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410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加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施。人类上万年的陶瓷烧造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造窑样式和经验。从原始社会的地上露天堆烧、挖坑筑烧到馒头状升焰圆窑、半倒焰马蹄形窑、半坡龙窑、鸭蛋形窑,再到现今的室内气窑、电窑,窑炉科技在不断改良发展中。其中电窑:以电为能源,多半以电炉丝、硅碳帮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组件,依靠电能辐射和导热原理进行氧化气氛烧制。电子程序调控,操作简单,安全性能好,适用于各种工作场所,功夫小瓷电窑是许多陶艺工作室必备的烧成窑炉。

窑炉通常由窑室、燃烧设备、通风设备,输送设备等四部分组成。电窑多半以电炉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元件。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此外,还有多种气氛窑、电瓷窑炉等。窑炉结构是否合理,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能量消耗的高低等,是陶瓷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窑炉再超过一定温度后,需要降温保持炉内稳定的温度,常规的办法是采用通风散热,这样的散热效果差,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延长了劳动时间,降低了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最大面积降温的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具有炉腔,所述炉腔的底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端口呈斜面结构。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所述的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所述斜面结构包括“V”字型结构或呈一端高一端低的结构。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所述的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所述水箱的两端分别为出水口和进水口。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所述的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所述炉腔的中部设有棍棒,产品铺设在棍棒上。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所述的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通过阀门控制开关,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蓄水箱的另一端输入口,用于水循环的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水箱的端口呈“V”字型,这样的设计原理是增加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置换炉内的热量,吸取内部大量的热源,用来冷却炉内的温度;水循环的再生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卫生无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炉腔,2、水箱,3、出水口,4、棍棒,5、产品,6、进水口,7、蓄水箱, 8、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所示,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具有炉腔1,所述炉腔1的底部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 2的端口呈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包括“V”字型结构,所述水箱2的两端分别为出水口 3和进水口6,所述炉腔1的中部设有棍棒4,产品5铺设在棍棒4上,所述进水口6通过管道连接蓄水箱7,所述蓄水箱7通过阀门8控制开关,所述出水口3通过水管连接蓄水箱 7的另一端输入口,用于水循环的再利用。

实施例2

见图2所示,一种窑炉的换热装置,具有炉腔1,所述炉腔1的底部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 2的端口呈斜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呈一端高一端低的结构。所述水箱2的两端分别为出水口3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共用一个口。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