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筛砂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1410发布日期:2018-08-21 17:31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浆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滚动筛砂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湿拌砂浆是将水泥、细集料、外加剂、水等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内经过计量、搅拌后,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至使用地点,再放入专用容器中存储,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的湿拌拌合物。湿拌砂浆的优点很多,比如不用在工地上进行二次搅拌,运输到现场可直接使用;适合工厂集中生产砂浆,质量比较稳定;且相比于干混砂浆,成本显著降低。

砂浆原料在进入砂浆搅拌机之前需要经过筛选,目的是将砂浆原料中的大颗粒杂质筛选出来,从而保证细度较高的砂浆产品。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对砂浆进行筛料时,通常预先将砂浆倒入筛料斗中,筛料斗内有过滤网,砂浆中的大颗粒杂质会残留在过滤网上,从而实现对砂浆的初步筛选,但是,这种筛料斗在实际应用中,当大颗粒杂质残留在过滤网上时,若不及时排出,则会堵塞在过滤网孔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筛砂机的上料装置,能够及时将大颗粒杂质排出,防止过滤网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滚动筛砂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筛料斗以及设置在筛料斗内部的过滤网,所述筛料斗的外壁上设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延伸向过滤网上方的振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驱动振动杆做伸缩往复运动,振动杆拍打在过滤网上,对过滤网进行振动,从而将残留在过滤网上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晃动,有效防止了大颗粒杂质堵塞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杆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塞设有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振动杆内开设空腔并塞设橡胶块,橡胶块与相同体积的振动杆材料相比,具有较轻的重量,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作用下,使得振动杆的运动更加高效、灵活;同时,增设橡胶块能够减小振动杆所受到的振动,从而延长振动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块内穿设有用于减震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空腔的顶壁与底壁上,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的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振动杆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杆上在朝向过滤网的杆壁上设有若干个毛刺,若干个所述毛刺沿着振动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振动杆的杆壁上设置毛刺,减小了振动杆与过滤网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过滤网在毛刺的振动局部的压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过滤网所受的振打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在筛料斗的下方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送带、主动辊、从动辊、若干排布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支撑辊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筛料斗的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传送带上下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辊转动,传送带随着主动辊的转动进行传送,由于下料口与传送带上下相对,筛料斗内的砂浆正好掉落在传送带上,借助传送带传送砂浆,具有较高的传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料斗的底端与传送带的上表面之间预留有1~3cm的间隙,所述筛料斗的侧壁上设有方便传送带上的物料继续传输的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与筛料斗的底部预留有1~3cm的间隙,若预留间隙较大,传送带上的砂浆容易从筛料斗的两侧掉落下去,造成砂浆的浪费;出料口设置在筛料斗的侧壁上,传送带上的砂浆是向着出料口方向继续传输,有利于提高砂浆的传输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皮带轮一、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皮带轮二连接在主动辊的一端,所述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通过皮带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动力较强劲,同时借助皮带轮一、皮带轮二进行动力的传递,传输过程的稳定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杆与驱动气缸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振动杆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杆的端部,且振动杆与连接杆相连的端面上设有磁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振动杆不需要工作时,沿垂直于振动杆的轴向方向拨动振动杆的端部,克服磁性层的磁力,使得振动杆在铰接处弯折,以便对振动杆进行更方便地收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动筛砂机的上料装置,利用驱动气缸驱动振动杆做上下往复运动,以对过滤网实现振打,从而松动堵塞在过滤网上的大颗粒杂质,减少过滤网发生堵塞的情况;

2、振打过滤网时,振动杆受到较剧烈的振动,橡胶块与弹簧均能够增强振动杆的抗震性能,有利于延长振动杆的使用寿命;

3、采用传送带对砂浆进行传输,并经出料口下料,具有优异的传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振动杆与过滤网的结构与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上料装置的振动杆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体现实施例的筛料斗的下料口与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筛料斗;3、过滤网;4、驱动气缸;41、缸体;42、活塞杆;5、振动杆;51、空腔;52、橡胶块;53、弹簧;6、毛刺;7、送料机构;71、传送带;72、主动辊;73、从动辊;74、支撑辊;75、驱动组件;751、驱动电机;752、皮带轮一;753、皮带轮二;754、皮带;8、下料口;9、出料口;10、连接杆;11、磁性层;12、固定板;13、腰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滚动筛砂机的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筛料斗2以及设置在筛料斗2内部的过滤网3,筛料斗2的外壁上有驱动气缸4,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42向上延伸,且连接有延伸向过滤网3上方的振动杆5。

如图1所示,筛料斗2焊接在机架1上,形状呈倒锥台形,且上下开口;过滤网3安装在筛料斗2内靠近下开口的一端。

如图2所示,从筛料斗2的外壁上延伸有固定板12,驱动气缸4的缸体41固定在固定板12上,且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42向上延伸,振动杆5的一端与活塞杆4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筛料斗2的侧壁上开设腰形孔13,以便振动杆5水平穿过腰形孔13并延伸在过滤网3的上方,在活塞杆42的伸缩作用下,带动振动杆5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过滤网3的振打。

如图3所示,振动杆5朝向过滤网3的杆壁上延伸有若干个毛刺6,若干个毛刺6沿着振动杆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由于毛刺6与过滤网3的接触面积较小,有助于增大振打瞬间产生的压强,从而提高对过滤网3的振打能力。

如图3所示,振动杆5与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42之间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42的顶端,另一端与振动杆5的一端铰接,且在振动杆5与连接杆10相连的端面上有磁性层11,使得振动杆5与连接杆10连接牢固;克服磁性层11的磁性作用,使得振动杆5向着垂直于振动杆5的轴向方向弯折,实现收纳振动杆5,从而减小振动杆5所占的体积。

如图4所示,振动杆5的内壁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空腔51,每个空腔51内塞设有橡胶块52,橡胶块52的尺寸过盈配合在空腔51内,橡胶块52上插设有弹簧53,弹簧5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空腔51的顶壁与底壁上,且弹簧53处于压缩状态,压缩的弹簧53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在振动杆5的振打过程中,振动杆5受到较剧烈的振动作用,橡胶块52与压缩的弹簧53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

如图5所示,机架1上在筛料斗2的下方有送料机构7,送料机构7包括传送带71、主动辊72、从动辊73、若干排布在主动辊72与从动辊73之间的支撑辊74以及驱动组件75。

如图6所示,筛料斗2的底部有下料口8,下料口8与传送带71上下相对,且筛料斗2的底端面与传送带71的上表面之间预留有1~3cm的间隙,有效防止了砂浆传送带71的两侧洒落下去;砂浆经过下料口8后掉落在传送带71上,在筛料斗2的侧壁上开设出料口9,传送带71上的砂浆经过出料口9继续传输。

如图6所示,驱动组件75包括驱动电机751、皮带轮一752与皮带轮二753,皮带轮一752与驱动电机751的输出轴相连,皮带轮二753连接在主动辊72的一端,皮带轮一752与皮带轮二753通过皮带754相连,驱动电机751驱动主动辊72转动,从动辊73随着传送带71的传送而转动,具有较高的传输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