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涂油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92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涂油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涂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涂油池。



背景技术:

钢管在进行冷拔处理前,需要对钢管内壁进行涂油,从而减小钢管内壁与冷拔模具之间的摩擦力。一般工作人员会将钢管转移到钢管涂油池内对钢管内壁作涂油处理。

现有的钢管涂油池如附图5所示,包括有一个矩形池体1,在池体1内设置有两个支撑架2,在支撑架2的两侧设置有储油池3,支撑架2用于支撑钢管,储油池3用于装载涂覆于钢管内壁的润滑剂(包括石灰、黄油等),但是在钢管涂油的环境温度较低时,润滑剂的流动性小,故不利于工作人员对钢管内壁进行涂油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涂油池,鼓风机将燃料块内的热能吹至储油池上,进而达到避免储油池内的润滑剂凝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涂油池,包括池体、设置于池体内的支撑架和储油池,所述池体设有升温装置,所述升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外的鼓风机、设置于鼓风机与池体之间的炉子;所述炉子内盛放有燃料块,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储油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润滑剂的流动性小的情况下,点燃炉子内的燃料块,并开启鼓风机,由于鼓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储油池,所以可以燃料块产生的热量以热风的形式传递到储油池外壁,进而升高储油池的温度,对储油池内的润滑剂进行加热,避免其凝固,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对钢管内壁进行涂油处理。

作为优选地,所述炉子内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水平设置,所述燃料块放置于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起到支撑燃料块的作用,同时支撑杆与炉子底部具有一定的距离,燃料块并不是堆积在炉子底部燃烧的,在提高了炉子内空气流动性后,燃料块能够接触到更多空气,不容易熄灭。

作为优选地,所述炉子中部开设有若干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穿设所述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与贯穿孔呈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支撑杆穿设在贯穿孔内,或者不穿设在贯穿孔内,实现支撑杆连接或者不连接在炉子内,在不穿设在贯穿孔内的条件下,便于工作人员对炉子底部清理。

作为优选地,所述炉子外壁开设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相邻于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风机向炉子吹风,气流可以从进风口内进入到炉子内,从而实现增大炉子内气体的流动性,避免了燃料块发生熄灭现象。

作为优选地,所述炉子位于进风口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滑移连接于用于启闭进风口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燃料块的燃烧过度旺盛时,滑动挡板以封住进风口,从而降低炉子内气体的流动性,有利于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受池体支撑的A型架和固定连接于A型架顶部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料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型架起到支撑水平杆的作用,而当钢管放置在水平杆上的时候,由于设置了挡料件,所以钢管不容易越过挡料杆而从水平杆两端滚落。

作为优选地,所述挡料件开设有吊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行车的吊钩勾在吊孔内,并向上拉动挡料件,通过挡料件能够将A型架和水平杆向上提起,再进行水平吊运,可以将其从池体转移出,从而达到清洗方便的目的。

作为优选地,所述储油池的两端铰接有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吊钩棍穿过两个吊耳,使用行车吊住吊钩并提升储油池,再进行水平吊运,可以将储油池从池体转移出,从而达到向储油池内装入润滑剂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为鼓风机可以将燃料块燃烧时的热能吹到储油池处,通过热传导达到避免储油池内的润滑剂凝固的目的;其二为在炉子上设置进风口和支撑杆能够提高炉子内气体的流动性,进而达到避免燃料块熄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用于展示吊耳和吊孔;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炉子和燃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炉子中挡板打开进风口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池体;2、支撑架;21、A型架;22、水平杆;221、挡料件;2211、吊孔;3、储油池;31、吊耳;4、鼓风机;5、炉子;51、贯穿孔;52、进风口;6、固定块;61、插槽;7、挡板;8、燃料块;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见图1与图2,一种钢管涂油池,包括池体1、支撑架2和储油池3。支撑架2设置有两个并且平行摆放在池体1内,支撑架2包括池体1底部支撑的若干A型架21和固定连接在A型架21顶部的水平杆22,水平杆22处于与地面呈平行的状态;水平杆22的两端焊接有挡料件221,采用槽钢作为挡料件221,槽钢呈向外倾斜设置,钢管放置于两个水平杆22并受其支撑,从而钢管达到稳定状态,同时钢管受到槽钢的限位,其不容易从水平杆22的两端滚落;为了便于清洗支撑架2,在槽钢上开设有贯穿其的吊孔2211,将行车的吊钩勾在吊孔2211内,并向上拉动槽钢,通过槽钢能够将A型架21和水平杆22向上提起,再进行水平吊运,可以将其从池体1转移出,从而达到清洗方便的目的。

储油池3也设置有两个并且摆放在两个支撑架2的两侧,储油池3盛放有润滑剂,润滑剂包括石蜡、黄油、石灰等,工作人员将润滑剂涂覆在钢管内壁,继而有利于减小钢管在冷拔时产生的摩擦力。储油池3两端位于槽口处铰接有吊耳31,使用吊钩勾住两个吊耳31,使用行车吊住吊钩并提升储油池3,再进行水平吊运,可以将储油池3从池体1转移出,从而达到向储油池3内装入润滑剂的目的。

参见1、图3和图4所示,在池体1设有升温装置,升温装置包括三个鼓风机4和三个炉子5,三个炉子5对应三个鼓风机4设置,炉子5位于鼓风机4和储油池3之间,鼓风机4的出风口朝向池体1,炉子5靠近鼓风机4处开设有进风口52;在进风口52处焊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沿炉子5圆周方向开设有插槽61,插槽61内滑移连接有挡板7,挡板7用于开启或者封闭进风口52(由于固定块6具有的一定得厚度,所以挡板7在封闭进风口52时,其与炉子5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打开挡板7时,进风口52呈开启状态,鼓风机4吹出的风能够通过进风口52进入到炉子5内。炉子5侧壁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孔51,贯穿孔51设置有六个,六个贯穿孔51以直径所在平面呈两两对称设置,每两个对称的贯穿孔51内穿设有一根支撑杆9,支撑杆9滑动连接于贯穿孔51内,三个支撑杆9上放置有燃料块8。在冬季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储油池3内的润滑剂容易凝固,因此可以点燃燃料块8,并开启鼓风机4,由于鼓风机4的出风口朝向储油池3,所以可以燃料块8产生的热量以热风的形式传递到储油池3外壁,进而升高储油池3的温度,对储油池3内的润滑剂进行加热,避免其凝固,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对钢管内壁进行涂油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