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989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它涉及一种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立式退火炉的炉辊端部凸度受炉内辐射管加热的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膨胀节、多个供风管和风箱主体;多个供风管首尾依次连接组成供风管路系统,所述供风管路系统的一端与炉前保护气循环系统连接,所述供风管路系统的另一端与风箱主体连接,相邻两个供风管之间通过一个膨胀节连接,炉辊设置在风箱主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
【专利说明】—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通过研究发现,带钢发生热瓢曲的临界张力与炉辊的锥度关系密切,因此在退火炉的设计上,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炉辊热凸度。为防止加热炉炉内辐射管加热对炉辊凸度的影响,现阶段每根炉辊的下面都安装隔热板,并且在其所构成空间内通冷却气体,来确保隔热效果。国内通常用保护气管直接将冷保护气通入隔热空间,但该种方式气流通入量难以控制,炉辊两端喷吹冷却的保护气体不均匀,在炉辊凸度控制上仍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立式退火炉的炉辊端部凸度受炉内辐射管加热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膨胀节、多个供风管和风箱主体;多个供风管首尾依次连接组成供风管路系统,所述供风管路系统的一端与炉前保护气循环系统连接,所述供风管路系统的另一端与风箱主体连接,相邻两个供风管之间通过一个膨胀节连接,炉辊设置在风箱主体的上方。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解决了传统保护气通入方式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气流通入量均匀,温度可控性好,能更好的控制炉辊端部凸度不发生变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在此过程中,保护气通过换热器和循环风机进行循环利用,节省了能源消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风箱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包括多个膨胀节3、多个供风管4和风箱主体5 ;多个供风管4首尾依次连接组成供风管路系统,所述供风管路系统的一端与炉前保护气循环系统2连接,所述供风管路系统的另一端与风箱主体5连接,相邻两个供风管4之间通过一个膨胀节3连接,炉辊I设置在风箱主体5的上方。
[0008]【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的风箱主体5包括保温材料5-1、外衬盒套5-2和风箱壳体;所述风箱壳体是由两个立板5-3、两个侧板5-4和一个底板5-5组成的长方形无盖盒体,所述外衬盒套5-2套装在风箱壳体上,且外衬盒套5-2与所述风箱壳体底板5-5的下表面之间设有保温材料5-1。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09]【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还包括第一弧形型风板5-6、正方形风板5-7和第二弧形型风板5-8,所述第一弧形型风板5-6、正方形风板5-7和第二弧形型风板5-8呈一字形设置在风箱壳体的开口处,且第一弧形型风板5-6、正方形风板5-7和第二弧形型风板5-8将风箱壳体的开口密封。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0]工作原理
[001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炉前保护气循环系统2将加热炉内热保护气抽出,通过“水-气换热器”换热后,通过装有膨胀节3的供风管4后进入风箱主体5,并通过第一弧形型风板5-6和第二弧形型风板5-8上的长形喷口均匀地喷吹到炉辊I上,从而更好的控制炉辊I的凸度,同时,通过炉前保护气循环系统2中的控温元件来调整风机的风量,来调整炉辊I室内的温度,从而达到对炉辊I端部凸度的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包括多个膨胀节(3 )、多个供风管(4 )和风箱主体(5 );多个供风管(4 )首尾依次连接组成供风管路系统,所述供风管路系统的一端与炉前保护气循环系统(2)连接,所述供风管路系统的另一端与风箱主体(5)连接,相邻两个供风管(4)之间通过一个膨胀节(3)连接,炉辊(I)设置在风箱主体(5 )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主体(5)包括保温材料(5-1)、外衬盒套(5-2)和风箱壳体;所述风箱壳体是由两个立板(5-3)、两个侧板(5-4)和一个底板(5-5)组成的长方形无盖盒体,所述外衬盒套(5-2 )套装在风箱壳体上,且外衬盒套(5-2 )与所述风箱壳体底板(5-5 )的下表面之间设有保温材料(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应用在立式退火炉的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辊凸度控制风箱组件还包括第一弧形型风板(5-6)、正方形风板(5-7)和第二弧形型风板(5-8 ),所述第一弧形型风板(5-6 )、正方形风板(5-7 )和第二弧形型风板(5-8 )呈一字形设置在风箱壳体的开口处,且第一弧形型风板(5-6)、正方形风板(5-7)和第二弧形型风板(5-8 )将风箱壳体的开口密封。
【文档编号】F27D9/00GK203479009SQ20132062977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刘启龙, 万力, 陈海龙 申请人:哈尔滨松江电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