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煤泥干燥筛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006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厂煤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煤泥干燥筛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锅炉的设计和运行中,排烟温度是影响锅炉效率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排烟温度每升高15~20°,锅炉的热效率约降低1%,而在大多数电厂中除尘器后的烟气在从约90°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能量未被有效利用。电厂煤泥指含水量约在25%~30%的低热值燃料,煤泥在干燥化处理后可以提高煤泥的燃烧热值,近年来行业内积极寻求煤泥干燥的方法。如何将此与烟气相结合,在节约能耗的同时,也能对煤泥进行干燥处理,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煤泥干燥处理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煤泥干燥筛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煤泥干燥筛碎装置,包括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和煤泥输入管道,还包括筛碎箱体,筛碎箱体的内壁由上至下依次横向安装有第一级切割叶片和第二级切割叶片,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和煤泥输入管道的出口均位于筛碎箱体内且位于第一级切割叶片的上方,煤泥干粉负压输送管道的入口位于筛碎箱体的底部,煤泥干粉负压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离心风机;电机A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A安装有斜齿轮A,斜齿轮A与斜齿轮B相啮合,斜齿轮B上安装有筛网联动杆,筛网联动杆穿过筛碎箱体的顶部中心点且贯穿第一级切割叶片和第二级切割叶片,筛网联动杆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级筛网和第二级筛网,第一级筛网位于第一级切割叶片的下方,第二级筛网位于第二级切割叶片的下方。所述的筛碎箱体底部通过弹簧安装在平台上,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还包括电机B,电机B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B安装有斜齿轮C,斜齿轮C与斜齿轮D相啮合,传动杆的一端安装在斜齿轮D上,传动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液压泵上,液压泵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安装在筛碎箱体上。所述的筛碎箱体为圆柱体,第一级筛网和第二级筛网均为圆形,第一级筛网的直径、第二级筛网的直径均小于筛碎箱体的直径。所述的活塞杆通过螺钉安装在筛碎箱体上。所述的第一级筛网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级筛网的网孔直径。所述的第一级筛网和第二级筛网的材质均为弹性橡胶。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煤泥干燥筛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利用了烟气余热进行煤泥干燥处理。通过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对含水量约为25%~30%的煤泥进行干燥处理,使得煤泥干粉(含水量约为12%~14%)通过负压管道输出。煤泥在筛碎箱体内形成圆周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方向的运动、振动,再加上利用箱体内的烟气充分干燥为含水量较低的煤泥粉,在负压作用下抽送出箱体,实现了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燥煤泥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煤泥输入管道、2-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3-煤泥干粉负压输送管道、4-离心风机、5-电机A、6-联轴器A、7-斜齿轮A、8-筛网联动杆、9-斜齿轮B、10-第一级筛网、11-第二级筛网、12-电机B、13-联轴器B、14-斜齿轮C、15-斜齿轮D、16-连杆、17-斜齿轮E、18-斜齿轮F、19-液压泵、20-液压缸、21-活塞杆、22-筛碎箱体、23-第一级切割叶片、24-第二级切割叶片、25-螺钉、26-弹簧、27-平台、28-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煤泥干燥筛碎装置,包括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2和煤泥输入管道1,煤泥输入管道1送出含水量约为25%~30%的煤泥,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2送出温度约120°的含热烟气。筛碎箱体22用于筛碎煤泥,筛碎箱体22的内壁由上至下依次横向安装有第一级切割叶片23和第二级切割叶片24,第一级切割叶片23位于第二级切割叶片24的上方。第一级切割叶片23和第二级切割叶片24均为带切割爪的杆子,用于刮煤泥而使用,其位于筛碎箱体22的横向切割面上,可以设计为与筛碎箱体22相同尺寸或略小。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2和煤泥输入管道1的出口均位于筛碎箱体22内且位于第一级切割叶片23的上方,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2往筛碎箱体22内输送温度约120°的含热烟气,煤泥输入管道1往筛碎箱体22内输送含水量约为25%~30%的煤泥,煤泥穿过第一级切割叶片23落在第一级筛网10上。煤泥干粉负压输送管道3的入口位于筛碎箱体22的底部,煤泥干粉负压输送管道3上安装有离心风机4,在经过干燥处理后的煤泥,其含水量降为12%~14%,变成煤泥干粉,在离心风机4的作用下,通过煤泥干粉负压输送管道3送出。为了使得煤泥呈圆周方向的振动(运动),还可以在一个固定支撑物上安装电机A5。电机A5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A6安装有斜齿轮A7,斜齿轮A7与斜齿轮B9相啮合,斜齿轮A7和斜齿轮B9按现有技术的方式通过齿轮安装座(安装架)进行支撑固定。斜齿轮B9上安装有筛网联动杆8,通过电机A5的工作可以带动斜齿轮B9的转动,从而带动筛网联动杆8的转动。筛网联动杆8穿过筛碎箱体22的顶部中心点,并且贯穿第一级切割叶片23和第二级切割叶片24,筛网联动杆8位于筛碎箱体22中心点的Y轴中心线上,筛网联动杆8在筛碎箱体22的顶部、第一级切割叶片23和第二级切割叶片24上均可以转动。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筛网联动杆8的转动稳定性,可以将筛网联动杆8与筛碎箱体22上部设计一个转动配合,使得筛网联动杆8在斜齿轮B9和筛碎箱体22上部形成两点固定,转动稳定性更佳。筛网联动杆8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的中部安装在筛网联动杆8上。其中,第一级筛网10的网孔直径可以大于第二级筛网11的网孔直径,经过第一级切割叶片23初次切割的煤泥形成初加工,从大网孔的第一级筛网10落入小网孔的第二级筛网11进行再加工。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的材质还可以均为弹性橡胶,这样煤泥在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上可以形成不同幅度的弹跳振动,更利于烟气干燥处理。筛碎箱体22可以设计为圆柱体,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则均为圆形,第一级筛网10的直径、第二级筛网11的直径均小于筛碎箱体22的直径。将筛碎箱体22、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均设计为圆形,便于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的旋转运动。第一级筛网10位于第一级切割叶片23的下方,第二级筛网11位于第二级切割叶片24的下方,煤泥落在第一级筛网10或第二级筛网11上,通过第一级切割叶片23或第二级切割叶片24进行横向筛碎处理。第一级切割叶片23在第一级筛网10上方的位置可以根据煤泥的落煤量进行设计,基本来说第一级切割叶片23的爪手位于第一级筛网10上方20厘米左右即可。为了使得煤泥呈竖直方向的振动(运动),同时更是为了使得第一级切割叶片23和第二级切割叶片24可以针对煤泥进行纵向(上下方向)的筛碎处理。还可以将筛碎箱体22底部通过弹簧26安装在平台27上,平台27可以为地面、支撑台等,根据弹簧26的性能,弹簧2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电机B12与电机A5相同,可以安装在一个固定支撑物上。电机B12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B13安装有斜齿轮C14,斜齿轮C14与斜齿轮D15相啮合,同理,通过电机B12可以带动斜齿轮D15转动。传动杆28的一端安装在斜齿轮D15上,传动杆28的另一端安装在液压泵19上,通过传动杆28的转动带动液压泵19的工作。液压泵19上安装有液压缸20,液压泵19带动液压缸20工作,液压缸20的活塞杆21通过螺钉25固定安装在筛碎箱体22上。通过液压缸20的活塞杆2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筛碎箱体22在弹簧26的支撑下进行上下振动,即带动第一级切割叶片23和第二级切割叶片24针对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上的煤泥进行上下方向的切割、筛碎。同理,还可以在斜齿轮C14上安装连杆16,连杆16上安装斜齿轮E17和斜齿轮F18的啮合结构,斜齿轮F18上再加装一套液压缸组件,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对筛碎箱体22进行上下振动,稳定性更佳。在实际应用时,在筛碎箱体22内,煤泥输入管道1送入含水量约为25%~30%的煤泥,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2送入温度约120°的含热烟气,煤泥落入第一级筛网10上。电机A5工作,带动筛网联动杆8旋转,筛网联动杆8带动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旋转,由于筛碎箱体22是固定不动的,第一级筛网10旋转则实现第一级切割叶片23对煤泥的横向切割,同时配合锅炉尾部烟气送风管道2送入的烟气对煤泥进行干燥处理,同时电机B12工作,带动传动杆28转动,传动杆28转动使液压泵19工作,从而带动液压缸20工作,液压缸20的活塞杆21上下运动带动筛碎箱体22在弹簧26的支撑下进行上下振动。由于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固定在筛网联动杆8上,第一级筛网10和第二级筛网11与筛碎箱体22无固定安装,而第一级切割叶片23和第二级切割叶片24则固定在筛碎箱体22上,因此当筛碎箱体22上下运动时,即是第一级切割叶片23或第二级切割叶片24在第一级筛网10或第二级筛网11上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煤泥的纵向切割。经过第一级筛网10筛碎处理后的煤泥落入第二级筛网11中,同理,第二级切割叶片24在第二级筛网11上进行二次切割,同样配有烟气除湿和上下振动,在经过第二级筛网11处理后的煤泥,形成颗粒较小、含水量较低的煤泥粉,在离心风机4的负压作用下,通过煤泥干粉负压输送管道3送出筛碎箱体22,实现了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干燥煤泥的功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