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8619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点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门喷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点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门制造工艺中,通过对车四门内外板之间进行打上膨胀胶,以减弱钢板与加梁之间的振动和噪声,以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减少或完全取消结合焊点,提高车身外表美观性。打胶工序一般在汽车焊装车间里进行,首先将车门放在车门固定底座上,人工使用喷枪进行打胶,这里需要两个人专门抬车门,一个人专门进行打胶,同时打胶的位置很多,打胶所需的时间较长,生产节拍较慢。喷膨胀胶时一般分为条状膨胀胶和点状膨胀胶,条状膨胀胶为直径约8mm的边圆弧,每段长度约60-80mm,段与段的间隔约40mm;点状膨胀胶的直径为20mm(视板件直径距离进行调整),相邻胶点的间隔一般大于50mm。

中国专利201310153266.5公开了一种多点涂胶工具,包括总螺母,所述总螺母的一端螺纹连接胶枪的出胶口,所述总螺母的另一端、在其圆周方向分别与多个一级不锈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每根一级不锈钢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根二级不锈钢管固定连接,且该两根二级不锈钢管之间通过加强管连接定位;所述总螺母的内腔、所述一级不锈钢管的管腔、所述转接管的管腔、与所述二级不锈钢管的管腔连通形成胶体通道。这里虽然可以进行多点的涂胶,但是其涂胶属于点状涂胶,只能实现局部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涂胶点,同时涂胶位置通过人工方式,目测实现,重复一致性较差。

中国专利201420214664.3公开了整体式多级调节涂胶装置,包括主体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装置上的定位装置和至少两级涂胶装置,所述主体装置通过定位装置定位于需要涂胶的零部件上,所述两级涂胶装置包括一级涂胶装置和至少三个二级涂胶装置,所述各二级涂胶装置分别与所述一级涂胶装置连通,所述一级涂胶装置和各二级涂胶装置之间均设置有胶量调节装置,所述每个二级涂胶装置至少设置三个可控制胶量的终端涂胶管,每个终端涂胶管末端位置与需要涂胶零部件上的需涂胶点位置对应。上述方案虽然通过定位和组合为一个整体解决了重复一致性差的问题,但是只能喷涂点状的涂胶,无法进行条状膨胀胶的喷涂。即使可以通过多个终端涂胶管并列设置达到形成条状的目的,但是基于涂胶挤出形状和自身重力变形,采用并列多个终端涂胶管得到的条状膨胀胶呈现宽度无法精确控制,同一涂胶段内会出现凹凸起伏的情况,起不到对振动和噪声有效减弱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点涂胶装置,主要为针对车门膨胀胶的打胶,其用过组合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使得可以完成车门、引擎盖、顶盖和行李箱盖等内外板之间膨胀胶打胶工序,其可以更好满足工艺需求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点涂胶装置,供胶单元,供胶单元连接盛装有膨胀胶的胶桶并通过主管路泵送输出到喷胶单元;

喷胶单元,所述喷胶单元包括喷出条状膨胀胶的条形喷嘴、喷出圆点状膨胀胶的圆点喷嘴和通过分流盘形成多路输出的分流管路;所述分流盘连接供胶单元,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一一对应设置在分流管路的各路输出端上;所述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中均设置控制膨胀胶流出量大小的调压组件;

辅助单元,包括用于喷胶单元固定的支架及用于吊运支架的吊运装置,所述支架安装在吊运装置上;所述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的喷口均对应车门待涂胶路径排列设置,并且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的喷口距对应车门待涂胶路径的距离基本相同。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使得可以满足同时得到条状膨胀胶和点状膨胀胶,膨胀胶的形状尺寸均可以满足工艺要求。具体的,本方案中设置的涂胶装置首先通过设置一个同步输出分流管路以同步供胶输出,以保障可以多点同时涂胶同时完成;其次,设置的喷胶单元集合了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通过支架使得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可以形成一个对应涂胶区域的一体化装置;通过设置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的喷口距对应车门待涂胶路径的距离基本相同使得喷涂出的喷胶其位置精度更好,其变形情况协调性好,相比人工打胶,进度高,效率快;最后,通过设置定位件可以满足快速定位打胶,通过调压组件可以调节每个喷嘴的流量,这样对应不同的打胶要求,其适应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吊运装置为设置在涂胶工序流水线上方的滑动架,吊运装置通过钢缆连接支架,并使其升降移动和水平移动;所述支架设置对应用于固定车门的工件工装的定位件。滑动架为现有汽车车门组装生产线上的滑动架,这样可以将支架沿滑动架方向水平移动,或者是上下升降移动,实现对车门喷胶工序高效操作。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路包括分流盘、出胶管和截止阀,分流盘为圆盘结构,分流盘上端面轴向中心设有带螺纹进胶口,沿其侧面圆周方向均布若干带螺纹出胶口,所述出胶口沿分流盘的径向设置并均与进胶口连通;所述出胶管上均安装有截止阀,且出胶管对应分流盘的出胶口连接安装。这里分流盘可以提供多路同步输出的通道,通过设置多级分流盘或并排设置多个分流盘即可以实现多路同步输出,满足模组中设置多个喷嘴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出胶管为万向竹节结构。通过万向竹节结构可以使得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的调节具有已操作性、效率性;通常情况下,一种型号车门的涂胶需要对应一种喷胶单元,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就需要准备多个喷胶单元,这样无疑大大增加了成本,而达到上述承压压力的万向竹节结构可以任意方向调节,同时其受压时的抖动也在要求范围内,满足涂胶要求;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不同型号喷胶单元的准备,减少制作成本。

优选的,所述条形喷嘴包括条形喷嘴本体、调节杆和调节螺钉,所述条形喷嘴本体呈长条形设置;所述条形喷嘴本体上设有沿条形喷嘴本体长度方向贯穿的调节杆腔,所述调节杆对应套装在调节杆腔内且其直径大小小于调节杆腔的直径大小,所述调节螺钉设置调节杆两端并与调节杆腔两端口形成密封;所述条形喷嘴本体相对调节杆腔轴心线平行且远离调节杆腔的一端设有条形喷口,所述条形喷口与调节杆腔之间为矩形等宽通道;所述条形喷嘴本体相对条形喷口的一端设有连通调节杆腔的进胶接口,所述进胶接口与分流管路的输出端连接。这里条形喷嘴可以喷涂条状膨胀胶,其具体通过设置条形喷口形成;为使得条形喷口出胶均匀,通过设置调节杆腔和位于调节杆腔内的调节杆实现均匀出胶的目的。膨胀胶在进入条形喷嘴本体后,首先进入调节杆腔,位于调节杆腔内的调节杆对膨胀胶形成一具有阻尼作用的圆柱面,膨胀胶会首先沿调节杆与之间空隙流动,并由调节杆分散均匀,最终在条形喷口均匀出胶。这里条形喷嘴与现有的条形出胶喷嘴相比,其出胶(流动性)性能更好,形成的条状膨胀胶,形状大小均匀,不存在条形喷口的某段缺胶,或不出胶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条形喷嘴本体的条形喷口的宽度大小为0.5-5mm,条形喷嘴本体对应条形开口一端呈v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腔的直径大小为6-20mm,调节杆直径大小为4-16mm。

优选的,所述调压组件位于条形喷嘴本体与分流管路的输出端之间;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调压阀体、阀球和调节弹簧,所述调压阀体设有贯穿调压阀体的内腔通道,所述调压阀体对应所述进胶接口一端设有内螺纹并与进胶接口螺纹连接,所述调压阀体对应所述分流管路的一端为卡套结构并与分流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阀球和调节弹簧设置在调压阀体的内腔通道内,所述内腔通道设有对应阀球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锥口朝向分流管路;所述调节弹簧一端与阀球连接,另一端与进胶接口连接。这里调压组件通过调节调压阀体与条形喷嘴的相对旋进距离,进而实现对调节弹簧压缩距离的控制,进而控制阀球与调压阀体的锥形部的压力,实现进胶压力调节或进胶流量的控制,这样即可以在相同工艺流程时间内得到不同直径大小的条状膨胀胶。辅助单元各条形喷嘴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调节,满足复杂工件上不同位置及不同用胶量的需要。

优选的,所述进胶接口对应调压阀体一端设有外螺纹,其上对应设有紧固螺母;所述进胶接口对应调压阀体的一端对应调节弹簧内径大小,并使得调节弹簧套在其外侧,其端面为封闭结构,沿其侧面设置若干连通进胶接口内腔的通孔。这里进胶接口一端设置的封闭结构可以限制膨胀胶通过阀球后从进胶接口的正面进入,具体是由于膨胀胶通过阀球后,位于阀球两侧的膨胀胶流速大于位于阀球正后方的膨胀胶流速,若上述进胶接口的封闭结构为开口结构,那么膨胀胶需要形成一个冲击回旋后才能进入进胶接口,增加了不必要的阻尼,严重影响了膨胀胶的流动。而本方案中将进胶接口的进口设置在侧面可以对应膨胀胶快速流动方向,减少不必要阻尼,提高出胶效率。

优选的,所述圆点喷嘴包括圆点喷嘴本体和调压组件,圆点喷嘴本体和调压组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点喷嘴本体的一端设有圆形喷口,其另一端依次设置入口段和螺纹段,所述入口段的直径大小小于螺纹段直径大小,入口段端面为封闭结构,其侧面均匀设置多个径向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圆形喷口;所述螺纹段对应设有紧固螺母;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调压阀体、阀球和调节弹簧,所述调压阀体设有贯穿调压阀体的内腔通道,所述内腔通道对应圆点喷嘴本体一端为内螺纹结构,且对应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阀球和调节弹簧设置在调压阀体的内腔通道内,所述内腔通道设有对应阀球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锥口朝向分流管路;所述调节弹簧一端与阀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口段对应连接,所述调节弹簧对应套设在所述入口段外。同样的,圆点喷嘴采用与调整喷嘴同样的调压组件,并实现形同的功能;这里紧固螺母可以在调节圆点喷嘴本体和调压阀体之间的旋进距离后,相对调压阀体方向拧紧,进而防止圆点喷嘴本体和调压阀体之间松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单元可以根据需要得到不同的喷胶组合,这样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车门打胶需要。喷胶单元上设置有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可以满足喷射条形膨胀胶和圆点膨胀胶的需要。辅助单元通过设置条形喷嘴和圆点喷嘴且对应喷口距待涂胶路径的距离基本相同使得喷涂出的喷胶其位置精度更好,其变形情况协调性好,相比人工打胶,进度高,效率快。

2.本发明通过设置调压组件可以针对每个喷嘴单独调节流量,具体调压组件是通过调节调压阀体与条形喷嘴或圆点喷嘴的相对旋进距离,进而调节调节弹簧对阀球的压力,从而实现阀球对调压阀体的锥形部具有压力,最后实现进胶压力调节或进胶流量的控制。这样即可以在相同工艺流程时间内得到不同直径大小的条状膨胀胶。辅助单元各条形喷嘴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调节,满足复杂工件上不同位置及不同用胶量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分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条形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4的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圆点喷嘴的的全剖视图。

附图中,1-辅助单元、2-分流管路、3-支架、4-吊运装置、5-工件、6-工件工装、7-条形喷嘴、8-圆点喷嘴、9-调压组件、10-紧固螺母、20-分流盘、21-进胶口、22-出胶口、71-条形喷嘴本体、72-调节螺钉、73-调节杆、711-调节杆腔、712-条形喷口、713-进胶接口、714-通孔、81-圆点喷嘴本体、82-圆形喷口、83-螺纹段、84-入口段、91-调压阀体、92-阀球、93-调节弹簧、911-内腔通道、912-锥形部、913-卡套结构、914-六角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多点涂胶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供胶单元、喷胶单元和辅助单元1;供胶单元和喷胶单元连接,辅助单元1将喷胶单元固定并对应工件5需打胶的路径,通过辅助单元1均可以对不同工件5可以一次性完成打胶。

供胶单元,供胶单元连接盛装有膨胀胶的胶桶并通过主管路泵送输出到分流管路2;供胶单元主要用于集中供胶,通过供胶泵将膨胀胶泵送到各喷胶单元,供胶单元在图中未画出。这里胶桶也可以是承载有膨胀胶的其他罐体。

喷胶单元,所述喷胶单元包括喷出条状膨胀胶的条形喷嘴7、喷出圆点状膨胀胶的圆点喷嘴8和通过分流盘20形成多路输出的分流管路2。分流盘20连接供胶单元,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一一对应设置在分流管路2的各路输出端上;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中均设置控制膨胀胶流出量大小的调压组件9。分流管路2可设置多个分流盘20并形成一主多从的多路等压等速同步输出管路结构;用于构建多路同步输出,保证打胶工作时,装置个打胶喷嘴可以同步出胶。这里条形喷嘴7用于在工件5上形成条状膨胀胶路径或者平面膨胀胶路径,圆点喷嘴8用于在工件5上形成点状膨胀胶路径,使用时,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辅助单元1,包括用于喷胶单元固定的支架3及用于吊运支架3的吊运装置4,所述支架3安装在吊运装置4上;所述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的喷口均对应车门待涂胶路径排列设置,并且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的喷口距对应车门待涂胶路径的距离基本相同。辅助单元1通过其支架3对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形成可拆卸安装固定,具体是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安装在支架3上后形成对应打胶路径,且保证各喷嘴可以同时喷胶,喷胶位置精确,喷胶效果一致。

如图2所示,为分流管路2中分流盘20的结构示意图。分流管路2包括分流盘20、出胶管和截止阀,分流盘20为圆盘结构,分流盘20上端面轴向中心设有带螺纹进胶口21,沿其侧面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带螺纹出胶口22,出胶口22沿分流盘20的径向设置并均与进胶口21连通;出胶管上均安装有截止阀,且出胶管对应分流盘20的出胶口22连接安装。分流管路2可以根据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的数量设置多级,如设置两级分流,其中一级分流设置一个分流盘20,二级分流设置四个分流盘20,则二级分流共设有16个输出端。这里分流盘20提供多路同步输出的通道,通过设置多级分流盘20或并排设置多个分流盘20实现多路同步输出,满足辅助单元1中设置多个喷嘴的需求。截止阀可以实现对分流管路2单个管路开闭控制,这样可以在不改变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位置及数量情况,实现喷胶调节需要。

如图3-5所示,为装有调压组件9的条形喷嘴7的结构示意图。条形喷嘴7包括条形喷嘴本体71、调节杆73和调节螺钉72,条形喷嘴本体71呈长条形设置。条形喷嘴本体71上设有沿条形喷嘴本体71长度方向贯穿的调节杆腔711,调节杆73对应套装在调节杆腔711内且其直径大小小于调节杆腔711的直径大小,调节螺钉72设置调节杆73两端并与调节杆腔711两端口形成密封。条形喷嘴本体71相对调节杆腔711轴心线平行且远离调节杆腔711的一端设有条形喷口712,条形喷口712与调节杆腔711之间为矩形等宽通道。条形喷嘴本体71相对条形喷口712的一端设有连通调节杆腔711的进胶接口713,进胶接口713与分流管路2的输出端连接。条形喷嘴本体71的条形喷口712的宽度大小为1mm,长度为60mm,条形喷嘴本体71对应条形开口一端呈v型设置。调节杆腔711的直径大小大于条形喷口712的宽度大小,且调节杆腔711的直径大小大于条形喷嘴本体71上进胶接口713内腔通道911直径大小;调节杆腔711的直径大小为10mm,调节杆73直径大小为8mm。

调压组件9位于条形喷嘴本体71与分流管路2的输出端之间;调压组件9包括调压阀体91、阀球92和调节弹簧93,调压阀体91设有贯穿调压阀体91的内腔通道911,调压阀体91对应进胶接口713一端设有内螺纹并与进胶接口713螺纹连接,调压阀体91对应分流管路2的一端为卡套结构913并与分流管路2的输出端连接。阀球92和调节弹簧93设置在调压阀体91的内腔通道911内,内腔通道911设有对应阀球92的锥形部912,锥形部912的锥口朝向分流管路2;调节弹簧93一端与阀球92连接,另一端与进胶接口713连接。即阀球92通过调节弹簧93对应锥形部912形成挤压,形成调压阀体91的内腔通道911的单向通路,具体是在供胶单元提供压力大于调节弹簧93对阀球92的压力时,阀球92被顶开,调压阀体91内腔通道911的通路,进而流入对应喷嘴。进胶接口713对应调压阀体91一端设有外螺纹,且对应设有紧固螺母10,紧固螺母10可以相对调压阀体91方向旋紧,从而固定调压阀体91和条形喷嘴本体71。

进胶接口713对应调压阀体91一端设有外螺纹,其上对应设有紧固螺母10。进胶接口713对应调压阀体91的一端对应调节弹簧93内径大小,并使得调节弹簧93套在其外侧,其端面为封闭结构,沿其侧面设置若干连通进胶接口713内腔的通孔714。进胶接口713一端设置的封闭结构可以限制膨胀胶通过阀球92后从进胶接口713的正面进入;具体的,膨胀胶通过阀球92后,位于阀球92两侧的膨胀胶流速大于位于阀球92正后方的膨胀胶流速,若上述进胶接口713的封闭结构为开口结构,那么膨胀胶需要形成一个冲击回旋后才能进入进胶接口713,增加了不必要的阻尼,严重影响了膨胀胶的流动。而本方案中将进胶接口713的进口设置在侧面可以对应膨胀胶快速流动方向,减少不必要阻尼,提高出胶效率。

这里,条形喷嘴7可以喷涂条状膨胀胶,其具体通过设置条形喷口712形成,条形喷嘴本体71厚度为10-30mm,实施例中采用20mm;其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选择。为使得条形喷口712出胶均匀,通过设置调节杆腔711和位于调节杆腔711内的调节杆73实现均匀出胶的目的。膨胀胶在进入条形喷嘴本体71后,首先进入调节杆腔711,位于调节杆腔711内的调节杆73对膨胀胶形成一具有阻尼作用的圆柱面,膨胀胶会首先沿调节杆73与之间空隙流动,并由调节杆73分散均匀,最终在条形喷口712均匀出胶。条形喷嘴7与现有的条形出胶喷嘴相比,其出胶(流动性)性能更好,形成的条状膨胀胶,形状大小均匀,不存在条形喷口712的某段缺胶,或不出胶的情况。

这里条形喷嘴7不同压力喷胶压力输出由调压阀体91与条形喷嘴本体71的相对旋进距离控制,在需要较大压力或较细出胶量时,对条形喷嘴本体71相对调压阀体91旋进,缩小两者相对距离,进而实现对弹簧压缩距离的控制,控制阀球92与调压阀体91的锥形部912的压力,实现进胶压力调升或进胶流量减少的控制;反之,可以得到较小压力或较大出胶量。在打胶作业时,每次供胶单元泵出膨胀胶到喷胶单元的时间一定,相同工艺流程时间内调压组件9不同调节状况下,可以得到不同直径大小的条状膨胀胶。辅助单元1各条形喷嘴7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调节,满足复杂工件5上不同位置及不同用胶量的需要。

如图6所示,为装有调压组件9的圆点喷嘴8的结构示意图。圆点喷嘴8包括圆点喷嘴本体81和调压组件9,圆点喷嘴本体81和调压组件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圆点喷嘴本体81的一端设有圆形喷口82,其另一端依次设置入口段84和螺纹段83,入口段84的直径大小小于螺纹段83直径大小,入口段84端面为封闭结构,其侧面均匀设置多个径向设置的通孔714,通孔714连通圆形喷口82。螺纹段83对应设有紧固螺母10。调压组件9包括调压阀体91、阀球92和调节弹簧93,调压阀体91设有贯穿调压阀体91的内腔通道911,内腔通道911对应圆点喷嘴本体81一端为内螺纹结构,且对应螺纹段83螺纹连接。阀球92和调节弹簧93设置在调压阀体91的内腔通道911内,内腔通道911设有对应阀球92的锥形部912,锥形部912的锥口朝向分流管路2。调节弹簧93一端与阀球92连接,另一端与入口段84对应连接,调节弹簧93对应套设在入口段84外。调压阀体对应圆点喷嘴本体一端外侧呈六角头部914结构。同样的,圆点喷嘴8采用与调整喷嘴同样的调压组件9,并实现形同的功能;这里紧固螺母10可以在调节圆点喷嘴本体81和调压阀体91之间的旋进距离后,相对调压阀体91方向拧紧,进而防止圆点喷嘴本体81和调压阀体91之间松动。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使得可以满足同时得到条状膨胀胶和点状膨胀胶,膨胀胶的形状尺寸均可以满足工艺要求。具体的,首先通过设置一个同步输出回路以同步供胶输出,以保障可以多点同时涂胶同时完成;其次,设置的喷胶单元集合了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通过支架3使得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可以形成一个对应涂胶区域的一体化装置;通过设置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的喷口距对应车门待涂胶路径的距离基本相同使得喷涂出的喷胶其位置精度更好,其变形情况协调性好,相比人工打胶,进度高,效率快;最后,通过设置定位件可以满足快速定位打胶,通过调压组件9可以调节每个喷嘴的流量,这样对应不同的打胶要求,其适应性更好。

在具体结构上,为实现不同工作环境需求,辅助单元1可以包括用于喷胶单元固定的支架3、升降架、底座和控制箱,升降架相对设置在底座上,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底座上可拆卸设有用于固定车门的工件工装6。支架3通过吊环安装在升降架上并位于工件工装6的正上方,支架3通过升降架相对工件工装6上下移动。支架3上设置对应工件工装6的定位件,定位件设置在支架3边缘侧并呈对角设置。控制箱安装在升降架上并连接控制升降架,同时控制箱内也设有控制供胶单元的开关,。

其中,支架3外侧设有用于包裹支架3的外壳;支架3为设有多个长条形调整孔的安装板,安装板可由钢件焊接形成板面;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可拆卸固定在安装板上的长条形调整孔。由于对车门进行打胶作业时,车门不同类型复杂程度不同,需打胶处的空间方位不同,需要打胶时对正才可以保证打胶质量;每次对通过长条形调整孔虽然可以进行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的调节,但调整效率较低。这里通过对支架3的下端面设置方向朝下的调节件,具体的调节件为万向竹节结构,万向竹节结构的承压压力不低于5mpa,且喷胶时径向抖动不大于2mm,这样使得方便调节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喷胶的稳定性。调节件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支架3的长条形调整孔上,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的安装部。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可以通过该安装部固定;这样设置多个调节件,调节件上设置一条形喷嘴7或圆点喷嘴8。在打胶前,先将升降架将辅助单元1下移,辅助单元1对应工件工装6定位,调节调节件将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对应需要打胶的区域,并保证距工件5距离一致;将升降架将辅助单元1上移,调节位于条形喷嘴7和圆点喷嘴8上的调压组件9,保障不同位置的喷胶量。至此,调整工作完成,这时只需要将控制控制箱,调整相关参数,即可以进行打胶作业。

为适应不同形状规格的工件5打胶需要,工件工装6包括多个可竖直升降调节的支柱,支柱上端部设有橡胶块。工件工装6可以根据不同车门进行调节,安装时只需要对应将工件5放置在工件工装6上即可;橡胶块可以直接进行限位固定,可以不必要额外固定。当然,这里工件工装6也可以是可移动是工装,具体是在工件工装6底部安装车轮,需要打胶作业时,将工件5安装在工件工装6上后,将工件工装6推到升降架下方定位即可。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