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贫煤节油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304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贫煤节油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锅炉劣质煤节油燃烧器,具体地说,涉 及 一 种用于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煤粉锅炉的贫煤节油燃烧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粉炉在我国电站锅炉中 占重要地位。传统的电站锅炉启动时用油点火,并且在低负荷运行时 也需要用油来稳燃,每年消耗大量的燃油。
现在所用的点火装置都是在锅炉二次风道中设置大油枪,由于热
量大部分被水冷壁吸收,点火和稳燃的耗油量巨大;随着点火技术的 发展,也出现了电弧、等离子体、热壁面、激光等点燃煤粉气流的技 术,但是对于难燃的贫煤和无烟煤,这些技术就显得无能为力。
因此,大力发展无油和微油点火技术,实现以煤代油,对于节约 能源,减少耗油量,降低发电成本以及减少国家对外石油的依赖度有 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油、安全、经济、环保的贫煤节 油燃烧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贫煤节油燃烧器, 包括一次风煤粉管道,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简,两个油预燃室,两个放 置油枪的油枪套管,所述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简各为从中间向两边呈渐 扩张状,间隔固定于所述一次风煤粉管道内,分别与所述两个油预燃 室垂直相连通,所述的两个油预燃室再与所述的两个油枪套管相连, 所述油枪套管固定在所述一次风煤粉管道壁上。
其中,所述油预燃室呈渐扩状。
所述油火焰稳燃套筒通过支撑板与一次风煤粉管道相固定,且与 一次风煤粉管道同轴。
为了防止煤粉管道的烧损、结焦和高温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所 述贫煤节油燃烧器还设有两个气膜冷却风装置,所述气膜冷却风装置 分别包括位于所述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简后且设于所述一次风煤粉管 道壁上的气膜冷却风孔、包覆于所述气膜冷却风孔上的气膜冷却风 室,和与所述气膜冷却风室相连的气膜冷却风道。
所述气膜冷却风孔设两排或三排,每排各有24个通孔,所述通孔与一次风煤粉管道壁的切面成20度。
所述气膜冷却风道为方形通道,二次风由此进入气膜冷却风道。 本实用新型贫煤节油燃烧器的优点是
1、 着火稳定,点火初期煤粉燃尽率高。用燃油产生的高温火焰 分两级点燃煤粉气流,一次风管道内布置两个油火焰稳燃筒,油火焰 稳定,煤粉气流两次经过高温区域,有足够的温度和时间让较大颗粒 的煤粉燃烧完全。
2、 安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油火焰稳燃简用高温耐磨材料制 成,同时受到一次风粉气流的冷却,保证了其运行的安全性; 一次风 管道有气膜冷却风道,可以防止煤粉管道的烧损、结焦和高温腐蚀, 使用寿命长。
3、 具有良好的节油效果。由于釆用油预燃、稳燃技术和煤粉分 类、分级点燃方式,使用少量燃油可点燃贫煤煤粉,油火焰在一次风 中, 一方面保证了燃油的热量都被煤粉气流吸收,同时又点燃了部分 煤粉,最终在燃烧器出口全部煤粉气流达到着火条件,与布置在二次 风内的点火油枪相比较,节油效果显著。
4、 煤种和负荷的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煤种和锅炉负荷来 配备不同流量的油枪。
5、 对于燃用贫煤的电站煤粉锅炉冷态启动和低负荷稳燃工况,
在点火、升压、带负荷等一系列过程中,可以既保证安全又实现以煤 代油,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6、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可作为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煤粉锅炉的燃 烧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贫煤节油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3为图1中的B-B视图4为图1中的C-C视图5为图1中的D-D视图。
图中 1 煤粉主燃区 3、 6 油预燃室 7、 14油火焰稳燃套简 9、 15气膜冷却风孔 11、 17气膜冷却风道 2、 5 油枪套管 4、 13 支撑板 8 煤粉预燃区 10、 16 气膜冷却风室 12 一次风煤粉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
如图l-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贫煤节油燃烧器包括一次风煤粉管 道12,两个油枪套管2、 5,两个油预燃室3、 6,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筒 7、 14,支撑板4、 13,两个气膜冷却风室10、 16,两个气膜冷却风道 11、 17,两组气膜冷却风孔9、 15,气膜冷却风孔9有两排,气膜冷却 风孔15有三排(本实施例的排是指与一次风煤粉管道12的端面平行的 平面),每排有与一次风煤粉管道12壁的切面成20度角的24个通孔。 油火焰稳燃套简7、 14为从中间向两边呈渐扩张状。 油火焰稳燃套简7、 14分别通过支撑板4、 13固定置于一次风煤粉管道12内,且与一次风煤粉管道12相同轴。
油火焰稳燃套简7和油火焰稳燃套简14位于一次风煤粉管道12部 位,之间的距离占一次风煤粉管道12长度的40-60%。 二者之间距离可 以根据煤种情况进行调整,以使煤粉在两次点燃后达到着火条件为 准。
一次风煤粉管道12为高温耐磨钢制成的圆形管道。 支撑板4、 13,由八块高温耐磨钢板制成,位于油火焰稳燃套简7、 14的渐扩张段的后部,与一次风煤粉管道12、油火焰稳燃套简7、 14
通过焊接相连。
油火焰稳燃套简7、 14分别与油预燃室6、 3垂直相连通。
油预燃室6、 3呈渐扩状,室口较大的一侧与油火焰稳燃套简7、 14相连通,室口较小的一侧分别与油枪套管5、 2连接在一起。
油枪套管2、 5固定在一次风煤粉管道12壁上。油枪套管2、 5内可 放置油枪和油喷嘴组件。
气膜冷却风孔9、 15位于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简7、 14后(本实施例
的前后方向时指一次风煤粉吹入的方向为由前向后),设于一次风煤 粉管道12壁上。
气膜冷却风室IO、 16为圆形风室,包覆于气膜冷却风孔9、 15上, 与气膜冷却风道ll、 17相连。
气膜冷却风道ll、 17为方形通道,二次风由此进入气膜冷却风道。 贫煤节油燃烧器的工作过程为
煤粉锅炉所需的煤粉不断被送入一次风煤粉管道12中。油枪套管 2、 5内放置有油枪和油喷嘴组件。当在油枪套管2、 5里的小油枪喷嘴 把微量油雾化后,在油预燃室3、 6中初步燃烧后,进入油火焰稳燃简 7、 14中,与少量煤粉混合,继续燃烧,产生稳定的高温火焰;此时, 油火焰稳燃简7之后的一次风煤粉管道12的一段内便形成煤粉预燃区 8,油火焰稳燃简14之后的一次风煤粉管道12的一段内形成煤粉主燃
区l。贫煤节油燃烧器在煤粉预燃区8和煤粉点燃区1分两级逐次点燃 煤粉。
少量煤粉进入油火焰稳燃简7、 14燃烧放热,大部分煤粉经过煤 粉预燃区8被高温油火焰加热并少量燃烧后,经过煤粉主燃区l后再次 被高温油火焰加热点燃,进而形成稳定的煤粉火焰由一次风煤粉管道 12的一端喷口喷出。
煤粉预燃区8和煤粉主燃区l局部温度很高,此段壁面需要进行冷 却处理,否则容易烧损、结焦,因此安装有气膜冷却风装置,气膜冷 却风(二次风)经过气膜冷却风道ll、 17、气膜冷却风室IO、 16和气 膜冷却风孔9、 15倾斜喷入一次风煤粉管道12内部,形成气膜,冷却 管壁面,防止结焦。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 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 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 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贫煤节油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风煤粉管道(12),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筒(7、14),两个油预燃室(6、3),两个放置油枪的油枪套管(5、2),所述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筒(7、14)各为从中间向两边呈渐扩张状,间隔固定于所述一次风煤粉管道(12)内,分别与所述两个油预燃室(6、3)垂直相连通,所述的两个油预燃室(6、3)再与所述的两个油枪套管(5、2)相连,所述油枪套管(5、2)固定在所述一次风煤粉管道(12)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贫煤节油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 火焰稳燃套简(7、 14)通过支撑板(4、 13)与一次风煤粉管道(12) 相固定,且与一次风煤粉管道(12)同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贫煤节油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油预燃室(6、 3)呈渐扩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贫煤节油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贫 煤节油燃烧器还设有两个气膜冷却风装置,所述气膜冷却风装置分别 包括位于所述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筒(7、 14)后且设于所述一次风煤 粉管道(12)壁上的气膜冷却风孔(9、 15)、包覆于所述气膜冷却风 孔(9、 15)上的气膜冷却风室(10、 16),和与所述气膜冷却风室(IO、 16)相连的气膜冷却风道(11、 17)。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贫煤节油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 冷却风孔(9、 15)设两排或三排,每排各有24个通孔,所述通孔与 一次风煤粉管道(12)壁的切面成20度。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贫煤节油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 冷却风道(11、 17)为方形通道。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贫煤节油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气膜冷却 风室(10、 16)为圆形风室。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贫煤节油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一次风 煤粉管道(12)为高温耐磨钢制成的圆形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贫煤节油燃烧器,包括一次风煤粉管道,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筒,两个油预燃室,两个放置油枪的油枪套管,所述两个油火焰稳燃套筒各为从中间向两边呈渐扩张状,间隔固定于所述一次风煤粉管道内,分别与所述两个油预燃室垂直相连通,所述的两个油预燃室再与所述的两个油枪套管相连,所述油枪套管固定在所述一次风煤粉管道壁上。该燃烧器用燃油产生的高温火焰分两级点燃煤粉气流。采用油预燃、稳燃技术和煤粉分类、分级点燃方式,使用少量燃油可点燃贫煤煤粉,同时采用气膜冷却装置,保证燃烧器的使用安全。可作为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煤粉锅炉的燃烧器。
文档编号F23D17/00GK201181003SQ200820079688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
发明者彤 赵 申请人:北京格尔合力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