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604发布日期:2019-03-05 18:3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混合机。



背景技术:

混合机是一种用于对多种物料进行混合的机械设备。典型的混合机是高速混合机,其内部设有旋转叶片以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高速混合机的应用较为广泛,其普遍应用于粉末冶金材料、半导电屏蔽料、电缆料和其它热固性材料在制备时的物料混合。

但是,对于需要在混合物料颗粒中添加部分液体的物料,采用现有的高速混合机进行物料混合时会产生以下问题:

一是采用高速混料机进行混料时,液体与物料颗粒被一次性加入到料筒内,在混料开始前,液体即被一部分物料颗粒所吸附,其它部分物料颗粒未吸附到,即使后续混料过程中通过旋转叶片进行搅拌混合,其各颗粒物中最终吸附的液体其浓度也不一致,从而降低了物料混合的均匀性。

二是采用高速混料机进行混料时,叶片旋转会对物料颗粒产生较大的撞击和切削作用,导致碎屑的大量产生,从而在料筒内形成带有碎屑的液体,这种带屑液体容易粘附在料筒壁上,产生粘壁现象,从而妨碍了混料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柔性混合机,旨在提高混料的均匀性和混料的质量、提高设备可靠性,并降低设备成本,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混合机,包括由减速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旋转的旋转式滚筒,所述滚筒的前端设有连通滚筒内腔的进料口和净化空气进气口,所述滚筒的后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滚筒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数量沿周向分散分布的混料叶片,在所述滚筒上沿滚筒的中心内孔插入有液体喷管,所述液体喷管的前端位于滚筒的内部,且所述液体喷管的前端设有液体喷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滚筒的内部设置混料叶片和液体喷头,液体在混料过程中逐步均匀添加,可以使得物料颗粒对液体的吸附更均匀,实现了滚筒内的颗粒物料与液体的均匀混合,同时通过在滚筒的前端设置净化空气进气口,混料时在滚筒的内部通入一定压力的净化空气,可以有效防止周围环境中的微尘空气进入到滚筒的内部,从而避免了混合物料性能和质量的下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混料叶片为料斗式叶片,所述料斗式叶片包括用于混料过程中盛取或倒出物料的料斗槽、用于与滚筒的内壁连接的接合部。

上述滚筒内部料斗式叶片的设置,实现了滚筒内部物料颗粒的平稳而缓慢的翻滚,其一方面可以使得物料本身(包括颗粒物和喷射进入的液体)的均匀混合,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物料颗粒之间、物料颗粒与滚筒筒壁之间的撞击,相比传统的高速混料机,可以有效避免混料后产生碎屑、进而造成液体粘壁而影响到混料质量和混料作业的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料斗式叶片的料斗槽为凹弧形料斗槽,且所述凹弧形料斗槽为采用钢板模压成型的凹弧形料斗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斗槽的槽底向着滚筒后端一侧的中心出口部位倾斜设置。

上述混料叶片上料斗槽的槽底向着滚筒后端一侧的中心出口部位倾斜设置,可以使得物料颗粒在翻滚过程中同时沿轴向缓慢移动,从而大大方便了混料循环,使得混料更均匀,并使得混料后的出料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合部为角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混料叶片数量为三个且沿所述滚筒的内部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滚筒的转速为8~12r/min。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三,所述滚筒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通道的卸料气缸。

工作时所述滚筒内腔通入有其压力超过一个大气压的净化空气,从而可以保持滚筒内部的正压,外界环境中的微尘空气就不会进入到滚筒内,从而保证了物料混合的洁净度。

为了方便滚筒内部的物料清理和维护保养,所述滚筒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窗口,所述窗口上设置有可拆装的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混合机设置有机架。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滚筒通过托轮部件或轴承座部件设置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混合机,通过在滚筒的内部设置混料叶片和液体喷头,液体在混料过程中逐步均匀添加,可以使得物料颗粒对液体的吸附更均匀,实现了滚筒内的颗粒物料与液体的均匀混合,同时通过在滚筒的前端设置净化空气进气口,混料时在滚筒的内部通入一定压力的净化空气,可以有效防止周围环境中的微尘空气进入到滚筒的内部,从而避免了混合物料性能和质量的下降。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混合机,滚筒内部料斗式叶片的设置,实现了滚筒内部物料颗粒的平稳而缓慢的翻滚,其一方面可以使得物料本身(包括颗粒物和喷射进入的液体)的均匀混合,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物料颗粒之间、物料颗粒与滚筒筒壁之间的撞击,相比传统的高速混料机,可以有效避免混料后产生碎屑、进而造成液体粘壁而影响到混料质量和混料作业的弊端。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混合机,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由于采用低速混料,其运行平稳、噪音小、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混合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K向视图

图中:1、减速电机,2、滚筒,3、进料口,4、净化空气进气口,5、出料口,6、混料叶片,7、滚筒的中心内孔,8、液体喷管,9、液体喷头,10、料斗槽,11、接合部,12、卸料气缸,13、门,14、齿轮传动,15、机架。

图中:A为前端,B为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混合机的实施例,包括由减速电机1通过齿轮传动14带动旋转的旋转式滚筒2,所述滚筒2的前端设有连通滚筒内腔的进料口3和净化空气进气口4,所述滚筒2的后端设有出料口5,所述滚筒2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数量沿周向分散分布的混料叶片6,在所述滚筒2上沿滚筒的中心内孔插入有液体喷管8,所述液体喷管8的前端位于滚筒2的内部,且所述液体喷管8的前端设有液体喷头9。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滚筒2的内部设置混料叶片6和液体喷头9,液体在混料过程中逐步均匀添加,可以使得物料颗粒对液体的吸附更均匀,实现了滚筒2内的颗粒物料与液体的均匀混合,同时通过在滚筒2的前端设置净化空气进气口4,混料时在滚筒2的内部通入一定压力的净化空气,可以有效防止周围环境中的微尘空气进入到滚筒2的内部,从而避免了混合物料性能和质量的下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料叶片6为料斗式叶片,所述料斗式叶片包括用于混料过程中盛取或倒出物料的料斗槽10、用于与滚筒2的内壁连接的接合部11。

上述滚筒2内部料斗式叶片的设置,实现了滚筒2内部物料颗粒的平稳而缓慢的翻滚,其一方面可以使得物料本身(包括颗粒物和喷射进入的液体)的均匀混合,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物料颗粒之间、物料颗粒与滚筒2筒壁之间的撞击,相比传统的高速混料机,可以有效避免混料后产生碎屑、进而造成液体粘壁而影响到混料质量和混料作业的弊端。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料斗式叶片的料斗槽10为凹弧形料斗槽,且所述凹弧形料斗槽为采用钢板模压成型的凹弧形料斗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斗槽10的槽底向着滚筒2后端一侧的中心出口部位倾斜设置。

上述混料叶片上料斗槽10的槽底向着滚筒2后端一侧的中心出口部位倾斜设置,可以使得物料颗粒在翻滚过程中同时沿轴向缓慢移动,从而大大方便了混料循环,使得混料更均匀,并使得混料后的出料更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合部11为角钢。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混料叶片6数量为三个且沿所述滚筒2的内部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滚筒2的转速为8~12r/min。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三,所述滚筒2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5通道的卸料气缸12。

工作时所述滚筒2内腔通入有其压力超过一个大气压的净化空气,从而可以保持滚筒2内部的正压,外界环境中的微尘空气就不会进入到滚筒2内,从而保证了物料混合的洁净度。

为了方便滚筒2内部的物料清理和维护保养,所述滚筒2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窗口,所述窗口上设置有可拆装的门13。

本实施例的一种柔性混合机设置有机架15。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速电机1设置在机架15上,所述滚筒2通过托轮部件或轴承座部件设置在机架15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