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55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自动化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烘干室多为单一密闭室,物料只能分批烘干,不能同时进行;烘干物料时需要手动将物料送至烘干室内,并且人工计时、人工监测温度,效率低下,人员耗费大,并且烘干质量也难以保证;若遇到不同类型且小批量的物料也只能分批烘干,浪费时间和电能;烘干完成的物料也都是手动取出,占用劳动力多,效率低,不利于大型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烘干系统,实现了自动加料,自动烘干,自动控温,自动计时,自动出料的全自动过程,提高了烘干效率和烘干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气自动化烘干系统,包括自动加料装置、自动出料装置、烘干室、间隔设置在所述烘干室一侧的加料仓、间隔设置在所述烘干室另一侧对应位置的出料仓、固定设置在烘干室内部底面的送风机、设置在送风机上侧的电热网、固定在烘干室内部顶端的温度传感器及抽风机、固定在所述烘干室内部的烘干传送带及与所述烘干传送带对应设置的旋转电机、智能控制组件;

所述加料仓顶端设有加料自动门,所述加料自动门绕第一电子转轴转动;所述加料自动门与加料仓扣合处设置有第一插件,所述加料仓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件匹配的第一插槽;所述出料仓侧端设有出料自动门,所述出料自动门绕第二电子转轴转动;所述出料自动门与出料仓扣合处设置有第二插件,所述出料仓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件匹配的第二插槽;

所述烘干室与所述加料仓及所述出料仓为一体结构;所述烘干室内壁与所述加料仓及所述出料仓内壁均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所述加料自动门与所述出料自动门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层;

所述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加料传送组件和用于支撑所述加料传送组件的支撑座;所述加料传送组件包括双向电机、加料传送带和支架;所述支架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座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轨;

所述自动出料装置包括单向电机和出料传送带;所述自动出料装置终端与储料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传送带至少为3个;所述烘干传送带之间相互交错设置构成蛇形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控制组件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双向电机以及单向电机的继电器,电连接于继电器的计时器,电连接于所述电热网的变电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转轴、第二电子转轴、旋转电机、温度传感器、送风机、抽风机、双向电机以及单向电机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烘干系统,从加料、烘干到出料的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控制过程,无需人为控温或时间,烘干温度控制更准确,烘干时间掌握更精确,且烘干传送带间设置为蛇形排布,提高了传热效率,由此提高了烘干质量和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烘干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烘干室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烘干室,2-第二保温层,3-出料仓,4-温度传感器,5-抽风机,6-第一保温层,7-出料自动门,71-第二插件,8-烘干传送带,9-旋转电机,10-第二电子转轴,11-电热网,12-送风机,13-加料自动门,131-第一插件,14-第一电子转轴,15-加料仓,16-加料传送带,17-出料传送带,18-支撑座,19-支架,20-储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附图以及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创造性的劳动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任何修改或改动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烘干系统,包括自动加料装置、自动出料装置、烘干室1、间隔设置在所述烘干室1一侧的加料仓15、间隔设置在所述烘干室1另一侧对应位置的出料仓3、固定设置在烘干室1内部底面的送风机12、设置在送风机12上侧的电热网11、固定在烘干室1内部顶端的温度传感器4及抽风机5、固定在所述烘干室1内部的烘干传送带8及与所述烘干传送带8对应设置的旋转电机9、智能控制组件;

所述加料仓15顶端设有加料自动门13,所述加料自动门13绕第一电子转轴14转动;所述出料自动门7绕第二电子转轴10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加料自动门13与加料仓15扣合处设置有第一插件131,所述加料仓15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件131匹配的第一插槽;所述出料仓3侧端设有出料自动门7,所述出料自动门7与出料仓3扣合处设置有第二插件71,所述出料仓3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件71匹配的第二插槽;所述烘干室1与所述加料仓15及所述出料仓3为一体结构;所述烘干室1内壁与所述加料仓15及所述出料仓3内壁均设置有第一保温层6;所述加料自动门13与所述出料自动门7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层2;在加料自动门与出料自动门上设置插件,使加料自动门与加料仓或出料自动门与出料仓之间扣合更加紧密,不漏气,防止热量扩散与流失;并配合烘干室与加料仓及出料仓内壁的第一保温层及自动门上的第二保温层,使烘干室内的热量得到利用率最大化,将能量流失降为最低,提高了烘干效率;

所述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加料传送组件和用于支撑所述加料传送组件的支撑座18;所述加料传送组件包括双向电机、加料传送带13和支架19;所述支架19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座18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轨;滑槽与滑轨为常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滑槽沿滑轨滑行至滑轨最右端时,加料传送带足以伸入加料仓仓口内部;当不加料时,加料自动门关闭,同时双向电机反向旋转,带动支架向远离加料仓的方向滑动,使加料自动门可以闭合上;整个过程全自动化,提供了工作效率;

所述自动出料装置包括单向电机和出料传送带17;所述自动出料装置终端与储料仓20相连;烘干好的物料直接自动运送到储物仓内,无需人工拿取,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如图3所示的出料口一侧的烘干室内部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传送带8至少为3个;所述烘干传送带8之间相互交错设置构成蛇形通道;将烘干传送带之间交错设置成蛇形通道,使从烘干室底部吹上的热气流,一部分热量由下至上,逐层为烘干传送带提供热量,另一部分热量沿蛇形通道蜿蜒扩散,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及换热面积,使烘干效率大大增加,物料烘干的更加均匀充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控制组件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9、双向电机以及单向电机的继电器,电连接于继电器的计时器,电连接于所述电热网的变电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转轴、第二电子转轴、旋转电机、温度传感器、送风机、抽风机、双向电机以及单向电机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烘干系统,利用控制器控制烘干室内的温度,实现实时自动检测的功能,加料与出料均为自动化过程,提高了烘干质量;需要加料时通过控制器中相应的控制开关将加料自动门打开,启动加料传送带,与加料传送带上一工序的物料连接起来,实现全自动化加料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烘干完成的物料,经出料仓出料;烘干传送带设置为3个以上,相互之间互不影响,通过设置控制器中电脑组件的相关参数,实现不同类型的物料、不同时间加料及出料的准确控制;例如,第一层烘干传送带加料的同时将烘干好的物料出料,第二层边加料边烘干此时出料自动门关闭,第三层将烘干好的物料出料此时加料自动门关闭,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烘干系统,从加料、烘干到出料的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控制过程,无需人为控温或时间,烘干温度控制更准确,烘干时间掌握更精确,且烘干传送带间设置为蛇形排布,提高了传热效率,由此提高了烘干质量和烘干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