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323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炉,包括炉管(1)、炉壳(3)、保温部件(4)、加热部件(5)和温度传感器(7),所述保温部件(4)填充在所述炉壳(3)的内部,所述炉壳(3)上开有贯穿所述保温部件(4)的中空腔体(12),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中空腔体(12)隔成段的腔体隔板(6),每段所述中空腔体(12)中都安装有所述加热部件(5),所述炉管(1)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12)中并穿过所述炉壳(3)、所述腔体隔板(6)和所述加热部件(5),每段所述中空腔体(12)中都安装有所述温度传感器(7)。本发明提供的燃烧炉,腔体隔板(6)将中空腔体(12)隔成段,用加热部件(5)和温度传感器(7)控制燃烧炉不同段的温度。
【专利说明】一种燃烧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仪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烧炉。

【背景技术】
[0002]在仪器制造行业,尤其是在实验用仪器中,燃烧炉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0003]在现有的燃烧炉中,炉壳内具有保温部件,炉壳上具有贯穿保温部件的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部安装有炉管,通过炉管外周的电阻丝对其进行加热,且中空腔体内部安装有铂电阻,铂电阻感应中空腔体内部的温度,从而可以实现控制中空腔体内部的温度。但是现有的燃烧炉只能提供一种温度的控制,许多特殊的实验用仪器对燃烧炉中炉管的不同段的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0004]因此,如何对燃烧炉的不同段的温度进行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炉,该燃烧炉可以对其不同段的温度进行控制。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炉,包括炉管、炉壳、保温部件、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部件填充在所述炉壳的内部,所述炉壳上开有贯穿所述保温部件的中空腔体,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中空腔体隔成段的腔体隔板,每段所述中空腔体中都安装有所述加热部件,所述炉管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中并穿过所述炉壳、所述腔体隔板和所述加热部件,每段所述中空腔体中都安装有所述温度传感器。
[0007]优选地,还包括导风盒,所述导风盒安装在所述炉壳上,且所述导风盒与所述中空腔体之间设有风道通孔。
[0008]优选地,所述导风盒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风道通孔隔开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隔风板;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导风盒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导风盒的出风口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导风盒的进风口处安装有风扇。
[0010]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炉壳上的用于隔热的端隔板,所述端隔板分布在所述中空腔体的两端部。
[0011]优选地,所述端隔板为由多个中空圆柱体组成的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保温部件上开有凹槽,所述腔体隔板为由多个中空圆柱体组成的结构,所述腔体隔板通过其一个凸出的中空圆柱体卡在所述保温部件的凹槽中。
[0013]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为电阻丝加热部件。
[0014]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0015]优选地,所述中空腔体中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加热部件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插接在所述腔体隔板中。
[0016]本发明提供的燃烧炉通过中空腔体内部的腔体隔板将中空腔体隔开成多段,并通过每段中空腔体中的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达到分别控制燃烧炉中炉管的不同段的温度的目的。
[00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炉壳上安装有导风盒,导风盒与中空腔体之间设有风道通孔。冷风通过导风盒的进风口进入风道通孔,到达中空腔体,带走中空腔体中的热量,热风从导风盒的出风口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燃烧炉的腔体随炉冷却,减少了腔体冷却的用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沿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燃烧炉,该燃烧炉可以对其不同段的温度进行控制。
[00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主要包括炉管1、炉壳3、保温部件4、加热部件5和温度传感器7,保温部件4填充在炉壳3的内部,炉壳3上开有贯穿保温部件4的中空腔体12,还包括腔体隔板6,腔体隔板6将中空腔体12隔成几段炉腔,在每段炉腔中都安装有加热部件5和温度传感器7,且炉管I放置在中空腔体12中并穿过炉壳3、腔体隔板6和加热部件5。
[00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炉壳3具体为分体式的炉壳3,即炉壳3可分为两半,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炉壳3内部的部件安装更容易,当然,也不限于此。且炉壳3的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为由其他材料制造而成。
[0024]保温部件4由脆性保温材料制造而成,当然,也可以为由其他类型的材料制造而成。
[0025]当需要对炉管I中不同段进行加热时,分别控制每段炉腔中的加热部件5,通过温度传感器7感应每段炉腔中的温度,从而可以控制不同段炉腔分别稳定在不同的温度,从而满足特殊的实验用仪器对燃烧炉中炉管有多种温度要求的目的。
[0026]此处的腔体隔板6可以具体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腔体隔板6 ο设置为一个腔体隔板6时,可以将腔体隔板6设置在中空腔体12的正中间位置,也可以称之为中隔板,即把中空腔体12隔开成两段。从而通过每段中的加热部件5和温度传感器7结合来控制两段中的温度,达到使燃烧炉中有两个恒温区的目的。
[0027]腔体隔板6具体为由隔热材料制成的腔体隔板6,具体可由玻璃纤维和石棉等制造而成,当然也不限于此。
[0028]如图1所示,还可以在炉壳3上安装导风盒9,且导风盒9与中空腔体12之间设有风道通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燃烧炉中的炉管I随炉冷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有导风盒9,冷风就可以由导风盒9进入,且冷风穿过风道通孔进入中空腔体12,热风最后通过风道通孔从导风盒9排除,从而可以实现对中空腔体12的一段较快速的降温。当然,可以设置多个导风盒9,冷风从多个导风盒9分别通到不同段的中空腔体12中,就可以实现对中空腔体12的几段进行较快降温的目的。
[0029]如图2所示,可以在导风盒9上连接有隔风板8,隔风板8将上述风道通孔隔开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且进风通道与导风盒9上的进风口连通,出风通道与导风盒9上的出风口连通。从而冷风就可以从导风盒9上的进风口流进进风通道,热风从出风通道流出,进入导风盒9的出风口,最后流通到大气中。
[0030]在导风盒9的进风口处可安装有风扇10,风扇10可以具体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导风盒9的进风口处的风扇10将冷风带入进风通道,热风从出风通道流进导风盒9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热风进入导风盒9上的出风口排除。从而将中空腔体12中的热量快速带走,大大减少了炉管I冷却的用时。
[0031]如图2方向所示,风道通孔可相对于中空腔体12左右对称分布,且隔风板8纵向分布在风道通孔的中间位置。这样的位置关系的设置,可以使冷风从图2中的中空腔体12的右半部分进入,左半部分流出。这样设置可以使降温的效果更加明显。
[0032]可以在炉壳3上安装用于隔热的端隔板2,端隔板2分布在中空腔体的两端部。此处端隔板2的设置可以避免加热部件5加热时热量从端部的逸散,从而可以保持炉管I内部温度的恒定。
[0033]可以在保温部件4上开有凹槽,如图1所示,且腔体隔板6为由多个中空圆柱体组成的结构,腔体隔板6通过其一个圆柱体卡在保温部件4的凹槽中。腔体隔板6卡在保温部件4的凹槽中,可以增加腔体隔板6在中空腔体12中的稳定性。腔体隔板6可以具体由5个中空的圆柱体组合而成,且最中间的圆柱体外径最大,左右两边的圆柱体外径次之,分布在外径最大的圆柱体两边的圆柱体的外径最小,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方便导线缠绕在腔体隔板6的外径最小的中空圆柱体上,且导线不易掉落。
[0034]且也可以将端隔板2的具体形状设置为同于上述腔体隔板6的形状,此种结构设置可以方便端隔板2安装在炉壳3上,还可以方便导线的缠绕。
[0035]可以将温度传感器7设置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如图1所示,在炉壳3和保温部件4上开有通孔,铂电阻可通过其通孔放置在中空腔体12中,且铂电阻不可与其他部件接触。当然此处的温度传感器7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类型的温度传感器7。
[0036]可以将加热部件5设置为电阻丝加热部件,还可在中空腔体12中安装有支撑杆11,且腔体隔板6的端面上开有通孔,支撑杆11插接在腔体隔板6的通孔中,可将电阻丝缠绕在上述支撑杆11外周。且可以在中空腔体12中均匀设置有3根支撑杆11,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根的支撑杆11。
[0037]当然,也可以在端隔板2的端部设置有通孔,上述支撑杆11也插接在端隔板2的通孔中。支撑杆11可以具体为陶瓷杆,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不导热杆。
[0038]当加热部件5为电阻丝时,将电阻丝缠绕在支撑杆11的外周,腔体隔板6和端隔板2上面都缠绕有导线,通过导线可以对电阻丝进行加热,且炉壳3上面开有放入导线的通孔。
[0039]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燃烧炉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吃
K寸 A < 8 艺 ZLO寸寸 OT Zo
【权利要求】
1.一种燃烧炉,包括炉管炉壳(3^保温部件(4)、加热部件(5)和温度传感器(7),所述保温部件(4)填充在所述炉壳(3)的内部,所述炉壳(3)上开有贯穿所述保温部件(4)的中空腔体(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中空腔体(12)隔成段的腔体隔板(6),每段所述中空腔体(12)中都安装有所述加热部件(5),所述炉管⑴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12)中并穿过所述炉壳(3^所述腔体隔板(6)和所述加热部件(5),每段所述中空腔体(12)中都安装有所述温度传感器(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盒(9),所述导风盒(9)安装在所述炉壳(3)上,且所述导风盒(9)与所述中空腔体(12)之间设有风道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盒(9)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风道通孔隔开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隔风板(8);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导风盒(9)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导风盒(9)的出风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盒(9)的进风口处安装有风扇(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炉壳(3)上的用于隔热的端隔板(2),所述端隔板⑵分布在所述中空腔体(12)的两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隔板(2)为由多个中空圆柱体组成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件(4)上开有凹槽,所述腔体隔板(6)为由多个中空圆柱体组成的结构,所述腔体隔板(6)通过其一个凸出的中空圆柱体卡在所述保温部件(4)的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5)为电阻丝加热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7)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12)中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加热部件(5)的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插接在所述腔体隔板¢)中。
【文档编号】F27B17/00GK104457248SQ20141077664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5日
【发明者】罗建文, 黄上敏, 刘爽, 冯宇, 徐乐, 谢永华 申请人: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