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7332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挤出机用加热器的改进,属于塑料机械技术领域,具体 的说是一种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装置,适用于螺杆挤出机上螺筒的加热。
背景技术
当前在塑胶工业生产中,螺杆挤出机上使用的是电阻圈加热方式,即平常的铸铝 加热器、陶瓷加热器和不锈钢加热器,这种加热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电阻圈加热器固 定在螺筒上,是采用外热方式,只有接触到加热体的内侧电阻圈才能将热量传导给加热体, 主要靠单面接触传导来传递热能,这种传热方式至少有40%的热能耗散在空气中,从而导 致加热效率低,升温时间长,另外,电阻式加热方式的功率密度低,向外围空间的散热快,生 产现场的环境温度升高,增加了厂区的通风降温费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直接把漆包线缠绕在需要 加热的位置上,并且体积小、重量轻、不占用场地、不需专人操作的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
直ο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 装置,由螺筒、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螺筒的外壁上缠绕有漆包线层,在 漆包线层的外表面上设有保温层,漆包线层的端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 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际节电效果达到5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加 热速度快,预热时间短,节约了生产时间,加热部分外表温度低,人体可触摸,工作环境温度 舒适,为企业节省大量的通风降温费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沿轴向中心线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断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装置,由螺筒1、控制器 和温度传感器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螺筒1的外壁上缠绕有漆包线层2,在漆包线层2的 外表面上设有保温层3,漆包线层2的端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4通过导 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为现有技术,通过控制器的控制,为漆包线层2通电,使被加热 螺筒1或模具感应到磁能而发热,把电能转换为磁能,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5%以上,温度传 感器4将探测到的温度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温度的情况控制漆包线层2的工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与电阻式加热器的比较1、实际节电效果达到50%以上,
3降低了生产成本。电阻式加热器靠单面接触传导来传递热能,其中至少有40%的热能耗散 在空气中;电磁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20-25KHZ超音频电磁波,料筒钢体自身产生 热量,不存在热能耗散的问题,其加热速度快,比电阻式加热快三分之一,电磁加热功率只 需用电阻式加热功率的二分之一,例如原来加热片功率是40KW,改用高效电磁加热设备 时,只需选择20KW的高效电磁加热设备。把电阻式加热的实际用电量作为高效电磁加热设 备的总功率。即50KW电阻式加热装机容量,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每小时只使用10度电能, 只需选用IOKW的电磁加热主机即可。例原电阻式加热的装机容量为60KW,改用电磁加热 设备,只需选用30KW的主机。60KW的装机容量,如果实际每小时用电量27度,改用电磁加 热后,实际用电量为10度左右。2、同等条件下,预热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节约了生产时间。电阻式加热传导热效 率低,一般只能达到60%,有些更低至30%,而电磁加热热效率达到95%以上,预热时间也 相应加快。电阻式加热方式由于采用外热方式,只有接触到加热体的内侧电阻圈才能将热 量传导给加热体,从而导致加热效率低,升温时间长。电磁加热方式采用内热方式,加热体 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平均预热时间比电阻圈加热方式缩短三分之一。3、加热部分外表温度降低到约60摄氏度到80摄氏度,人体可触摸,工作环境温度 舒适,较电阻加热方式得到了显著改善,为企业节省大量的通风降温费用。由于电磁加热 采用内热方式,热量聚集于加热体内部,外部热量耗散几乎没有,设备表面人体可触摸,环 境温度从原来电阻圈加热时的100摄氏度以上降低至常温,大大改善了生产现场的工作环 境,降低厂区通风降温费用,有力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权利要求一种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装置,由螺筒(1)、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螺筒(1)的外壁上缠绕有漆包线层(2),在漆包线层(2)的外表面上设有保温层(3),漆包线层(2)的端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装置,由螺筒(1)、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螺筒(1)的外壁上缠绕有漆包线层(2),在漆包线层(2)的外表面上设有保温层(3),漆包线层(2)的端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该螺杆挤出机用电磁加热装置,实际节电效果达到5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加热速度快,预热时间短,节约了生产时间,加热部分外表温度低,人体可触摸,工作环境温度舒适,为企业节省大量的通风降温费用。
文档编号B29C47/82GK201745159SQ20102027443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卢慧兰, 孟杰, 潘洪帅 申请人:山东恒润邦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