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式催化分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632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级式催化分解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催化分解化学废液的催化分解槽,特别涉及一种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可应用于固体催化剂来催化分解工业废水这个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国家对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制定了更高的标准,传统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等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了催化分解法。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在催化分解槽反应时间短,反
应不充分等原因造成化学分解不完全。如果通过降低废液流速来延长反应时间,又降低了催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必降低废液流速,就能达到延长反应时间的连续高效的催化分解废水的分级式催化分解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包括箱体、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设有N块竖立放置的隔板,N为大于等于I的自然数,所述相邻两块隔板中,右边隔板顶部不高于左边隔板顶部,所述隔板底部与所述箱体底部连接,将箱体分成N+1个区域,其中第一个区域到第N个区域均称为导流区域,第N+1个区域称为排尽区域,所述每个导流区域中均设有一块液体导流板,所述液体导流板底部与所述箱体底部留有间隙,所述液体导流板顶部不低于该液体导流板右侧隔板顶部,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箱体第一个区域的侧壁上部,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排尽区域的侧壁下部。该催化分解槽采用N块隔板隔成N+1个区域,又采用液体导流板协导废液流向,将从进料口流入的废液顺着液体导流板沿S形从第一个区域流到第二个区域再到第三个区
域......一直流到第N+1个区域后从出料口流出。该分级式催化分解槽的结构设计延长
了废液行进的距离,一方面不必降低废液流速就延长了废液在分解槽中停留的时间,促进了催化剂对废液的催化分解;另一方面液体导流板的设计实现了废液必须从一个区域的底部流入另一个区域的顶部,每个区域中有一定的固定催化剂,该S形流程增加了废液与固体催化剂的接触面,促进了催化效率,实现了大部分废液均与催化剂相接触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每个导流区域和排尽区域均设有排尽口,所述排尽口位于所述箱体底部或靠近箱体底部的侧壁上。所述排尽口上设有阀门。所述每个导流区域中均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靠近箱体顶部的侧壁上,所述溢流口的圆心位置不超过该溢流口右侧隔板顶部。排尽口和溢流口的结构,实现了催化分解槽分级式催化的目的。打开第n(n彡2)个区域的排尽口和第n-1个区域的溢流口后,第n个区域及其后的区域均不会有废液流入,可实现这些区域的维修、换催化剂等工作而不影响前n-1个区域的正常催化分解工作。前n-1个区域中的废液可从打开的溢流口中流出。若只剩下第一个区域正常工作,则该结构又成了传统的催化分解槽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传统的催化分解槽一般是圆筒形结构,现在的分级式催化分解槽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结构,更利于隔板和液体导流板的安装。有益效果1、分级式催化分解槽设计简单,投资少,实用率高;2、可实现在线维修;3、废液与分级式催化分解槽中的固体催化剂接触时间长,接触面广、催化分解效率高。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不必降低废液流速,就能达到延长反应时间的连续高效的分级式催化分解槽。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可从下面通过举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解释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变得更清楚。图I为本实用新型分级式催化分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I-箱体、2-液体导流板、3-隔板、4-溢流口、5-排尽口、6_进料口、7-出料口、8-导流区域、9-排尽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包括箱体I、进料口 6、出料口 7,所述箱体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箱体内设有N块竖立放置的隔板3,N为大于等于I的自然数,本实施例中N为3。所述相邻两块隔板中,右边隔板顶部不高于左边隔板顶部,本实施例中右边隔板顶部低于左边隔板顶部一定距离。所述隔板下部与所述箱体底部连接,将箱体分成4个区域。其中第一个区域、第二个区域和第三个区域都是导流区域8。第4个区域为排尽区域9。所述每个导流区域中均设有一块液体导流板2,本实施例中有三块液体导流板。所述液体导流板底部与所述箱体底部留有间隙,所述液体导流板顶部不低于该液体导流板右侧隔板顶部,本实施例中从左往右第一块液体导流板与箱体顶部连接,第二块液体导流板顶部与从左往右数第一块隔板顶部平行,第三块液体导流板顶部与第二块隔板顶部平行,本实施例中,液体导流板顶部与隔板顶部在图I中用虚线表示平行。所述进料口 6设于所述箱体第一个区域的侧壁上部,所述出料口 7设于所述排尽区域9的侧壁下部。所述每个导流区域和排尽区域均设有排尽口。本实施例中分隔成的四个区域中均有一个排尽口 5。所述排尽口位于所述箱体底部。排尽口上设有阀门,方便排尽口开关。所述每个导流区域中均设有溢流口,本实施例的前三个区域中均设有一个溢流口4。所述溢流口位于靠近箱体顶部的侧壁上,所述溢流口的圆心位置不超过该溢流口右侧隔板顶部。本实施例中,圆心位置用在图I中用虚线表示,虚线延长线位置与该溢流口右侧隔板的顶部正好相交。废液流向本实施例将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均放置有固体催化剂。正常情况所有溢流口和排尽口都关闭。废液从第一个区域的进料口流进后,第一个区域中的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超过从左数第一块隔板的顶部时,废水进入第二个区域。在第二个区域、第三个区域和第四个区域中均是如此,当废水超过隔板顶部时,流入下一个区域。废水在四个区域中走的是S形路线。废水到达第四个区域后,最终从出料口流出。如果需要检修第三个区域和第四个区域,则打开第三个区域和第四个区域的排尽口,同时打开第二个区域的溢流口。第三个区域和第四个区域中的废水排尽后,可以对第三个区域和第四个区域进行检修,或者更换固体干燥剂。废水从进料口进入第一个区域和第二个区域后,直接从第二个区域的溢流口流出。因为溢流口的最高高度不高于其右边的隔板,即第二个溢流口的圆心位置不超过该溢流口右侧隔板的顶部,所以废液均从溢流口中流出,不会再流入第三个区域中。如果检修其他区域,过程类似。当只剩下第一个区域可用时,该装置就类似传统的催化分解槽结构。例如,在含次氯酸钠的废水中,就用纳米级二氧化锰复合氧化铜催化剂放置在分级式催化分解槽中,完成连续分解次氯酸钠;在含酚废水中,用米级二氧化钛催化剂来连续处理含酚类化合物的废水,设备实际运行良好,在线维修更换催化剂方便。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包括箱体(I)、进料ロ(6)和出料ロ(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N块竖立放置的隔板(3),N为大于等于I的自然数,所述相邻两块隔板中,右边隔板顶部不高于左边隔板顶部,所述隔板底部与所述箱体底部连接,将箱体分成N+1个区域,其中第一个区域到第N个区域均称为导流区域(8),第N+1个区域称为排尽区域(9),所述每个导流区域中均设有ー块液体导流板(2),所述液体导流板底部与所述箱体底部留有间隙,所述液体导流板顶部不低于该液体导流板右侧隔板顶部,所述进料ロ设于所述箱体第一个区域的侧壁上部,所述出料ロ设于所述排尽区域的侧壁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导流区域(8)和排尽区域(9)均设有排尽ロ(5),所述排尽ロ位于所述箱体底部或靠近箱体底部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尽口上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导流区域中均设有溢流ロ(4),所述溢流ロ位于靠近箱体顶部的侧壁上,所述溢流ロ的圆心位置不超过该溢流ロ右侧隔板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分解化学废液的分级式催化分解槽,包括箱体、进料口和出料口,箱体内设有N块竖立放置的隔板,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相邻两块隔板中,右边隔板顶部不高于左边隔板顶部,隔板底部与箱体底部连接,将箱体分成N+1个区域,其中第一个区域到第N个区域均称为导流区域,第N+1个区域称为排尽区域,每个导流区域中均设有一块液体导流板,液体导流板底部与箱体底部留有间隙,所述液体导流板顶部不低于该液体导流板右侧隔板顶部,进料口设于所述箱体第一个区域的侧壁上部,出料口设于所述排尽区域的侧壁下部。本实用新型使得废液与分解槽接触时间长,接触面广、催化分解效率高。
文档编号C02F1/00GK202576006SQ20122012727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姜先, 金佩程, 许铮, 俞圣杰, 徐锋, 姚纪业, 孙翌钊 申请人:杭州中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