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酸化除油剂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9843发布日期:2021-06-11 19:3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酸化除油剂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酸化除油剂生产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除油剂主要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及助洗剂等配制而成。呈液状清洗剂,因此使用简便。现代工业清洗中,一般使用超声波清洗或喷淋清洗。它完全替代了易燃易爆的石油溶剂,可轻易去除各种物质表面的润滑油脂、碳剂、霉斑等,使用安全、简便、经济、效果显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反应釜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反应釜使用过程中,每次操作完毕后需用清洗液清洗釜体内的残留物,从而使得反应釜可以始终保持干净,避免影响下次使用,但现有的反应釜需要人工进行清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酸化除油剂生产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方便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清洗,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清洗的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酸化除油剂生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设有u型支架,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设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位于所述u型支架的正下方,所述u型支架水平部的底端对称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贯穿所述u型支架的顶端延伸至所述u型支架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液板,所述储液板的底端阵列固定设有多个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底端均贯穿所述u型支架的水平部和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内且固定连接有储液环,所述储液环的外壁上环形固定设有清洗刷,所述清洗刷远离所述储液环的一侧均与所述反应釜的内壁抵触,所述储液环的底端环形阵列固定设有多个高压喷嘴。

进一步而言,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内,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对称固定设有搅拌杆。

进一步而言,所述反应釜的上部一侧固定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的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均固定嵌设有与所述输水管相匹配的滑动轴承座。

进一步而言,所述储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输水管的顶端与所述储液板的内部空间相通。

进一步而言,所述输水管的底端均与所述储液环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高压喷嘴的顶端均与所述储液环的内部空间相通。

进一步而言,所述储液环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储液环的内部半径大于所述搅拌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高压喷嘴和清洗刷,将进液管的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连接,从而使得清洗液可以通过进液管进入储液板内,然后通过输水管下落至储液环内,再通过高压喷嘴向反应釜的内壁进行喷射,然后通过清洗刷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刷洗,从而方便对反应釜进行清洗;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气缸,通过气缸可以连接杆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带动储液板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储液板带动输水管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输水管带动储液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储液环带动高压喷嘴和清洗刷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对反应釜进行多方位的清洗;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方便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清洗,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清洗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液环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底座;2、u型支架;3、反应釜;4、气缸;5、连接杆;6、储液板;7、输水管;8、储液环;9、清洗刷;10、高压喷嘴;11、电机;12、搅拌轴;13、搅拌杆;14、进料口;15、出料口;16、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酸化除油剂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固定设有u型支架2,底座1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设有反应釜3,反应釜3位于u型支架2的正下方,u型支架2水平部的底端对称固定设有气缸4,气缸4的输出端均贯穿u型支架2的顶端延伸至u型支架2的正上方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液板6,储液板6的底端阵列固定设有多个输水管7,输水管7的底端均贯穿u型支架2的水平部和反应釜3的顶端延伸至反应釜3内且固定连接有储液环8,储液环8的外壁上环形固定设有清洗刷9,清洗刷9远离储液环8的一侧均与反应釜3的内壁抵触,储液环8的底端环形阵列固定设有多个高压喷嘴1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应釜3的顶端固定设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的底端延伸至反应釜3内,搅拌轴12的下部对称固定设有搅拌杆13,反应釜3的上部一侧固定设有进料口14,反应釜3的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出料口15,反应釜3的顶端均固定嵌设有与输水管7相匹配的滑动轴承座,通过电机11带动搅拌轴1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搅拌轴12带动搅拌杆1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搅拌杆13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储液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6,输水管7的顶端与储液板6的内部空间相通,输水管7的底端均与储液环8的内部空间相通,高压喷嘴10的顶端均与储液环8的内部空间相通,储液环8为中空结构,且储液环8的内部半径大于搅拌杆13的长度,将进液管16的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连接,从而使得清洗液可以通过进液管16进入储液板6内,然后通过输水管7下落至储液环8内,再通过高压喷嘴10向反应釜3的内壁进行喷射。

这里说明,气缸4、电机11均为现有技术,故而涉及其它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进液管16的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连接,从而使得清洗液可以通过进液管16进入储液板6内,然后通过输水管7下落至储液环8内,再通过高压喷嘴10向反应釜3的内壁进行喷射,然后通过清洗刷9对反应釜3的内壁进行刷洗,此时通过气缸4可以连接杆5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5带动储液板6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储液板6带动输水管7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输水管7带动储液环8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储液环8带动高压喷嘴10和清洗刷9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从而对对反应釜3进行多方位的清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方便对反应釜3的内壁进行清洗,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清洗的质量。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