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24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服装或者衬布技术领域,衬布在定型或涂层时,需要在烘房中高温处理。烘房的温度一般在200℃左右,定型烘房或者涂层烘房排放的废气温度在190℃左右。如果将废气直接排放置大气中,不仅会造成大气的严重的污染且浪费资源。

为解决此问题,人们想到设计一些余热回收系统将废气的温度降低再排放去进行后续除烟雾处理,这样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且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但,现有的余热回收系统结构复杂,不便加工和制造;其次,现有的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率低。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率高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率高且环保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一隔板,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的隔板上还固连有呈长杆状的热管,上述热管的上端位于上腔体处,热管的下端位于下腔体处,所述下腔体的两端处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上腔体用于存储被加的热液体介质。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壳体内设有的热管,上述热管的上端位于上腔体处,热管的下端位于下腔体处,上腔体用于存储被加热液体介质。含余热废气进入下腔体,通过热管的传递,将余热传递至上腔室,加热液体介质,其余热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且环保。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所述的下腔体内还具有点焊固连在热管外侧的集热片。集热片的设置,提高了集热面积,进一步地提高了余热的利用和回收效率。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所述集热片呈片状且集热片中部具有贯穿的套孔,上述集热片套在热管上且两者相固连。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所述集热片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上述的集热片沿热管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上述的热管和连接在其上的若干集热片形成一热量回收单元,所述隔板上具有若干热量回收单元。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上述热量回收单元均布设置的进口与出口之间的下腔体处。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所述上腔体处具有冷水输入口和热水输出口,上述的冷水输入口和热水输出口处均具有单向阀。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所述的集热片包括呈螺旋状垂直固连在热管本体上的若干翘翅片。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所述集热片的数量为若干层且集热片呈螺旋形分布的点焊在上述热管外侧。

在上述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所述的翘翅片两端在热管上点焊相固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优点在于:

1、通过在壳体内设有的热管,上述热管的上端位于上腔体处,热管的下端位于下腔体处,上腔体用于存储被加热液体介质。含余热废气进入下腔体,通过热管的传递,将余热传递至上腔室,加热液体介质,其余热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且环保。

2、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热管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上腔体11、冷水输入口11a、热水输出口11b下腔体12、进口12a、出口12b、隔板2、热管3、液体介质4、集热片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一隔板2,隔板2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体: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的隔板2上还固连有呈长杆状的热管3。上述热管3的上端位于上腔体11处,热管3的下端位于下腔体12处。下腔体12内还具有固连在热管3外侧的集热片5。下腔体12的两端处具有进口12a和出口12b。所述上腔体11用于存储被加热的液体介质4。

上述的热管3和连接在其上的若干集热片5形成一热量回收单元,所述隔板2上具有若干热量回收单元。热量回收单元均布设置的进口12a与出口12b之间的下腔体12处。在上腔体11处具有冷水输入口11a和热水输出口11b,上述的冷水输入口11a和热水输出口11b处均具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集热片5呈片状,上述集热片5套在热管3上且两者点焊固连。优选地,集热片5的数量为若干层且上述的集热片5沿热管3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具体而言,所述的集热片包括呈螺旋状垂直固连在热管本体上的若干翘翅片。所述集热片的数量为若干层且集热片呈螺旋形分布的点焊在上述热管外侧。所述的翘翅片两端在热管上点焊相固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上腔体11、冷水输入口11a、热水输出口11b下腔体12、进口12a、出口12b、隔板2、热管3、液体介质4、集热片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