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2929发布日期:2018-07-07 10:15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品味的提高,产品的外观造型及视觉效果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塑料产品的外观美化要通过喷涂、电镀等方法处理,但经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外观的颜色极易被破坏。而双色模具则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更换塑料色母的颜色,也不需要进行喷涂处理。双色模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质量稳定,而且生产效率也高。由于双色模制作需要很高的精密度,因此模具结构设计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含有封闭的数字或字母,如0、4、6、8、a、b、d、o等,只有采用跷跷板结构,才能让二次材料顺利地流入封闭的区域,形成漂亮的外观。现有技术中的跷跷板结构的工作原理通常是:在一次注塑后,模具打开,靠破针在推杆作用下下行,使得跷跷板绕旋转轴旋转,在跷跷板的推动下将靠破顶出板向上顶出,这样靠破针往上运动,将一次产品封闭区域的边界处靠破出一个靠破孔。接着进行二次注塑合模时,在靠破板回位销的作用靠破针往下运动,让出一个圆形的孔,这样二次料就能从靠破孔钻进封闭区域;接着进行二次注塑合模时,在靠破板回位销的作用靠破针往下运动,让出一个圆形的孔,这样二次料就能从靠破孔钻进封闭区域。

双色模模具结构设计一文公开了一种双色模模具结构,提到双色模制作封闭的数字或字母,采用跷跷板结构;201711064692.6公开了翘板式浮动顶板机构,包括顶板和支座,支座用于支撑顶板,翘板式浮动顶板机构还包括跷跷板组件;跷跷板组件包括翘板件、顶压件和复位件;翘板件转动地设于支座上,翘板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于翘板件的转动轴的两侧;顶压件可将第一端下压,使得第二端将顶板顶起,复位件可移动地设于顶板上用于将顶板下压;双色模具,包括翘板式浮动顶板机构;本发明的双色模具及其翘板式浮动顶板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生产效率高、二次射模对位性好、成型产品良率高的双色模具及其翘板式浮动顶板机构。201720614544.6涉及一种双色模的成型结构,包括翘动组件,顶针板,中部回位杆,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翘动组件设置在顶针板两侧,翘动组件包括跷跷板,侧部回位杆,转轴和碰块,跷跷板设置在转轴上且位于顶针板下方,跷跷板两端分别与侧部回位杆和顶针板抵靠,所述碰块设置在侧部回位杆顶部,所述中部回位杆设置在顶针板中部,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设置在顶针板两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运动机构,减小了空间占用,提升了成型结构的运作效率,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此外,成型结构耐用性较好,提升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现有技术结构稳定性欠佳,结构部件容易减损寿命,靠破孔钻往上运动,将一次产品封闭区域的边界处靠破出一个靠破孔,二次注塑后的制品精度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包括跷跷板组件、顶针装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顶针板、二顶针板、三顶针板;

所述跷跷板组件设置在二顶针板两侧,包括跷跷板轴、固定块、活动连接块、二射压杆、一射压杆,活动连接块设置在跷跷板轴上且位于二顶针板下方,所述固定块通过跷跷板轴与活动连接块铰接,所述活动连接块两端分别与二射压杆和一射压杆固定连接,活动连接块和二射压杆固定连接的一端与二顶针板抵靠;

所述顶针装置包括入子和顶针,所述入子有两个,设置在三顶针板两侧;

所述入子固定在三顶针板上面,所述顶针固定在一顶针板、二顶针板上,所述入子中空,所述顶针可伸入于所述入子射模型腔中,所述一顶针板、二顶针板通过浮动改变所述顶针伸入到所述入子射模型腔中的深度;

所述顶针有4个,所述入子有两个入子通道,两个入子通道顶部设有连通渠道的假流道,当二射压杆向下运动时,所述顶针下沉能使假流道开口打开,让胶料从假流道通过到很难充填到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一顶针板上部设有公模仁。

优选的,所述活动连接块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设有凹陷部,第一端部与三顶针板抵靠,第二端部与一射压杆抵靠,分别与二射压杆和一射压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针穿过一顶针板、二顶针板、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产品位于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上。

优选的,所述入子穿过一顶针板、二顶针板、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

优选的,所述入子的两个入子通道平行,所述入子外形为半圆环,所述顶针外形为圆柱形,所述顶针一半圆侧面与一顶针板、二顶针板滑动连接,另一半圆侧面与入子的半圆环内侧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射压杆穿过一顶针板、二顶针板,与一顶针板、二顶针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射压杆底部设有上下两个突起圆环,下圆环的水平端面和圆周端面分别与二顶针板对应的端面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圆环的下水平端面与二顶针板上表面水平接触连接,所述上圆环的圆周端面与一顶针板对应的端面竖直接触连接,所述上圆环的上水平端面与一顶针板对应的端面水平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牛角进胶口置于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上靠近入子一侧。

优选的,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公模有两个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

优选的,所述一射产品从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母模天侧进胶,二射产品从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母模侧壁进胶。

优选的,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公模仁包括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

优选的,所述扣机通过螺丝锁紧一顶针板、二顶针板、三顶针板。

优选的,所述扣机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与二顶针板,下部分与三顶针板分别通过螺丝锁紧。

优选的,所述扣机上部分为t形部件,包括调整螺栓、卡轮、固定螺钉、锁紧座,所述锁紧座与二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扣机上的卡轮里面有碟形弹簧,当锁紧座受到外力开始插入锁紧套过程中,卡轮会受到大于弹簧的力量时,卡轮会向内运动,卡轮卡扣在卡轮槽上面,所述调整螺栓通过锁紧和放松螺栓调节t形部件内弹簧力量。

优选的,所述扣机下部分为u形部件,包括卡轮槽和锁紧套,所述卡轮槽置于锁紧套内。

优选的,所述卡轮为suj高频淬火处理。

优选的,所述卡轮槽为高频淬火处理。

优选的,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下设有胶料顶出装置。

优选的,所述胶料顶出装置包括顶杆、四顶针板、五顶针板、顶针导向杆、二次顶杆、水口顶针、产品顶针,所述四顶针板与五顶针板固定连接。

所述水口顶针、产品顶针固定在四顶针板、五顶针板上面,所述水口顶针向上穿过一顶针板、二顶针板、三顶针板,当开始顶出状态时,所述水口顶针能接触水口流道,所述产品顶针能接触整个产品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顶针导向杆穿过一顶针板、二顶针板、三顶针板、四顶针板、五顶针板,且与所述顶针板部件滑动连接,所述顶针导向杆底部设有凸起圆环,当顶针导向杆向上运动时,圆环能带动五顶针板向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五顶针板中后部。

优选的,所述二次顶杆为圆柱块,嵌入到三顶针板右下部的圆孔内,在顶出过程中,所述二次顶杆上水平端面能与二顶针板下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二顶针板左侧设有限位柱孔,所述限位柱与一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与二顶针板的限位柱孔滑动连接,在顶出过程中,限位柱能阻止顶针板向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胶料顶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左下侧的支撑柱。

本发明至少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跷跷板组件杠杆原理比较简单,能量损失较少,结构很容易实现;一次成型4个产品,产品顶出过程精确稳定,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顶出效率,提高了产品的顶出质量,节省成本。

2.本发明可以减少成本,如果不通过此技术,需要多增加一射才能实现,克服了如果采用常规直接进胶方式,无法让二射胶进入很难充填到的区域的技术问题。

3.相对于靠破孔钻,本发明的入子顶针结构稳定性较好,动作结构容易加工,容易设计,容易组装。

4.本发明生产过程中会比较稳定,达到长期量产效果。

5.扣机采用淬火处理,增强了扣机的机械刚度,有利于增强模具运行的稳定性。

6.本发明采用牛角进胶口,使胶料能够比较容易顺着进胶口进入模具。

7.本发明采用入子外形为半圆环,所述顶针外形为圆柱形,两者滑动连接的方式,实现了顶针相对入子的相对移动,提高了注射效率。

8.本发明采用跷跷板组件,通过合模过程中二射压杆和一射压杆的移动和顶针装置的作用,进入二射胶料进入很难充填到的区域的封闭空间,实现了封闭空间进胶。

9.扣机采用固定螺钉,防止调整螺栓被随意调整,起到安全栓效果,避免调整螺栓松动,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射胶;

图2是二射胶;

图3是一射胶与二射胶粘合在一起,形成的完整产品;

图4是产品局部放大图;

图5是整个产品的背面展示;

图6是充填一射胶时顶针状态;

图7是开始打二射胶时顶针与入子的位置关系;

图8是注塑机台充填一射时的合模过程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9是当注塑机台准备充填二射时的合模过程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0是跷跷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射进胶时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2是一射进胶的区域局部放大5:1效果图;

图13是二射进胶时部分结构剖视图;

(a)为二射进胶左部分,(b)为二射进胶右部分;

图14是二射进胶的区域局部放大5:1效果图;

图15是上顶针板俯视图;

图16是中顶针板俯视图;

图17是下顶针板俯视图;

图18是开始顶出时状态时部分结构全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二次顶杆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图18的限位柱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先顶出行程13.0mm,让产品和水口流道一起顶出来状态时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22是入子和顶针脱离产品13.0mm状态时局部放大图;

图23是顶杆继续顶出时,扣机受到阻力后开始松掉后状态时结构剖视图;

图24是限位柱开始阻止三顶针板运动的局部放大图;

图25是顶完最后的4.0mm,顶针把假流道顶出去状态时结构剖视图;

图26是一顶针板、二顶针板与三顶针板分开4.0mm的局部放大图;

图27是假流道顶出来的效果图;

图28是扣机的三维外形图;

图29是扣机的全剖视图;

图30是扣机与三顶针板、四顶针板的连接关系;

图31为开模状态时公模与母模外形图;

其中(a)为公模,(b)为母模;

图32为合模状态时公模与母模配合全剖视图;

图33为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公模俯视图,

其中(a)为一射成型公模,(b)为二射成型公模;

图34为顶针与入子配合关系立体图;

其中,1-一射胶,2-二射胶,3-整个产品,4-很难充填到的区域,5-假流道,6-入子,7-顶针,8-一射压杆,9-跷跷板组件,10-二射压杆,11-一顶针板,12-二顶针板,13-三顶针板,14-跷跷板轴,15-固定块,16-活动连接块,17-半公模仁a,18-半公模仁b,19-水口流道,20-顶杆,21-四顶针板,22-五顶针板,23-扣机,24-限位柱,25-顶针导向杆,26-二次顶杆,27-水口顶针,28-产品顶针,29-调整螺栓,30-卡轮,31-卡轮槽,32-锁紧套,33-固定螺钉,34-锁紧座,35-内部滚轮,36-碟形弹簧,37-螺丝;

图中字母说明,a-很难充填到的区域,b-一射牛角进胶口,c-二射牛角进胶口,d-二次顶杆开始顶到二顶针板,e-四顶针板与三顶针板相距间隙为4.0mm,f-一射时左半部分进胶的区域,g-一射时右半部分进胶的区域,h-二射时左半部分进胶的区域,j-二射时右半部分进胶的区域,k-入子和顶针脱离产品13.0mm状态,l-扣机受到阻力开始松掉后,限位柱与三顶针板的位置关系,m-顶完最后的4.0mm,顶针把假流道顶出去状态时二顶针板与三顶针板相距间隙为4.0mm,n-一射区域,o-二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

如图6-17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包括跷跷板组件9、顶针装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一顶针板、二顶针板、三顶针板;

如图10所示,所述跷跷板组件9设置在二顶针板12两侧,包括跷跷板轴14、固定块15、活动连接块16、二射压杆10、一射压杆8,活动连接块16设置在跷跷板轴14上且位于二顶针板12下方,所述固定块15通过跷跷板轴14与活动连接块16铰接,所述活动连接块16两端分别与二射压杆10和一射压杆8固定连接,活动连接块16和二射压杆10固定连接的一端与二顶针板12抵靠;

所述顶针装置包括入子6和顶针7,所述入子6有两个,设置在三顶针板13两侧;

所述入子6固定在三顶针板13上面,所述顶针7固定在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上,所述入子6中空,所述顶针7可伸入于所述入子6射模型腔中,所述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通过浮动改变所述顶针7伸入到所述入子6射模型腔中的深度;

所述顶针7有4个,所述入子6有两个入子通道,两个入子通道顶部设有连通渠道的假流道5,当二射压杆10向下运动时,所述顶针7下沉能使假流道5开口打开,让胶料从假流道5通过到很难充填到的区域4。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一顶针板11上部设有公模仁,所述公模仁包括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活动连接块16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设有凹陷部,第一端部与三顶针板13抵靠,第二端部与一射压杆8抵靠,活动连接块16分别与二射压杆10和一射压杆8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顶针7穿过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产品3位于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上。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入子6穿过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入子的两个入子通道平行,所述入子6外形为半圆环,所述顶针7外形为圆柱形,所述顶针7一半圆侧面与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滑动连接,另一半圆侧面与入子6的半圆环内侧面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二射压杆10穿过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与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二射压杆10底部设有上下两个突起圆环,下圆环的水平端面和圆周端面分别与二顶针板12对应的端面接触连接。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上圆环的下水平端面与二顶针板12上表面水平接触连接,所述上圆环的圆周端面与一顶针板11对应的端面竖直接触连接,所述上圆环的上水平端面与一顶针板11对应的端面水平接触连接。

如图11-14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牛角进胶口置于半公模仁a和半公模仁b上靠近入子6一侧。

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公模有两个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

如图32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一射产品从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母模天侧进胶,二射产品从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母模侧壁进胶。

如图31-33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的公模包括两个公模仁。

如图28-30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扣机23通过螺丝37锁紧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扣机23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与二顶针板12,下部分与三顶针板13分别通过螺丝37锁紧。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扣机23上部分为t形部件,包括调整螺栓29、卡轮30、固定螺钉33、锁紧座34,所述锁紧座34与二顶针板12固定连接,所述扣机上的卡轮30里面有碟形弹簧36,当锁紧座34受到外力开始插入锁紧套32过程中,卡轮30会受到大于弹簧的力量时,卡轮30会向内运动,卡轮30会卡扣在卡轮槽31上面,所述调整螺栓29通过锁紧和放松螺栓调节t形部件内弹簧力量。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扣机23下部分为u形部件,包括卡轮槽31和锁紧套32,所述卡轮槽31置于锁紧套32内。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卡轮30为suj2高频淬火处理。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卡轮槽31为高频淬火处理。

本实施例中涉及扣机23采用固定螺钉33,防止调整螺栓29被随意调整,起到安全栓效果,避免调整螺栓29松动,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下设有胶料顶出装置。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胶料顶出装置包括顶杆20、四顶针板21、五顶针板22、顶针导向杆25、二次顶杆26、水口顶针27、产品顶针28,所述四顶针板21与五顶针板22固定连接。

所述水口顶针27、产品顶针28固定在四顶针板21、五顶针板22上面,所述水口顶针27向上穿过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当开始顶出状态时,所述水口顶针27能接触水口流道19,所述产品顶针28能接触整个产品3的下端。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顶针导向杆25穿过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四顶针板21、五顶针板22,且与所述顶针板部件滑动连接,所述顶针导向杆25底部设有凸起圆环,当顶针导向杆25向上运动时,圆环能带动五顶针板22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顶杆20设置于所述五顶针板22中后部。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二次顶杆26为圆柱块,嵌入到三顶针板13右下部的圆孔内,在顶出过程中,所述二次顶杆26上水平端面能与二顶针板12下表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二顶针板12左侧设有限位柱孔,所述限位柱24与一顶针板1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24与二顶针板12的限位柱孔滑动连接,在顶出过程中,限位柱24能阻止三顶针板13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胶料顶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左下侧的支撑柱。

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施例,下面对应相应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工作流程为:先充填一射胶.然后打完一射后,公模旋转180°合模,开始充填二射胶.使一射与二射胶粘合在一起;

图5是整个产品的背面展示,要让二射胶进入很难充填到的区域4位置,需要通过假流道5进去,通过这个搭接假流道5把二射胶送到很难充填到的区域4位置;

图6是充填一射胶时顶针状态,制作搭接桥梁假流道5需要通过一个运动介质来实现,这个介质我们采用活动的顶针7来实现,充填一射时顶针7运动到顶部使假流道渠道关闭掉;

图7是一射充填完后,公模旋转180°后开始打二射胶,这时顶针7下沉,打开渠道开口,让5从假流道5里面通过,达到很难充填到的区域4区域;

图8是当注塑机台充填一射时,合模过程中把一射压杆8压回去通过跷跷板组件9把二射压杆10和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一起升上来,由于顶针7与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是连在一起的,顶针板升起来会让顶针7也升起来,会让顶针7与入子6齐平,达到图6效果;

图9是当注塑机台充填一射完成后,模具旋转180°合模准备充填二射,合模过程又通过杠杆跷跷板9把二射压杆10压回去,让一射压杆8上升,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板下沉,目的让顶针7下沉,这时会达到图7效果,这样假流道5会开通可以让二射胶流通过去到达很难充填到的区域4;

图10是杠杆原理的跷跷板组件9,跷跷板轴14,可以转动的支撑块活动连接块16,当一射压杆8受到压力时会通过活动连接块16传达的力量转动,让二射压杆10赶上升起来,相反当二射压杆10受力下沉后一射压杆8就会上升;

图30是扣机23与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的连接关系,锁紧座34是被用两个螺丝37固定在二顶针板12上,锁紧套32被两个螺丝37固定在三顶针板13上。

如图18-26所示,下面是本实施例中涉及的顶出所述双色假流道进胶模具结构的实施例:

1.二次顶杆26先向上顶出行程13.0mm,让产品3和水口流道19一起顶出来,入子6和顶针7脱离产品13.0mm;

2.二次顶杆26继续向上顶,这时的二次顶杆6开始顶到2顶针板运动6.0mm过程中,五块顶针板同时运动,入子6和顶针7也同时顶出6.0mm,扣机23将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连在一起的,因为扣机23的固定作用,入子6、顶针7固定在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上面;

3.二次顶杆26继续顶出,三顶针板13被限位柱24挡住,阻止三顶针板13前进,这时扣机23受到阻力后开始松掉,这时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四顶针板21、五顶针板22同时运动.此时入子6也停止运动,因为入子6是固定在三顶针板13上面的,其他顶针7继续顶出4.0mm;

4.限位柱24开始阻止三顶针板13运动;

5.二次顶杆26顶完最后的4.0mm,此时顶针7把假流道5顶出去,一顶针板11、二顶针板12、三顶针板13分开了4.0mm,完成顶出过程。

本发明可通过两次注射一次成型4个产品,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顶出效率,提高了产品的顶出质量,节省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