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磨机吊装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701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磨机端盖,尤其是涉及一种球磨机吊装端盖。



背景技术:

公知的,球磨机广泛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热力发电、黑色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球磨机也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在一些较大型的球磨机中,球磨机端盖重量也非常之大,尤其是球磨机端盖在热力发电厂等所使用的球磨机非常之大,出于现有球磨机端盖或衬板设计的原因,球磨机端盖溢出的现象在球磨机的运行过程中时有发生,这对磨煤机的正常运转造成很大威胁,在端盖溢出的机理不甚明了时,在很长时间内未能减少溢出故障的发生;由于球磨机端盖本体非常重,复位、检查、更换衬板很不方便;原有的球磨机上的钩环为凸起设置,在移动盖体的时候容易碰到周围的物体或者人,这样就为球磨机端盖的移动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磨机吊装端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装装置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以此来达到稳定地移动和盖装球磨机端盖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磨机吊装端盖,包括筒体、盖装装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在筒体上设有盖装装置,盖装装置由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构成,盖装装置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孔,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孔。

所述筒体为圆柱型空心结构,筒体的一端设有限位圈,筒体的另一端设有盖装装置。

所述盖装装置为圆台型结构,盖装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为圆环型结构,盖装装置和筒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环相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为圆台型结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为圆环型结构,第二连接环的一端与第一盖体相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另一端与第二盖体相连接。

所述第二盖体为圆台型结构,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的一端与第二盖体相连接,第三连接环的另一端与第三盖体相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连接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圆环型结构,第一凹槽内设有至少三个第一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一固定块均匀分布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结构。

所述第二盖体和第三连接环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为圆环型结构,第二凹槽内设有至少三个第二固定块。

所述第二固定块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二固定块均匀分布在第二凹槽内,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球磨机吊装端盖,包括筒体、盖装装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在盖装装置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以此来达到稳定地移动和盖装球磨机端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和安装起来都比较简单,不论是横着吊装球磨机端盖还是竖着吊装球磨机端盖,都能使得球磨机端盖能够稳定地来回移动,同时固定块设置在凹槽内,避免了在球磨机端盖移动的过程中碰到周围的物体或者人,在增加美观性的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球磨机端盖的复位、检查、更换衬板等日常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限位圈;2、筒体;3、第一连接环;4、第一盖体;5、第一凹槽;6、第二连接环;7、第二盖体;8、第二凹槽;9、第三连接环;10、第三盖体;11、第一固定孔;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孔;14、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球磨机吊装端盖,包括筒体2、盖装装置、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8、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4、第一固定孔11和第二固定孔13,在筒体2上设有盖装装置,盖装装置由第一盖体4、第二盖体7和第三盖体10构成,盖装装置上设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8,第一凹槽5内设有第一固定块12和第一固定孔11,第二凹槽8内设有第二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孔13。

所述筒体2为圆柱型空心结构,筒体2的一端设有限位圈1,筒体2的另一端设有盖装装置。

所述盖装装置为圆台型结构,盖装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环3,第一连接环3为圆环型结构,盖装装置和筒体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环3相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4位圆台型结构,第一盖体4和第二盖体7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环6,第二连接环6为圆环型结构,第二连接环6的一端与第一盖体4相连接,第二连接环6的另一端与第二盖体7相连接。

所述第二盖体7为圆台型结构,第二盖体7和第三盖体10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环9,第三连接环9的一端与第二盖体7相连接,第三连接环9的另一端与第三盖体10相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4和第二连接环6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为圆环型结构,第一凹槽5内设有至少三个第一固定块12。

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一固定块12均匀分布在第一凹槽5内,第一固定块1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第一固定孔11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结构。

所述第二盖体7和第三连接环9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8为圆环型结构,第二凹槽8内设有至少三个第二固定块14。

所述第二固定块14为长方型、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二固定块14均匀分布在第二凹槽8内,第二固定块14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3,第二固定孔13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结构。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球磨机吊装端盖,在使用的时候,将吊机上的吊钩分别勾住第一固定块12上的第一固定孔11和第二固定块14上的第二固定孔13,因为在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8内分别设有至少三个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4,这样就使得球磨机端盖在竖着吊装时候受力均匀,同时由于盖装装置上设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8,这样即使球磨机端盖在横着吊装的时候,受到的力量也非常均匀,这样在吊装的过程中不论是横着吊装还是竖着吊装,球磨机端盖都不会因为受力失衡而偏向一侧或者不稳定地来回晃动,这样就能稳定而又快速地完成球磨机端盖和球磨机的对接工作;由于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4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8内,这样就避免了球磨机端盖在吊装的过程中碰到周围的物体或者人,在增加美观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球磨机端盖的复位、检查、更换衬板等日常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