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707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硅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硅回收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有机硅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多晶硅、有机硅单体生产多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催化剂为硅铜粉,多年来国外一直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该系统除尘的难度在于,硅粉硬度极高,对器壁冲刷严重;要求一级除尘器具有颗粒分级功能,只回收5~10μm以上的粉尘,二级对5μm以下粉尘应彻底去除;一级分离下来的粉尘在不影响反应器内取热构件的前提下,顺利回床。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硅回收系统中,由于催化剂颗粒对设备的磨损以及冲蚀严重,通常选择在这些设备内部易被磨损或冲蚀的部位衬以高耐磨衬里。但传统水泥结合耐磨衬里必须提高水泥用量获得足够的常温强度,在中温时水泥的晶型转变会使得强度显著降底。且水泥的大量使用用水量较大,成型体排出水分后,留下的孔隙较多,耐磨衬里的体积密度明显降底、显气孔率增大,结构强度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硬度大、耐磨性好、强度高、气密性好的有机硅回收装置。

一种有机硅回收装置,包括一圆柱形筒体、一同轴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筒体一端的出口管、在所述圆柱形筒体另一端同轴设置有一与圆柱形筒体一体式连接的呈锥形的排料口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筒体上的进口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柱形筒体与排料口管内设置有第一耐磨衬里,在所述出口管内设置有第二耐磨衬里,在所述进口管内设置有第三耐磨衬里;在所述进口管上设置有一进口顶板、进口底板、进口外侧板、进口内侧板以及若干加强圈、加强筋,所述进口顶板设置在所述进口管的顶端,所述进口底板设置在所述进口管的底端,所述进口外侧板圆滑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外圈上,所述进口内侧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筒体上,在所述排料口管上还设置有若干耳式安装支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磨衬里、第二耐磨衬里、第三耐磨衬里采用龟甲网和刚玉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圆柱形筒体上设置有一铭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出口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在所述排料口管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在所述进口管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龟甲网和刚玉制成的第一耐磨衬里、第二耐磨衬里、第三耐磨衬里,提高了体积密度,具有硬度大、耐磨性好、强度高、气密性好的特点,改善了回收装置的结构强度,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硅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视图(去掉耳式安装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有机硅回收装置,包括一圆柱形筒体100、一同轴设置在圆柱形筒体100一端的出口管200、在圆柱形筒体100另一端同轴设置有一与圆柱形筒体100一体式连接的呈锥形的排料口管300以及设置在圆柱形筒体100上的进口管400。

在圆柱形筒体100与排料口管300内设置有第一耐磨衬里110、310,在出口管200内设置有第二耐磨衬里210,在进口管400内设置有第三耐磨衬里4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耐磨衬里110、310、第二耐磨衬里210、第三耐磨衬里410采用20mm厚的龟甲网和22mm的刚玉制成。

在进口管400上设置有一进口顶板420、进口底板430、进口外侧板440、进口内侧板450以及若干加强圈460、加强筋470,进口顶板420设置在进口管400的顶端,进口底板430设置在进口管400的底端,进口外侧板440圆滑设置在圆柱形筒体100的外圈上,进口内侧板450竖直设置在圆柱形筒体100上,进口顶板420、进口底板430、进口外侧板440以及进口内侧板450采用角焊缝焊接在进口管400上,并采用100%超声波进行检测;加强圈460、加强筋470采用全焊缝结构焊接在进口管400上,在排料口管300上还设置有若干耳式安装支座500,耳式安装支座500采用焊接方式圆滑的焊接在圆柱形筒体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圆柱形筒体100上设置有一铭牌120。

在本实施例中,在出口管2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220;在排料口管30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320;在进口管400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480,在出口管400、排料口管300以及进口管200与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耐磨挡圈并在耐磨挡圈上预留有10mm的焊接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