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注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379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注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注射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注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硅橡胶产品吋,通常用硅橡胶注胶机进行生产。传统硅橡胶注胶机包括一注射系统与一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在生产硅橡胶产品时,注射系统利用其螺杆将硅橡胶粉碎并将其压入成型模具内,之后进行一段时间的硫化成型。然而,上述硅橡胶注胶机因硅橡胶产品硫化成型时间长的特殊制程导致硅橡胶注胶机的生产效率降低,而在成型模具内硫化成型制程中,注射系统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得到充化利用,浪费了设备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注射系统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并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连续注射成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连续注射成型装置包括一注射系统、一上循环载体、一下循环载体以及若干成型模具,每ー成型模具包括一成型上模与一成型下模,该等成型模具的成型上模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上,该等成型模具的成型下模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上,上循环载体设置于下循环载体上方,上循环载体上的成型上模与下循环载体上的成型下模彼此对应锁模时,注射系统的注射ロ与成型上模连接并注射,对该成型模具注射完毕后注射系统的注射ロ关闭,同时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带动该成型模具移动离开注射系统的注射ロ,下一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分别在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带动下移至注射系统的注射ロ锁模并进行注射。优选地,所述上循环载体为上履带,所述下循环载体为下履带,所述若干成型模具的成型上模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外侧,所述若干成型模具的成型下模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外侧。尤其适用于带动较轻的成型模具。优选地,所述上循环载体为上循环导轨,所述下循环载体为下循环导轨,所述若干成型模具的成型上模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上,所述若干成型模具的成型下模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上。不仅可适用于带动较轻的成型模具,而且可带动较重的成型模具。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续注射成型装置通过该等成型模具的成型上模、成型下模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上、下循环载体上,并通过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间断循环滚动实现注射系统分别对成型模具进行注射,上循环载体上的成型上模与下循环载体上的成型下模彼此对应锁模时,注射系统的注射ロ与成型上模连接并注射,对该成型模具注射完毕后注射系统的注射ロ关闭,同时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带动该成型模具移动离开注射系统的注射ロ,下一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分别在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带动下移至注射系统的注射ロ锁模并进行注射,这不仅使注射系统得到充分利用,減少生产配置,降低设备成本,而且能够提高橡胶类产品的生产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连续注射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注射系统,20.上循环载体,30.下循环载体,40.成型模具,41.成型上摸,42.成型下摸。
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參阅图1,本实用新型连续注射成型装置包括一注射系统10、一上循环载体20、一下循环载体30以及若干成型模具40。每ー成型模具40包括一成型上模41与一成型下模42,该等成型模具40的成型上模41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20上,该等成型模具40的成型下模42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30上。上循环载体20设置于下循环载体30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上循环载体20为上履带,下循环载体30为下履带,若干成型模具40的成型上模41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20外侧,若干成型模具40的成型下模42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30外側,尤其适用于带动较轻的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连续注射成型装置在工作时,通过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间断循环滚动实现注射系统10分别对成型模具40进行注射,成型上模41与成型下模42分别在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带动下移动至成型上模41与成型下模42上下彼此对应锁模时,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停上移动,注射系统10的注射ロ与成型上模41连接并注射,对该成型模具注射完毕后注射系统10的注射ロ关闭,同时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带动该成型模具40移动离开注射系统10的注射ロ,下一成型上模41与成型下模42分别在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带动下移至注射系统10的注射ロ锁模并进行注射,此过程循环进行。当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移动至末端时,其的成型上模41与下循环载体30的进行开摸。这里所说的“间断循环”是指注射系统10对成型模具40注射时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停止移动,注射完毕后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启动开始移动使注射系统10对下一成型模具40进行注射,即在注射系统10对成型模具40注射时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是停止不动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续注射成型装置通过该等成型模具40的成型上模41、成型下模42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20上、下循环载体30上,并通过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同时间断循环滚动实现注射系统10分别对成型模具40进行注射,上循环载体20上的成型上模41与下循环载体30上的成型下模42彼此对应锁模时,注射系统10的注射ロ与成型上模41连接并注射,对该成型模具注射完毕后注射系统10的注射ロ关闭,同时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带动该成型模具40移动离开注射系统10的注射ロ,下一成型上模41与成型下模42分别在上循环载体20与下循环载体30带动下移至注射系统10的注射ロ锁模并进行注射,此过程循环进行,从设备成本角度而言,注射系统10的成本远远高于成型模具的成本,而本实用新型连续注射成型装置配置的一注射系统10配套若干成型模具40,这不仅使注射系统10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注射系统10的生产配置,降低设备成本,而且能够提高橡胶类产品的生产效率。当然,上循环载体20也可为上循环导轨,下循环载体30也可为下循环导轨,若干成型模具40的成型上模41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20上,若干成型模具40的成型下模42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30上,不仅可适用于带动较轻的成型模具,而且可带动较重的成型模具。木实用新型连续注射成型装置适用于固体橡胶类产品的成型,例如硅橡胶、三元こ内橡胶等。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注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注射系统、一上循环载体、一下循环载体以及若干成型模具,每一成型模具包括一成型上模与一成型下模,该等成型模具的成型上模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上,该等成型模具的成型下模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上,上循环载体设置于下循环载体上方,上循环载体上的成型上模与下循环载体上的成型下模彼此对应锁模时,注射系统的注射口与成型上模连接并注射,对该成型模具注射完毕后注射系统的注射口关闭,同时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带动该成型模具移动离开注射系统的注射口,下一成型上模与成型下 模分别在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带动下移至注射系统的注射口锁模并进行注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续注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循环载体为上履带,所述下循环载体为下履带,所述若干成型模具的成型上模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外侧,所述若干成型模具的成型下模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续注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循环载体为上循环导轨,所述下循环载体为下循环导轨,所述若干成型模具的成型上模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上,所述若干成型模具的成型下模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续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注射系统、上循环载体、下循环载体以及若干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该等成型模具的成型上模分别设置于上循环载体上,该等成型模具的成型下模分别设置于下循环载体上,上循环载体设置于下循环载体上方,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彼此对应锁模时,注射系统的注射口与成型上模连接并注射,对该成型模具注射完毕后注射系统的注射口关闭,同时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带动该成型模具移动离开注射系统的注射口,下一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分别在上循环载体与下循环载体带动下移至注射系统的注射口锁模并注射,不仅使注射系统得到充分利用,减少生产配置,降低设备成本,且能够提高橡胶类产品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45/04GK202388694SQ2011205797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康树峰 申请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