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蹄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95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动蹄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蹄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蹄的清洗是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制动蹄通过钻、铣等加工后会产生很多废屑,如果不清洗干净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应力使得制动蹄容易损坏,现有的制动蹄的清洗装置清洗速度慢,清洗效果差,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动蹄的清洗装置,包括有水槽架、吊架和中间支架,水槽架的两端设置有上料口和下料口,水槽架在上料口和下料口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水槽,吊架包括有上下移动的连接臂以及从上料口到下料口移动的滑轨,中间支架包括有相互间齿轮传动的中间辊轴和清洗滚筒,连接臂上设置有用于托举中间辊轴的托板,水槽架上设置有能够带动中间辊轴的第一电机以及能够卡扣中间支架的卡槽,滑轨上设置有能够带动中间辊轴的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设置于吊架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清洗滚筒上设置有透水孔和扣锁。

优选的,吊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臂,中间支架和连接臂一一对应。

优选的,水槽架在对应水槽、上料口和下料口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电机和卡槽,滑轨在对应水槽、上料口和下料口的竖直上方均设置有第二电机。

优选的,中间辊轴和清洗滚筒的两端均设置有相配合的齿轮。

优选的,还包括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有设置在滑轨和卡槽上的位置传感器。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动蹄的清洗装置通过清洗滚筒来装制动蹄,再通过滑轨和连接臂来移动清洗滚筒到水槽中,通过第一电机进行强力清洗,然后离开水槽后通过第二电机进行强力甩干,并且通过多次清洗来增强清洗效果,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清洗装置的正向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清洗装置的侧向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制动蹄的清洗装置,包括有水槽11架1、吊架2和中间支架3,水槽11架1的两端设置有上料口4和下料口5,水槽11架1在上料口4和下料口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水槽11,多个水槽11的设置可以对制动蹄进行多次清洗,当水槽11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中间支架3的数量也要为至少两个,吊架2包括有上下移动的连接臂21以及从上料口4到下料口5移动的滑轨22,中间支架3包括有相互间齿轮传动的中间辊轴31和清洗滚筒32,连接臂21上设置有用于托举中间辊轴31的托板23,水槽11架1上设置有能够带动中间辊轴31的第一电机12以及能够卡扣中间支架3的卡槽13,滑轨22上设置有能够带动中间辊轴31的第二电机24,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24设置于吊架2上下运动路径的侧方,清洗滚筒32上设置有透水孔33和扣锁34。清洗滚筒32在上料口4处于空筒状态,打开扣锁34,把制动蹄倒入清洗滚筒32中,通过连接臂21上的托板23把中间支架3托起并带动中间辊轴31和清洗滚筒32上升,然后在滑轨22上平移到水槽11的上方,然后下降到水槽11中,中间支架3被卡槽13扣住并与第一电机12连接,此时第一电机12能够带动中间辊轴31转动,中间辊轴31带动清洗滚筒32在水槽11中转动并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连接臂21继续升高中间支架3到能够与第二电机24连接的位置,第二电机24开启开始带动中间辊轴31和清洗滚筒32旋转来完成甩干,多次清洗即重复以上过程。上料口4对应的第一电机12用于调整进料口、第二电机24用于清洗滚筒32内制动蹄的摇匀,出料口对应的第一电机12用于调整出料口和便于倾倒清洗完成的制动蹄。吊架2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臂21,中间支架3和连接臂21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有,水槽11架1在对应水槽11、上料口4和下料口5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电机12和卡槽13,滑轨22在对应水槽11、上料口4和下料口5的竖直上方均设置有第二电机24。上料口4和下料口5对应设置的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24可以用于摇均、倾倒、调整开口对应的位置,卡槽13用于固定中间支架3。

中间辊轴31和清洗滚筒32的两端均设置有相配合的齿轮,还包括有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24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有设置在滑轨22和卡槽13上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识别清洗滚筒32是否连接第一电机12或第二电机24,连接之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开关开独立控制第一电机12或第二电机24的开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