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03134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采用相转化法直接制备的具有吸附功能的树脂杂化有机膜及其制备方法,国际专利分类号拟为Int.Cl C08F 20/00(2006.01)。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蛋白质的纯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要求获得高活性、高纯度的蛋白质,而以往基于生物大分子的理化性质进行分离的手段如盐析法、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液-液双相抽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法等,都存在着工艺繁琐、活性回收率低、纯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熊振平,酶工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117-122]。近年来,随着亲和色谱技术的发展,利用亲和色谱技术可部分地解决了所述问题。亲和色谱技术是根据生物大分子与特定的固载化配基之间的亲和性,即特异性的可逆结合和解离,而使生物大分子得到分离的技术。传统亲和色谱采用多孔粒状填料,如琼脂糖、葡聚糖凝胶等,该类填料的特异性高,纯化倍数大,但分离速度受粒间扩散的限制,压降大,分离时间长,处理量小[甘宏宇等,分析化学,1999(27)111~116]。由于膜分离技术具备低温操作、保活性好,设备较为简单、处理量大、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作为生物大分子纯化分离的有力工具已得到迅速发展,尤其适用于工业规模对目标产品的纯化分离。然而,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孔径大小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分离产物的纯度相对较低。例如,采用超滤技术分离生物大分子时,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要相差十倍以上才能有效分离,而对于那些相对分子质量仅相差几倍的体系则分离效果较差[张玉忠,肖长发,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3(4),2004,94-97]。
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膜色谱技术是一种将平板式膜或中空纤维膜作为色谱填料,把膜分离和色谱技术结合起来,使之兼具膜分离与亲和分离特点的新型的分离技术。膜色谱采用具有一定孔径的膜作为介质,连接配基,利用膜配基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纯化。其作用原理如下当料液以一定流速流过膜的时候,目标分子与膜介质表面或膜孔内基团特异性结合,而杂质则透过膜孔流出,待处理结束后,可通过洗脱液将目标分子洗脱下来收集。这种方法效率很高,纯化倍数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倍[Zeng X.F.,Ruckenstein E.,生物技术进展,1999,151003-1019]。需要指出的是,理想的膜材料应为亲水性,不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产生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另外,膜基质上含有可与配基进行共价键合的官能团,如环氧基、氨基、羟基和羧基等,这样的膜材料往往由带有上述官能团的单体进行共聚或均聚,然后用所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经过特殊工艺成型而得。但是,由于这些带有活性官能基的单体较难合成、聚合手段也较复杂,再加上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官能团容易失活或脱落,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余艺华,白姝,孙彦,离子交换与吸附,1998,14(5),466~473]。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膜表面具有开孔结构,吸附性能好,纯水渗透性较高,蛋白质的吸附和截留性能良好等特点;该有机膜制备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其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为聚合物10~25%;离子交换树脂 5~40%;溶剂 30~80%;
添加剂 5~30%,各组份之和为100%;所述的聚合物为聚醚砜、聚砜、聚氯乙稀、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粉末状大孔吸附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分布为5~50μm;所述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添加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单元醇类、甘油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解决所述树脂杂化有机膜的制备方法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铸膜液的制备按照本发明所述树脂杂化有机膜配方的质量百分比要求,将所述的各组份混合,在70~80℃下搅拌4~12小时,常温下静置脱泡24~48小时后,制得混合均匀的铸膜液;(2)制膜在20~90℃下,将制得的铸膜液在平面板或无纺布上刮涂成平板膜,再将其置于温度20~90℃的凝固浴水中浸泡48~72小时凝固成形,即可制得树脂杂化有机膜;所述树脂杂化有机膜的厚度为0.05~0.3mm;(3)后处理用5~3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48小时。
与现有技术的产品相比,本发明制得的树脂杂化有机膜具有表面开孔结构,吸附性能良好,特别是纯水渗透性较高,蛋白质的吸附和截留性能良好。测试表明本发明杂化有机膜的纯水通量可达200L/m2h以上,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相对分子质量67000)截留率达80%以上,并且容易清洗和再生。本发明制备出的树脂杂化有机膜,利用膜基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颗粒作为功能基对蛋白质进行特异性吸附,可专用于蛋白质的有效分离提纯。
与现有技术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有机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工艺速度快,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安全环保等特点。


图1为本发明树脂杂化有机膜一种实施例(实施例1)的空气侧表面扫描电镜照片图;图2为本发明树脂杂化有机膜一种实施例(实施例1)的横截面扫描电镜照片图;图3为本发明树脂杂化有机膜一种实施例(实施例1)的玻璃板侧表面扫描电镜照片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发明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以下简称杂化膜),其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为聚合物10~25%;离子交换树脂5~40%;溶剂30~80%;添加剂5~30%,各组份之和为100%或所述高聚物、添加剂、溶剂与离子交换树脂所占份数之和为1。
所述的聚合物为聚醚砜(PES)、聚砜(PSf)、聚氯乙稀(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聚合物容易市场购得。
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粉末状大孔吸附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经过研磨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分布为5~50μm,优选的粒径分布为5-20μm。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磨方法为气流超微粉碎。
所述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或四氢呋喃(THF)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添加剂为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单元醇类、甘油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但优选相对分子质量为400、800、10000或20000的聚乙二醇,K值为15、30、60或9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配方中所述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优选5~25wt%。
本发明同时设计了所述的杂化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铸膜液的制备按照本发明所述杂化膜配方的质量百分比要求,将所述的各组份充分混合,在70~80℃下搅拌4~12小时,常温下静置脱泡24~48小时后,制得混合均匀的铸膜液;2.制膜在20~90℃下,将制得的铸膜液在平面板或无纺布上刮涂成平板膜,再将其置于温度20~90℃的凝固浴水中浸泡48~72小时,以使膜凝固成形完全,并将其中残留的溶剂和添加剂去除干净,即可制得具有吸附功能的树脂杂化有机膜。所述的平面板包括平面的玻璃板和不锈钢板;所述的刮涂方式可以用刮刀或刮棒手工刮制;对于无纺布则可采用刮膜机来刮制。刮膜的厚度或者说杂化平板膜的厚度应控制在0.05~0.3mm范围内。所述的凝固浴除水之外,还可以采用水与溶剂的混合凝胶介质。所述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四氢呋喃等中至少一种。混合凝胶介质比水更容易形成表面开孔结构,使得包裹在膜基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能充分发挥其吸附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铸膜液也可以用干-湿法纺制成具有良好吸附功能的树脂杂化有机中空纤维膜。
本发明将所述高聚物、添加剂、溶剂与离子交换树脂按配比混合制成的铸膜液浸没在所述的凝固浴中可发生相转化凝固成膜。这一过程可以使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功能基存在于所述的高聚物基质中,并且保持了有机膜原有的亲水性、较高的机械强度、较强的耐溶剂性能等,使所制备的杂化膜在具有良好过滤性能的同时,又增加了对蛋白质的特异性吸附性能,对蛋白质的分离提纯更有效,膜性能更优良。
3.后处理为使制备好的膜在干燥(常态)状态下保存,还必须对膜进行保护处理。本发明中采用的保护处理方法是用5~3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平板膜24~48小时,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制得的平板膜能够在干燥保存状态下不收缩,可完全保持其设计性能。
本发明所制造的杂化膜,具有良好的过滤与吸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色谱介质或者一种过滤介质,广泛地应用于膜分离过程。本发明设计作为杂化膜基质的高分子材料聚醚砜、聚砜、聚氯乙稀、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都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及良好的机械和热稳定性,经活化处理后,其性质变化不大,因此适合作为膜介质。
本发明杂化膜设计采用微米级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功能基,增加了杂化膜的蛋白质吸附功能。当蛋白质料液通过时,包裹在基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进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因此特别适用于蛋白质的分离提纯过程。
与现有膜色谱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杂化膜中的连接官能团无需特殊工艺成型,克服了其单体较难合成、聚合手段较复杂等缺点,因此本发明杂化膜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易于广泛推广,具有实际的工业化应用意义。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6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70/30),平均粒径10μm;20wt%聚乙二醇400(PEG-400);2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8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6g树脂加入58g 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20gPE6-400和4gPVP,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 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70℃下搅拌8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7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所得的膜具有清晰的不对称结构(参见图1~3)。
实施例2杂化膜铸膜液的所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20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41/59),平均粒径10μm;20wt%聚乙二醇400;2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4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20g树脂加入44g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20gPEG-400和2gPVP,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80℃下搅拌4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6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实施例3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14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50/50),平均粒径10μm;22wt%聚乙二醇-400和50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14g树脂加入50g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22gPEG-400,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80℃下搅拌4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60℃的50%NMP水溶液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实施例4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14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50/50),平均粒径10μm;22wt%聚乙二醇-400;2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8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14g树脂加入48g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22gPEG-400和2gPVP,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75℃下搅拌6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6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实施例5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5wt%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日本可乐丽公司生产];15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50/50),平均粒径10μm;20wt%辛醇和50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15g树脂加入50g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20g辛醇,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5gEVAL,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EVAL后使溶液在75℃下搅拌6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4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4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实施例6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14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50/50),平均粒径10μm;22wt%聚乙二醇-400;2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8wt%二甲基乙酰胺。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14g树脂加入48g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22gPEG-400和2gPVP,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75℃下搅拌6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80℃的含30%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实施例7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14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50/50),平均粒径10μm;15wt%聚乙二醇-6000;2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5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14g树脂加入55g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15gPEG-6000和2gPVP,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75℃下搅拌6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6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实施例8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14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50/50),平均粒径10μm;10wt%聚乙二醇-20000;3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59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14g树脂加入59g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10gPEG-20000和3gPVP,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75℃下搅拌6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7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实施例9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21wt%阳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061](PES/树脂=40/60),平均粒径16.7μm;20wt%聚乙二醇-400;2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3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21g树脂加入43g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20gPEG-400和2gPVP,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78℃下搅拌5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7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实施例10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14wt%阴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南开大学化工厂,型号D201](PES/树脂=50/50),平均粒径16.7μm;22wt%聚乙二醇-400;7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43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先将14g树脂加入43gNMP中搅拌,待分散完全后,加入22gPEG-400和7gPVP,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三次加入14gPES,以确保树脂在高聚物中分散完全,加入PES后使溶液在70~80℃下搅拌4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8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对比例1杂化膜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设计为14wt%聚醚砜[BASF生产];20wt%聚乙二醇-400;2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64wt%N-甲基吡咯烷酮。
制造杂化膜的过程为将14gPES加入64gNMP中搅拌4小时,待溶解完全后,加入20gPEG-400和2gPVP,在80℃下搅拌4小时;待溶解分散完全后,静置脱泡24小时,配制成铸膜液;把温度为60℃的铸膜液人工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0.25mm的平板膜后,在60℃的水凝固浴中固化成形;再用1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小时,即得本发明杂化膜。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到,利用本发明提供体系铸膜液配方及其制膜工艺技术,可制备出不同截留率的一系列平板膜。尽管本发明没有给出中空纤维膜的具体实施例,但利用本发明所述杂化膜的配方和铸膜液,以及采用现有的干-湿法纺丝技术纺制具有良好吸附功能的树脂杂化中空纤维膜没有技术上的困难。它们都具有很较高的纯水渗透性和蛋白质吸附能力。所制备的杂化膜可在生物、医药以及其他生化产品的分离和浓缩中应用,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实际测定实施例1-10所制得的平板杂化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以及对模型蛋白质BSA的吸附性能,所得具体指标分别列为表1和表2。
表1树脂/PES杂化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性能表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制备的一系列离子交换树脂杂化膜具有不同的截留性能和较高的纯水渗透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进一步研究平板膜的微观结构,可以发现本发明膜为典型的不对称结构,空气侧为致密层,玻璃板侧为疏松层,表皮具有开孔结构,其横截面呈明显的指状孔结构(参见图1-3)。
表2树脂/PES杂化膜的牛血清蛋白质吸附性能表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当在本发明所述膜基质中引入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功能基所制得的杂化膜,可以明显提高膜对蛋白质的吸附能力,因此它特别适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
权利要求
1.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其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配方为聚合物10~25%;离子交换树脂 5~40%;溶剂 30~80%;添加剂5~30%,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的聚合物为聚醚砜、聚砜、聚氯乙稀、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粉末状大孔吸附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分布为5~50μm;所述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添加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单元醇类、甘油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杂化有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分布在5-20μm;所述的添加剂为相对分子量400、800、10000或20000的聚乙二醇,K值为15、30、60或9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其在所述配方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25wt%。
3.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铸膜液的制备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树脂杂化有机膜配方的质量百分比要求,将所述的各组分混合,在70~80℃下搅拌4~12小时,常温下静置脱泡24~48小时后,制得混合均匀的铸膜液;(2)制膜在20~90℃下,将制得的铸膜液在平面板或无纺布上刮涂成平板膜,再将其置于温度20~90℃的凝固浴水中浸泡48~72小时凝固成形,即可制得树脂杂化有机膜;所述树脂杂化有机膜的厚度为0.05~0.3mm;(3)后处理用5~30wt%的甘油水溶液浸润所得的平板膜24~4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杂化有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固浴为水与溶剂的混合凝胶介质;所述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四氢呋喃中至少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杂化有机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杂化有机膜质量百分比配方为聚合物10~25%;离子交换树脂5~40%;溶剂30~80%;添加剂5~30%,各组分之和为100%。该树脂杂化有机膜制备方法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配方和以下工艺1.铸膜液的制备;2.制膜;3.后处理。本发明树脂杂化有机膜表面具有开孔结构,吸附功能良好,可以作为色谱介质或过滤介质,特别适用于蛋白质的有效分离提纯。
文档编号B01D67/00GK1973973SQ20061012944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玉忠, 贾茹, 李泓 申请人:天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