆钢有减震作用,减少对物料过渡台的应力,然后通过第二伸缩缸推动推送台将一根钢管或圆钢顶起,其余钢管或圆钢保持不动,直到推送台与物料过渡台上表面在同一个倾斜面,这时推送台上的钢管或圆钢在自重作用下依次滚过物料过渡台和导料台,最终滚到下夹持座弧形凹槽内,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

3、下夹持座远离导料台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挡块,橡胶挡块靠近下夹持座的弧形凹槽边缘,橡胶挡块对滚下来的钢管或圆钢具有阻挡缓冲作用,避免钢管或圆钢滚到下夹持座的弧形凹槽内时由于惯性叉滚出弧形凹槽外。

4、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的弧形凹槽内均设置有与对应弧形凹槽相适应的橡胶垫,橡胶垫的设置避免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直接与钢管或圆钢接触,防止压力过大对钢管或圆钢产生损坏,保证钢管或圆钢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储料台,3-推送机构,3.1-第二伸缩缸,3.2-推送台,4-物料过渡台,5-加工台,6-自动夹持机构,6.1-下夹持座,6.2-上夹持座,6.3-第一伸缩缸,6.4-立杆,7-减震弹簧,8-弹性垫,9-导料台,10-橡胶挡块,11-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储料台2、推送机构3、物料过渡台4和加工台5,加工台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管或圆钢的自动夹持机构6,自动夹持机构6包括固定在加工台5上的下夹持座6.1,下夹持座6.1上方设置有上夹持座6.2,上夹持座6.2下表面和下夹持座6.1上表面均设置有互相对应的弧形凹槽,上夹持座6.2远离物料过渡台4的一端铰接有第一伸缩缸6.3,第一伸缩缸6.3另一端铰接在加工台5上,上夹持座6.2铰接有位于下夹持座6.1与第一伸缩缸6.3之间的立杆6.4,立杆6.4固定在加工台5上。

本实施例中,当钢管或圆钢从储料台上经过推送机构送到物料过渡台,最终到加工台上时,钢管或圆钢首先滚到下夹持座弧形凹槽内,这时通过第一伸缩缸将上夹持座一端顶起,由于上夹持座铰接有固定在加工台上的立杆,利用杠杆原理,上夹持座另一端则会往下压,直到上夹持座弧形凹槽对准钢管或圆钢并将其压紧,从而完成自动夹持机构的工作过程,通过利用机械锁紧,避免人工手动操作麻烦和费力的问题,同时夹持固定结构牢靠稳定,不易松动。

实施例2

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储料台2上表面设置成倾斜面A,且倾斜面A的最底端靠近推送机构3,推送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二伸缩缸3.1,第二伸缩缸3.1顶部连接有位于储料台2和物料过渡台4之间的推送台3.2,推送台3.2可沿储料台2侧壁和物料过渡台4侧壁滑动,储料台2上表面设置成倾斜面B,倾斜面B与倾斜面A的倾斜方向相同,推送台3.2每次仅能推送一根钢管或圆钢,物料过渡台4的顶部高出储料台2的倾斜面的最底端,物料过渡台4的上表面设置倾斜面C,倾斜面C与倾斜面B的倾斜方向相同,物料过渡台4靠近储料台2的侧端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7,减震弹簧7连接有弹性垫8,弹性垫8位于开口内,加工台5上设置有位于物料过渡台4与下夹持座6.1之间的导料台9,导料台9上表面设置成倾斜面D,倾斜面D的最高端与倾斜面C的最底端的高度相等,倾斜面D的最底端与下夹持座6.1的上表面的高度相等。

本实施例中,将若干根钢管或圆钢整齐铺放到储料台上后,在其自重作用下其中一个钢管或圆钢位于推送台上,并贴紧在弹性垫侧壁,在弹性垫和减震弹簧共同作用下对钢管或圆钢有减震作用,减少对物料过渡台的应力,然后通过第二伸缩缸推动推送台将一根钢管或圆钢顶起,其余钢管或圆钢保持不动,直到推送台与物料过渡台上表面在同一个倾斜面,这时推送台上的钢管或圆钢在自重作用下依次滚过物料过渡台和导料台,最终滚到下夹持座弧形凹槽内,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

实施例3

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下夹持座6.1远离导料台9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挡块10,橡胶挡块10靠近下夹持座6.1的弧形凹槽边缘。

本实施例中,橡胶挡块对滚下来的钢管或圆钢具有阻挡缓冲作用,避免钢管或圆钢滚到下夹持座的弧形凹槽内时由于惯性又滚出弧形凹槽外。

实施例4

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上夹持座6.2和下夹持座6.1的弧形凹槽内均设置有与对应弧形凹槽相适应的橡胶垫11。

本实施例中,橡胶垫的设置避免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直接与钢管或圆钢接触,防止压力过大对钢管或圆钢产生损坏,保证钢管或圆钢加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