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蒸压釜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8839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蒸压釜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蒸压釜余热的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锅炉、蒸压釜的蒸汽余热及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节能减排工作。 目前,我国的蒸汽供热系统效率低下,能源、水资源浪费严重,其中的蒸汽余热、冷凝水都没有科学的回收利用是造成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蒸汽余热、冷凝水进行充分回收的锅炉、蒸压釜余热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蒸压釜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污水箱、减水箱、软水箱,所述污水箱、减水箱里分布有蛇形换热管,软水箱的上方有分布无数小孔的收集板,所述污水箱、减水箱、软水箱通过软水管依次相通;污水箱的进口接锅炉的污水管,出口与除尘塔循环池相通;减水箱的进口与蒸压釜的冷凝水管相通,出口与除尘塔循环池相通,软水箱通过蒸汽管和回汽分汽缸相通。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锅炉燃料消耗,也减少了软化水的用量,降低蒸汽生产成本,并且由于锅炉的水质改善,还会减少锅炉的排污热损失,大大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1是锅炉,2是蒸压釜,3是污水箱,4是除尘塔循环池,5是水膜除尘塔,6是回汽分汽缸,7是软水箱,8是减水箱,9是锅炉软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锅炉、蒸压釜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污水箱、减水箱、软水箱、除尘塔循环池、回汽分汽缸,污水箱、减水箱、软水箱通过软水管依次相通;污水箱的进口接锅炉的污水管,出口与除尘塔循环池相通;减水箱的进口与蒸压釜的冷凝水管相通,出口与除尘塔循环池相通,回汽分汽缸通过蒸汽管依次与软水箱、减水箱相通。污水箱、减水箱里分布有蛇形换热管,软水箱的上方有分布无数小孔的收集板。工作过程锅炉排污水储存在污水箱内,软水从污水箱内的蛇形换热管内通过吸收排污水的热量,软水温度可提高20度左右,排污水温度降低后,排到除尘塔循环池内;蒸压釜冷凝水排到减水箱内,软水再次从减水箱内的蛇形换热管通过吸收冷凝水的热量,软水温度升高到60度左右,冷凝水吸完热量后,用水泵抽到除尘塔循环池里,软水流到软水储存箱内;闪蒸汽直接排放到软水储存箱内加温,软水温度升高到70度左右,用泵抽到锅炉软水储存箱内,供锅炉使用;除尘塔循环池内的水用水泵注入水膜除尘塔内除尘,脱硫, 因锅炉、蒸压釜棑出的水PH值都在10以上,可直接除掉锅炉排放烟气内的二氧化硫和粉尘,同时节约使用氢氧化钠加入池内,确保排放合格。
权利要求1. 一种锅炉、蒸压釜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箱、减水箱、软水箱,所述污水箱、减水箱里分布有蛇形换热管,软水箱的上方有分布无数小孔的收集板,所述污水箱、 减水箱、软水箱通过软水管依次相通;污水箱的进口接锅炉的污水管,出口与除尘塔循环池相通;减水箱的进口与蒸压釜的冷凝水管相通,出口与除尘塔循环池相通,软水箱通过蒸汽管和回汽分汽缸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蒸压釜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箱、减水箱、软水箱,污水箱、减水箱里分布有蛇形换热管,软水箱的上方有分布无数小孔的收集板,所述污水箱、减水箱、软水箱通过软水管依次相通;污水箱的进口接锅炉的污水管,出口与循环池相通;减水箱的进口与蒸压釜的冷凝水管相通,出口与循环池相通,软水箱通过蒸汽管和回汽分汽缸相通。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锅炉燃料消耗,也减少了软化水的用量,降低蒸汽生产成本,并且由于锅炉的水质改善,还会减少锅炉的排污热损失,大大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文档编号F22D1/18GK202048560SQ20112013991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苗昌盛 申请人:湖南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