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3398发布日期:2019-11-13 01: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均温板(vaporchamber),特别涉及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回路型均温板,请参阅美国第us2016/0128234a1号专利,该专利主要揭露一种冷却装置与电子设备,其主要以二均温板的其一板作为受热板,另一板作为散热板,并藉由一汽管及一液管将受热板与散热板二板相连接,形成一个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此种现有回路均温板将汽管与液管连接于二板的方式,是以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工。

然而,藉由焊接加工会有产品良率下降的问题,而且焊接处的结构也较为脆弱,因此,焊接处容易受到碰撞或长时间的使用下而发生损坏,进而减少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申请人认为,若能减少焊接加工,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良率。

以及,若能减少焊接加工,能够有效提升连接处的强度,进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其可减少焊接加工,使得产品良率提升。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其可减少焊接加工,能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包含有:一底座,形成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一第一延伸槽以及一第二延伸槽,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藉由该第一延伸槽以及该第二延伸槽相连通;一上盖,结合该底座,并于该第一凹槽、该第二凹槽、该第一延伸槽以及该第二延伸槽形成一密闭空间;一毛细结构,位于该密闭空间,而对应于该第一凹槽、该第二凹槽及该第一延伸槽;以及一作动液,填充于该密闭空间且涵容于该毛细结构内。

藉此,本发明的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其可减少焊接加工,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良率。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其可减少焊接加工,能有效提升产品连接处的强度,进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爆炸图;

图3是沿图1的3-3剖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的4-4剖线的剖视图;

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爆炸图,显示第一延伸槽及第二延伸槽于位于不同位置的变化;

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爆炸图,显示第一延伸槽及第二延伸槽于位于不同位置的变化;

图7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爆炸图,显示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延伸槽及第二延伸槽的底面,形成于不同水平面时的内部情况;

图8为图7仅显示部分的前视图,显示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延伸槽及第二延伸槽的底面,形成于不同水平面的情况;

图9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五爆炸图,显示部分的第一延伸槽被毛细体填满的情况;

图10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1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

11底座13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

131第一边133第二边135第三边

137第四边17第一延伸槽18密闭空间

19第二延伸槽21上盖31毛细结构

32第一毛细层33凸部34第二毛细层

36第三毛细层38第四毛细层39毛细体

10’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

11’底座13’第一凹槽131’第一边

15’第二凹槽135’第三边17’第一延伸槽

19’第二延伸槽

10”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

31”毛细结构34”第二毛细层36”第三毛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第一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10,主要由一底座11、一上盖21、一毛细结构31以及一作动液所组成(作动液乃所属技术领域通常知识者现有技术,故不显示于各图中),其中:

该底座11,形成有一第一凹槽13、一第二凹槽15、一第一延伸槽17以及一第二延伸槽19,该第一凹槽13与该第二凹槽15藉由该第一延伸槽17以及该第二延伸槽19相连通。于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如图1至图4所示,该第一延伸槽17与该第二延伸槽19之间相隔一第一预定距离,并且分别于该第一凹槽13、该第二凹槽15的周缘依序定义一第一边131、一第二边133、一第三边135及一第四边137;该第一延伸槽17连接于该第一凹槽13的第三边135及该第二凹槽15的第一边131,而该第二延伸槽19连接于该第一凹槽13的第三边135及该第二凹槽15的第一边131。

该上盖21,结合该底座11,并于该第一凹槽13、该第二凹槽15、该第一延伸槽17以及该第二延伸槽19形成一密闭空间18。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凹槽13、该第二凹槽15、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的底面,形成于同一水平面,该上盖21呈平板状,且对应该第一凹槽13、该第二凹槽15、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的轮廓所设置。

该毛细结构31,于本实施例中,该毛细结构31包含一第一毛细层32、一第二毛细层34、一第三毛细层36、一第四毛细层38及一毛细体39。

该第一毛细层32,由铜粉烧结而成,该第一毛细层32形成于该上盖21,且位于该上盖21所面对该第一凹槽13的区域,且该第一毛细层32不影响该第一凹槽13、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之间的连通。

该第二毛细层34,由铜粉烧结而成,该第二毛细层34形成于该上盖21,并位于该上盖21所面对该第二凹槽15的区域,且该第二毛细层34不影响该第二凹槽15、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之间的连通。

该第三毛细层36,由铜粉烧结而成,该第三毛细层36形成于该底座11,并位于该第一凹槽13内,且该第三毛细层36不影响该第一凹槽13、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之间的连通。

该第四毛细层38,由铜粉烧结而成,该第四毛细层38形成于该底座11,并位该第二凹槽15内,且该第四毛细层38不影响该第二凹槽15、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之间的连通。

该毛细体39,设于该第一延伸槽17并填满该第一延伸槽17,且与该第一、二、三、四毛细层32、34、36、38有接触。于本实施例中,该毛细体39以铜粉烧结而成,该毛细体39延伸于该第一凹槽13及该第二凹槽15内,藉此增加该毛细体39接触该第一、二、三、四毛细层32、34、36、38的面积,进而增加该作动液的传输量,可以提升散热效率。

该第一毛细层32、该第二毛细层34、该第三毛细层36及该第四毛细层38,其材质可选用其他材质,例如可由织网所构成;或者该第一、二毛细层32、34由铜粉烧结而成,而该第三、四毛细层36、38由织网所构成;或者该第一、二毛细层32、34由织网所构成,而该第三、四毛细层36、38由铜粉烧结而成;此外,该毛细体39也可以改为纤维束材质,因此,该第一、二、三、四毛细层32、34、36、38及该毛细体39的组成,不以铜粉烧结为限。

该第一凹槽13及该第二凹槽15与所对应的该上盖21之间具有多个凸部33,各该凸部33由毛细材所构成,于本实施例中,可以是铜粉烧结而成,各该凸部33顶抵于该第一毛细层32与该第三毛细层36之间,以及该第二毛细层34与该第四毛细层38之间,各该凸部33彼此相隔有一第二预定距离,该多个凸部33呈圆柱状,且为矩阵排列;藉此,可增加该作动液的传输效率,以及可增加本发明的支撑性。

该多个凸部33亦可为其他柱状(例如:三角柱、方形柱...等),而该多个凸部33亦可为分散排列;另外,当该第一、二、三、四毛细层32、34、36、38由铜粉烧结而成时,各该凸部33可改由实心金属块所构成,因为该作动液容易由该第一、二、三、四毛细层32、34、36、38中脱离,仍然可于该第一毛细层32与该第三毛细层36或该第二毛细层34与该第四毛细层38之间传输,并不会影响到该作动液的循环,亦有可增加本发明的支撑性的优点;因此,该多个凸部33的实施型态并不仅以本实施例为限。不过,若没有支撑性不足的问题,即可省略该多个凸部33的设置,因此,该多个凸部33并非本发明的必要元件。

该作动液,填充于该密闭空间18且涵容于该毛细结构31内。

值得一提的是,本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如图5所示,亦可以将该第一延伸槽17改成连接于该第一凹槽13的第二边133及该第二凹槽15的第二边133,而该第二延伸槽19改成连接于该第一凹槽13的第四边137及该第二凹槽15的第四边137。

或者,请参阅如图6所示,可以将该第一延伸槽17改成连接于该第一凹槽13的第三边135及该第二凹槽15的第一边131,该第二延伸槽19改成连接于该第一凹槽13的第四边137及该第二凹槽15的第四边137。

由此可知,本发明可随着使用需求,来改变该第一凹槽13与该第二凹槽15之间形成的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位置,以及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的槽道形状,因此,该第一延伸槽17与该第二延伸槽19连接于该第一凹槽13及该第二凹槽15的位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图7至图8所示,该第一凹槽13、该第二凹槽15、该第一延伸槽17及该第二延伸槽19的底面,亦可形成于不同水平面,此外,该上盖21亦可设置呈非平板状(例如:配合该第一凹槽13、该第二凹槽15、该第一延伸槽17或该第二延伸槽19的底面设置为有高低起伏的状态,此结构变化并未显示于图中)。因此,该第一凹槽13、该第二凹槽15、该第一延伸槽17、该第二延伸槽19的底面以及该上盖21的实施态样,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还有,如图9所示,虽然仅有部分的该第一延伸槽17被该毛细体39填满,但只要该第三毛细层36及该第四毛细层38仍与该毛细体39有接触,即不影响该作动液的循环,仍然具有散热效果。因此,该毛细体39的配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上述说明了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型态,接下来提出使用状态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配合一热源及一散热器所使用(图未示),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将该热源设置于该第一凹槽13所对应的该上盖21,而该散热器设置于该第二凹槽15所对应的该上盖21为例。当该热源开始加热,会导致该第一毛细层32的作动液蒸发于该第一凹槽13内,汽态的该作动液会通过该第二延伸槽19而进入到该第二凹槽15内,当接触到设有该散热器的该上盖21经降温后,汽态的该作动液会重新凝结为液态的该作动液,且重新涵容于该第二凹槽15的该第二毛细层34,然后再藉由该第二凹槽15内的各该凸部33将液态的该作动液传输至该第二凹槽15内的该第四毛细层38,接着液态的该作动液会再藉由该毛细体39通过该第一延伸槽17,传输至该第一凹槽13内的该第三毛细层36,最后,该第一凹槽13内的第三毛细层36所涵容的该作动液会藉由该第一凹槽13内的各该凸部33将该液态的该作动液传输至该第一毛细层32,藉此提供降温并进行再次的循环。

据此,本发明可减少焊接加工,使得产品良率得以提升。

另外,本发明可减少焊接加工,能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接着,请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及功效,主要概同于第一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10’,该底座11’形成有二个该第一延伸槽17’及二个该第二延伸槽19’,于本实施例中,将二个该第一延伸槽17’及二个该第二延伸槽19’设于该第一凹槽13’的第三边135’与该第二凹槽15’的第一边131’之间为例,藉此,可使该作动液的回流量增加,有效提升散热效果。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依据使用需求,而进行该第一延伸槽17’与该第二延伸槽19’数量上以及连接位置的改变,因此,该第一延伸槽17’与该第二延伸槽19’的实施型态,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据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增加该作动液的回流量,藉此使得本发明的散热效果得以提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余的结构及功效均概同于前第一实施例,故不再予赘述。

请再参阅图11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及功效,主要概同于第一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汽分离的回路均温板10”,该毛细结构31”,包含一第二毛细层34”及一第三毛细层36”,其省略了第一实施例的图2所示的该第一毛细层32及该第四毛细层38,同样可达到该工作液循环的效果。因此,该毛细结构31”也可以是其他配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余的结构及功效均概同于前第一实施例,故不再予赘述。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