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和捣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459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和捣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炼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和捣料装置。



背景技术:

捣料棒是一种在玻璃液加工等熔炼行业所使用的工具,用于搅拌熔融玻璃液、液态金属等。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握持捣料棒的手持部,将捣料棒的捣料部伸入到熔融基质中进行搅拌、捣、勾拉等捣料动作。由于熔融基质的温度较高,影响操作者的舒适性,并且其带来的热辐射对操作者有较大伤害。在热辐射和身体疲劳的作用下,工作效率会大大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该捣料棒可以降低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减轻热辐射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熔炼炉的捣料装置,该捣料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捣料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包括沿轴向布设的捣料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形成为空心管,并且所述手持部的内部设有冷却水管。

可选地,所述冷却水管螺旋地从所述手持部的后端向前端延伸以形成进水段,并从所述前端沿直线向所述手持部的后端延伸以形成为出水段,所述进水段围绕所述出水段设置,并且所述进水段贴合所述手持部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的后端设有堵塞,以将所述冷却水管定位在所述手持部中,所述堵塞上设有两个用于使所述冷却水管穿过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通孔包括用于使所述出水段穿过的中心通孔和用于使所述进水段穿过的偏心通孔。

可选地,所述堵塞形成为阶梯轴,所述堵塞的小径段插入所述手持部的内壁,所述堵塞的大径段抵顶在所述手持部的后端面。

可选地,所述小径段形成有外螺纹,所述手持部的内壁后端形成有与该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可选地,所述捣料部和手持部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捣料部的前端形成为Y字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熔炼炉的捣料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捣料棒,用于提供冷却水的水箱,以及用于抽取冷却水的高压水泵,所述冷却水管、水箱和高压水泵形成循环水路。

可选地,所述捣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所述捣料棒的夹持装置。

可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悬臂吊和连接在所述悬臂吊上的平衡器,所述平衡器上设有抓取手爪以夹持所述捣料棒,所述平衡器的模拟重量与所述捣料棒的重量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捣料棒的手持部设置冷却水管,实现捣料棒的自冷却功能,降低手持部的温度,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捣料棒作业时,不会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的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的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熔炼炉的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手持部 20 捣料部

30 冷却水管 31 进水段

32 出水段 40 堵塞

41 中心通孔 42 偏心通孔

43 小径段 44 大径段

50 水箱 60 高压水泵

70 悬臂吊 80 平衡器

90 抓取手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内、外”是指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前、后”是根据捣料棒的使用反向定义的,其中,“前”指的是捣料棒接近捣料部20的一端,“后”指的是捣料棒接近手持部10的一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熔炼炉的捣料棒,包括沿轴向布设的捣料部20和手持部10,操作人员在作业时握着手持部10,将捣料部20伸入熔炼炉中进行搅拌、捣、勾拉等操作,在本实用新型中,手持部10形成为空心管,并且手持部10的内部设有冷却水管30,这样,冷却水管30带走手持部10的热量,降低手持部10的温度,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捣料棒作业时,不会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捣料部20的前端形成为Y字结构,即捣料棒为Y字棒,可以提高捣料棒的作业影响范围。

具体地,如图2所示,冷却水管30可以螺旋地从手持部10的后端向前端延伸以形成进水段,并从前端沿直线向手持部10的后端延伸以形成为出水段,进水段围绕出水段设置,并且进水段贴合手持部10的内壁,这样冷却水进入冷却水管30后可以沿进水段的螺旋线缓慢地向手持部10的前端延伸,充分地从手持部10吸热,从而可以带走手持部10的大部分热量。在手持部10的前端,吸收了手持部10的热量的冷却水沿出水段的直管排出,使得冷却水管30实现从单侧进水和出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冷却水管30定位在手持部10中,手持部10的后端设有堵塞40,如图3所示,堵塞40上设有两个用于使冷却水管30穿过的通孔,即进水段经由通孔从外侧伸入到手持部10的内侧,出水段经由通孔从手持部10的内侧伸出到外侧。由于冷却水管30的进水段环绕出水段设置,堵塞40上的中心通孔41对应于冷却水管30的出水口,偏心通孔42对应于冷却水管30的进水口,即中心通孔41用于使出水段32穿过,偏心通孔42用于使进水段31穿过。在将冷却水管30插入到通孔中后,旋转堵塞40,使偏心通孔42绕中心通孔41旋转,从而可以带动冷却水管30的进水段的螺旋圈扩张或收缩。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堵塞40的旋转方向与进水段的螺旋反向,这样,使得冷却水管30的进水段的螺旋圈扩张,与手持部10的内壁紧密贴合,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堵塞40形成为阶梯轴,该阶梯轴堵塞40的小径段43插入手持部10的内壁,堵塞40的大径段44抵顶在手持部10的后端面。其中,小径段43可以过渡配合地塞入到手持部10的内壁,以固定在手持部10的后端。或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小径段43形成有外螺纹,手持部10的内壁后端形成有与该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即堵塞40旋入手持部10中并固定。其中作为优选,小径段43的外螺纹旋向与冷却水管30的进水段旋向相反,使得堵塞40在旋入手持部10后端的同时将冷却水管30的进水段扩张,从而紧密地与手持部10的内壁贴合,提高冷却效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捣料棒的捣料部20和手持部10可拆卸地连接,方便更换。进一步地,捣料部20的长度可以为多种,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作业范围,可以选取合适长度的捣料部20与手持部10配合。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熔炼炉的捣料装置,包括上述的捣料棒,用于提供冷却水的水箱50,以及用于抽取冷却水的高压水泵60,冷却水管30、水箱50和高压水泵60形成循环水路。具体地,在作业时,水箱50中的冷却水流入到冷却水管30中对手持部10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回流至水箱50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捣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捣料棒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用于辅助操作人员抓取捣料棒,可以减轻人力,防止操作人员在长时间操作下会导致的身体疲惫,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地,夹持装置可以包括悬臂吊70,悬臂吊70安装在熔炼炉的工作范围内,悬臂吊70上连接有平衡器80,平衡器80上设有抓取手爪90以夹持捣料棒。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平衡器80是一种吊挂重量较大的生产操作设备的辅助工具,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悬挂捣料棒,提供抓取捣料棒的力。具体地,平衡器80的模拟重量可以与捣料棒的重量相同,即利用平衡器80平衡掉捣料棒的重量,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的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