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上料式高速混合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2001发布日期:2020-09-23 01:3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上料式高速混合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上料式高速混合机组。



背景技术:

高速混合机组是塑料加工厂必备的设备之一,由于它具有混合快、混合物均匀,树脂对增剂的吸收性好,机器操作方便,易于清扫、坚固耐用、结构紧凑等优点。而今,它已逐步替代了低速混合机,广泛地用于各种塑料行业的生产中。

目前使用的高速混合机组通常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混料罐,混料罐中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搅拌杆的连接有搅拌驱动件,搅拌驱动件带动搅拌杆在搅拌罐中旋转,搅拌驱动件为电机,搅拌驱动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搅拌罐的侧壁中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提高罐体中的温度;搅拌罐通过管道连通有冷却罐,混合后的物料进入到冷却罐中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从冷却罐中排出,工人对物料进行打包。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340641u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高速混合机,包括圆柱状的混料罐,混料罐中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周向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多个搅拌叶沿着搅拌杆的周向侧面均匀阵列。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高速混合机组单次混料的工作时间在10-15分钟,从而需要工人多次进行原料的添加,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上料式高速混合机组,以达到减少工人添加原料的次数,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捷上料式高速混合机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混料罐,混料罐中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搅拌杆连接有搅拌驱动件,搅拌驱动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搅拌罐通过管道连通有冷却罐,所述机架下方设置有存料架,存料架架设有存料罐,存料罐与混料罐之间通过上料组件连通,上料组件提供朝向混料罐的吸取力。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混力罐提供混料的场所,搅拌驱动件为搅拌杆提供转动力,搅拌杆转动时带动搅拌叶对搅拌罐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工人在对搅拌罐进行上料工作时,可以通过存料罐预先存放大量需要进行搅拌的物料,当混料罐中的物料搅拌完成后,上料组件能够直接对于混料罐进行原料的补给,省去了工人对混料罐进行上料的步骤,只有当存料罐中的原料全部运送至混料罐中,工人再对存料罐进行上料工作即可,减少了工人上料的频率,达到了减少工人添加原料的次数,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管,上料管一端与存料罐底端连通,另一端与混料罐的顶端连通,上料管上连接有真空上料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真空上料泵能够通过真空吸附的作用,将存料罐中的物料通过上料管运送至搅拌罐,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工人对上料组件进行使用,提高了上料组件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料罐包括出料端和储存端,出料端的容积与混料罐的容积相等,储存端的容积大于出料端的,储存端与出料端之间设置有启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存料罐分为两部分后,使得出料与存储之间分割明确,工人能够通过出料端处的物料数量对于搅拌罐中的原料数量进行预估,省去工人需时常观测混料罐的工作,进一步的提高了存料罐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端与储存端均为方斗状,出料端与储存端均固定连接在存料架上;储存端位于出料端的上方,储存端尺寸较小的一端朝向出料端尺寸较大的一端,储存端与出料端之间存在有启闭间隙,启闭组件位于启闭间隙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出料端和储存端均设置成方斗状后,在出料端或者储存端进行放料时,能够对物料进行汇聚,减少出现原料散落在存料罐周围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存料罐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组件包括开启筒,开启筒一端与储存端尺寸较小的端口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出料端设置,出料端的顶端上扣合有封堵盖,封堵盖滑动扣合在出料端上时,开启筒远离的储存端的端口与封堵盖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启闭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方面能够减少启闭组件对于工人的知识要求,具有较好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启闭组件简单的结构能够提高工人操作启闭组件的速度,减少在自闭组件开启或者关闭时,造成的原料的浪费,提高了启闭组件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存端中固定连接有分割板,分割板将储存端的内部空间沿着竖直面均匀分割成第一原料区和第二原料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储存端分为第一原料区和第二原料区后,能够使工人将需要混合的两种原料同时投放至储存端中,在投放物料时,两种物料能够同时进入到出料端中,省去工人预先进行混料的步骤,提高了储存端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原料区和第二原料区均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一端连接到储存端的端头,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开启筒处,观察口处罩设有透明材质的观察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观察口能够方便工人随时对于第一原料区和第二原料区的物料使用情况进行掌控,进而能够及时的对于储存端进行原料的添加,省去工人爬上储存端的过程,进一步的提高了储存端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察板选用玻璃钢材质的制成的观察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玻璃钢材质具有较好的透光性,从而能够使工人直接观测到储存端中物料的使用情况,达到了观测口设置的需求,其次,由于玻璃钢材质的硬度较好,能够承受物料较大的压力,提高了观察板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存料罐和上料组件的配合使用达到减少工人添加原料的次数,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2、设置的观察口和观察板提高了存料罐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捷上料式高速混合机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混料罐内部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混料罐;12、搅拌杆;13、搅拌叶;14、搅拌驱动件;15、冷却罐;2、碎料板;21、碎料缝隙;211、碎料凸起;3、拍击软板;4、敲击组件;41、敲击链;42、敲击球;5、存料架;6、存料罐;61、出料端;62、储存端;621、分割板;622、第一原料区;623、第二原料区;624、观察口;625、观察板;7、上料组件;71、上料管;72、真空上料泵;8、启闭组件;81、开启筒;82、封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便捷上料式高速混合机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混料罐11,混料罐11中设置有搅拌杆12,搅拌杆12的周向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3,搅拌杆12的连接有搅拌驱动件14,搅拌驱动件14带动搅拌杆12在混料罐11中旋转,搅拌驱动件14为电机,搅拌驱动件14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混料罐11的侧壁中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提高混料罐11中的温度;混料罐11通过管道连通有冷却罐15。混料罐11中固定连接有长方形的不锈钢材质制成的碎料板2,碎料板2上开设有多个长条状的碎料缝隙21,多个碎料缝隙21在碎料板2上均匀阵列,碎料板2在每个开设碎料缝隙21的位置处,向碎料板2朝向搅拌叶13转动方向的凸起,凸起部分称为碎料凸起211,碎料缝隙21位于碎料凸起211的尖端处。机架1下方设置有立方体状的存料架5,存料架5上架设有存料罐6,存料罐6由上至下分为方斗状的出料端61和方斗状的储存端62,出料端61的容积与混料罐11的容积相等,储存端62的容积大于出料端61的,储存端62与出料端61之间设置有启闭组件8。在混料罐11搅拌的过程中,设置的碎料板2能够在混料罐11中提供阻流作用,同时碎料凸起211和碎料缝隙21能够对于凝结成块的物料进行破碎,提高搅拌力度,提高混合的均匀程度,达到减少出现搅拌后的物料中出现凝结成块的物料的情况的效果;储存端62通过上料组件7进行原料的补充,降低工人对整体机构补充原料的频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达到减少工人添加原料的次数,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碎料板2的端头延伸至混料罐11的底壁上,碎料板2的端头与混料罐11的底壁垂直,碎料板2一侧与混料罐11的内壁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侧朝向搅拌杆12设置,搅拌杆12的周向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材质的拍击软板3,多个拍击软板3位于搅拌杆12的同一侧且位于搅拌叶13之间,由上至下沿着搅拌杆12的周向侧面均匀阵列,每个拍击软板3均一端与搅拌杆12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混料罐11的内壁处,每个拍击软板3均平行于碎料板2,每个拍击软板3与混料罐11的内壁之间均存在有缝隙。在搅拌的过程中,拍击软板3跟随搅拌杆12转动,同时对于物料进行搅拌,拍击软板3转动至碎料板2处时,拍击软板3撞击到碎料板2上,将卡设在碎料板2处的凝结成块的物料粉碎,提高碎料板2的碎料效果,拍击完成后拍击软板3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经过碎料板2的位置处。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拍击板与混料罐11的内壁之间缝隙间设置有敲击组件4,每个敲击组件4均包括橡胶材料的敲击链41和橡胶材料的敲击球42,敲击链41一端与拍击软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敲击球42固定连接。在拍击软板3转动的过程中,敲击球42跟随转动,拍击软板3经过碎料板2处后,敲击球42撞击在碎料板2上将碎料板2上多粘附的物料震落下来。

上料组件7包括塑料材质的上料管71,上料管71一端与出料端61的底端的较小的端口连通,另一端与混料罐11的顶端连通,上料管71上连接有真空上料泵72,通过真空上料泵72提供吸取力,将出料端61处的物料供给至混料罐11中,代替工人进行上料,提高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启闭组件8包括圆柱状的开启筒81,开启筒81一端与储存端62尺寸较小的端口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出料端61设置,出料端61的顶端上扣合有长方形的封堵盖82,封堵盖82滑动扣合在出料端61上时,开启筒81远离的储存端62的端口与封堵盖82抵紧,进而停止储存端62对于出料端61的原料供给工作。储存端62中固定连接有分割板621,分割板621将储存端62的内部空间沿着竖直面均匀分割成第一原料区622和第二原料区623,分割板621延伸至开启筒81中,将开启筒81同步均分,第一原料区622和第二原料区623均开设有长条状的观察口624,观察口624一端连接到储存端62的端头,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开启筒81处,观察口624处罩设有透明的玻璃钢材质制成的观察板625,通过观察口624和观察板625能够及时对第一原料区622和第二原料区623中的原料剩余量进行掌握,提高储存端62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进行使用时,工人先将启闭组件8闭合,然后第一原料区622和第二原料区623中添加两种需要混合的物料,添加完成后,工人开启启闭组件8,储存区对于出料端61的进行原料填充,填充完成后,关闭启闭组件8。真空上料泵72对上料管71提供吸引力,将出料端61的物料运送至混料罐11中,工人再通过拉动封堵盖82将出料端61填满,省去工人多次对混料罐11添加物料的过程。

搅拌驱动件14对搅拌杆12提供搅拌力,搅拌杆12带动搅拌叶13和拍击软板3同步对物料进行混合,碎料板2对于跟随转动的物料提供阻挡,凝结成块的物料被碎料缝隙21和碎料凸起211滞留,同时将少部分凝结成块的物料粉碎,粉碎后的物料通过碎料缝隙21经过碎料板2处。拍击软板3拍击在碎料板2上后,对于大部分凝结成块的物料进行粉碎,然后拍击软板3通过弹性形变经过碎料板2,敲击球42撞击在碎料板2上,将碎料板2上粘附的物料震落。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减少工人添加原料的次数,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