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壳体上配有减速器和套筒的定中心部件的内燃机的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764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壳体上配有减速器和套筒的定中心部件的内燃机的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起动器,尤其是机动车辆的内燃机的起动器,它具有一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具有一支承定子的圆柱形套筒和一转子,该转子与一输出轴相接合,以便通过插置的一行星齿轮系式减速器旋转驱动一起动头,所述减速器包括
-一齿圈,其具有一内部带齿的圆柱形环形裙部、和一径向侧板,该径向侧板配有一孔,用于使所述输出轴同轴地通过,以及
-轴向定中心部件,其将所述齿圈轴向对中在所述起动器的支承件内,。
背景技术
FR-A-2767157提出一种所述类型的机动车辆内燃机的起动器,其中,减速器的固定齿圈在起动器支承件上的轴向定位,是通过齿圈的一壁在支承件的一凸缘上的接触进行的。励磁系统的套筒支承在支承件的端部上,其与支承件的凸缘轴向分开一预定距离。支承件和套筒的定中心在齿圈的环形裙部的整个长度上进行。这种布置要求必须进行支承件的精确机加工,尤其是在彼此分开前述距离的凸缘和端部处。这种尺寸的公差间隔增加到起动器的尺寸链( de cotes)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是实施一种弥补前述缺陷的起动器,以便获得减速器齿圈的定中心和精确定位,简化支承件的机加工工序,减少起动器的尺寸链。
本发明起动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的齿圈具有一第一支承面,其位于与在所述支承件和所述套筒之间的连接界面相同的平面内。所述连接界面限定在所述支承件的一第二支承面之间,轴向抵靠在所述套筒的一第三支承面上。支承件的机加工得到简化,因为只有支承件的第二支承面必须进行机加工。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齿圈具有一凸缘,该凸缘配有与所述支承件进行接触的第一支承面。所述凸缘从所述齿圈的裙部凸起,以确保所述套筒和所述齿圈定中心在所述支承件上。所述减速器的齿圈由所述凸缘以及由所述套筒的一止动凸起进行轴向平移锁定。
根据本发明,在起动器的套筒和支承件之间获得良好的电连接。
相对于US A 4 649 285和US A 5 718 147所述的解决方案,底板去除,且套筒简化,因为根据本发明,其直接支承在支承件上,无需配置一凸缘。
考虑到WO 01/31195,还可简化起动器。实际上,在一实施方式中,减速器的齿圈最好具有一延伸部分,其成形为确保操纵杆的铰接功能。因此,避免使用一嵌装构件来实施操纵杆的支承与铰接面,简化机加工工序,以便无间隙地保持待组装构件。
用挠性材料尤其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一接触片最好间置在齿圈的延伸部分和接触器箱体的一支承面之间。接触片的配置避免对接触器的这部分进行机加工。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齿圈的延伸部分配有支承件,例如一或两个舌片,在操纵杆的铰接件后部构成一轴承,所述铰接件的前部在起动器的支承件上由一固定座形成。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齿圈的延伸部分包括操纵杆的一支架,以使操纵杆的回转轴完全装入减速器的齿圈中。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连接法[14]-支架和操纵杆具有孔,以便横贯插入一回转轴;[15]-支架配有两弹性爪,其配有两对齐的孔,用于接纳装在操纵杆上的回转轴;[16]-支架包括两弹性爪,其配有支承面,用于接合在操纵杆的一环形凹颈中;[17]-支架具有一U形架,用于接纳回转轴,其可属于或不属于操纵杆。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用于铰接操纵杆的延伸部分由一通过本身公知的固定方法与齿圈相连接的构件形成。
延伸部分可确保一辅助功能。
实际上,根据一实施方式,减速器的齿圈具有一延伸部分,其成形为一插入式止动件,插入在接纳操纵杆的一空腔中。齿圈的延伸部分适于空腔的宽度,其构成操纵杆的一凹入的定位与导向件。
起动器的支承件比文献FR2787833提出的简化,因为不需要加强肋或使齿圈进行止动转动的特殊形状。当齿圈的延伸部分插入时,操纵杆的接纳空腔自动起这种止动作用。
齿圈的延伸部分最好包括操纵杆的一支架或者一或两个舌片。齿圈也得到简化,因为操纵杆的支架或铰接舌片同时确保齿圈进行止动转动。如前所述,用挠性材料制成的一接触片间置在齿圈的延伸部分和接触器的一支承面之间。
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齿圈模制的变形危险得到限制,而且,在起动器的支承件内不配置加强肋或其它凸起形状,腾出备用空间,以安装体积较大的部件,例如一直径较大的起动头。
延伸部分可与齿圈一起模制,或由一通过固定方法与齿圈相连接的构件形成。


参照附图和以下对本发明一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优越性和特征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26]图1是配有一本发明起动头铰接操纵杆的起动器的轴向剖面图;[27]图2是减速器的齿圈的放大剖面图,其包括一嵌装回转轴的一支架;[28]图3是图2的断面图;[29]图4、5和7与图3相同,示出起动头操纵杆的三个铰接实施例;[30]图6是图7的竖直剖面图;[31]图8示出减速器的齿圈处起动器支承件的内部;[32]图9是沿图8中9-9的剖面图;[33]图10是图1所示减速器的放大剖面图,示出齿圈相对于支承件和套筒的定中心情况;[34]图11是类似于图3的局部图,示出无操纵杆的另一实施例,只有起动器减速器齿圈的一延伸舌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起动器10具有一电动马达11,其由同轴安装的一定子12和一转子13组成,定子12围绕转子13,其在一套筒15内围绕一轴线14进行转动安装。套筒15与用于固定在机动车辆一固定部分上的起动器的金属支承件16相连接。
支承件16这里用可模塑材料例如铝基可模塑材料制成。
定子12例如具有一施感绕组17,其具有两对线圈18,每个都围绕一与套筒15相连接的极靴19进行缠绕。极靴19借助于螺钉20固定到这里是金属的套筒15上,如文献FR-A-2 611 096所述(图1)。每个线圈18由一连续的导线组成,其围绕极靴19沿其厚度方向缠绕,以形成直径越来越大的同心拼接线匝,如文献EP A 7 491 94中图2至5所示。每个线圈18的轴线相对于构成电动马达11的旋转轴的转子13的轴线14呈径向。
转子13具有一叠板,其配有凹槽,用于安装别针形电线21。这些电线21彼此连接,以形成一与导电片22相连接的转子绕组,导电片22属于与电动马达11的轴24相连接的一整流子23。在其它实施例中,绕组是连续导线式的。
电刷25在整流子23的汇流片22上摩擦,向转子绕组供电。电刷25属于配有电刷的导向与接纳保持架的一电刷架26,其由弹簧27朝汇流片22的方向进行作用。电刷架26与一后轴承28相连接,其在中央部分具有一固定座,用于安装一滚针轴承29。后轴承28用于转动地安装电动马达11的轴24的后端部。该轴24的轴线与转子13的轴线14重合,且与构成起动头30的轴的输出轴43的轴线重合。滚针轴承29用于在套筒15的后端部的中心定位装置,且通过固定螺栓31连接到起动器10的支承件16上。图8示出支承件上用于拧紧固定螺栓的两螺纹孔(未标示)。这些孔完全对置,每个孔都利用支承件在后部具有的径向和轴向凸起的一凸耳形成(也参见图1和10)。固定螺栓31布置在套筒15的外部。这里,固定螺栓和管状套筒15的外周边之间存在一小间隙。
如图8所示,支承件具有两加肋的大凸耳,每个凸耳具有一孔,用于使支承件的一固定件例如一螺钉或一螺栓进入内燃机的一固定部分例如曲轴箱。凸耳之一具有一辅助孔。这里,孔是螺纹孔。
起动器10还具有一电磁接触器32,其与电动马达11相平行地进行延伸,径向布置在其之上。接触器32具有一由支承件16支承的箱体33,且配有一励磁绕组B,所述励磁绕组B配有至少一线圈。箱体33在前部由一用电绝缘材料制成的盖34封闭。盖34的固定通过箱体33自由端的材料弯边进行。箱体33的一凸肩可确保一固定铁芯35的轴向定位,所述固定铁芯35在另一方向上由具有电源接线端子36、37的盖34进行轴向定位。
接线端子36、37成形为每个都在盖34内形成一固定触点38。接线端子36之一用于同蓄电池的正极端子相连接,另一接线端子37通过一导线39与定子的施感绕组17的入口和正极性电刷25相连接。当激励绕组B时,一活动铁芯40由磁吸力朝固定铁芯35的方向吸引,同时使接触器32的触点闭合和使起动头30的一操纵杆41进行作用。
输出轴43安装在支承件16的例如由一滚针轴承构成的一前轴承42中。如文献FR-A-2 787 833所述,输出轴43的后端部具有一凹槽,以布置一滑动轴承44,其用于转动地安装电动马达11的轴24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成形为形成一太阳齿轮49,其属于一行星齿轮系,构成一齿轮减速器45,间置在输出轴43和电动马达11的轴24之间。
减速器45具有一转动固定的圆柱形齿圈46,其具有一内部带齿的环形裙部61(图1、2、6、10)。裙部61为轴向定向,因此具有圆柱形形状。齿圈46的裙部61的齿48为轴向定向,与行星齿轮47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47围绕由一横向平台支承的轴转动地加以安装,所述横向平台与起动头30的轴43的后端部相连接。齿圈46是一模制件。这里,齿圈46用可模塑的塑料制成,优选的是用最好由纤维加强的刚性热塑性材料制成。
起动头30滑动地安装在输出轴43上,具有一驱动齿轮50、一由转动的操纵杆41操纵的传动装置51以及一轴向间置在传动装置51和齿轮50之间的自由轮52。
中空支承件16具有用于起动头30和用于操纵杆41的座腔,如图1和8至10更清楚可见。
传动装置51在内部配有螺旋槽,其与输出轴43所支承的外螺旋齿进行互补啮合。因此,当起动头30由操纵杆41抵靠止动件53移动时,起动头30进行一螺旋运动,以便借助于在所述空心支承件16的、呈尖穹隆形的前部中实施的凹口(图1,9和10),起动头30通过其齿轮50与内燃机(未示出)的起动用齿圈相啮合。
显然,自由轮52式装置可代之以文献FR-A-2 772 433所述类型的锥形离合器式连接装置。
同样,显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起动头30在其前部局部地布置在支承件的外部。确切地说,起动头30的齿轮50不布置在支承件中(图1和10),而可布置在支承件的外部,例如如参考文献FR A 2 745 855中所示。
内燃机可固定到或属于机动车辆,例如旅游车或游艇。
操纵杆41通过其上端连接到接触器32的活动铁芯40上,在其中间部分具有一枢轴54,根据一特征,所述枢轴54可局部地或完全安装在齿轮减速器45的固定式带齿齿圈46的一延伸部分。操纵杆41用一模制件制成,优选的是用最好由纤维加强的刚性热塑性材料制成。
如图8和9更清楚地所示,支承件具有一尤其用于操纵杆41的下部和用于齿圈46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一用于安装枢轴54和操纵杆上部的尺寸小的第二固定座。图8示出第二固定座处的两孔,用于借助螺钉固定接触器的箱体。第二固定座的外形具有一环形凸肩,用于支承圆柱形箱体33的前部。
第一固定座在后部由一环形外形限定,用于接纳齿圈46的前部。
第二固定座的外形相对于第一固定座的外形轴向凸起地延伸(图9)。
一径向通路170布置在两固定座之间(图8)。
该通路具有一如下所述的空腔69。
如图1所示,减速器45的齿圈46的延伸部分由一或两平舌片55构成,每个舌片55都具有一半圆柱形轴承56,用于接纳枢轴54。
所述舌片55布置在齿圈46的外周边,这里与齿圈46一起模制。所述舌片55相对于轴线14横向定向,且朝向电磁接触器32。所述轴承56在铰接件的后部构成操纵杆41的支承件,铰接件的前部在支承件16上由一轴承形固定座加以实施。所述舌片55的后部和接触器32的支承面57之间的空间由一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接触片58占据,其可吸收尺寸变化。
在该实施例中,半圆柱形轴承56与齿圈46的延伸部分的舌片55一起模制,枢轴54与操纵杆41一起模制。这种安装的优越性在于,避免使用一嵌装构件来实施操纵杆41的支承与铰接面,简化机加工工序,以便无间隙地保持待组装构件。
图2至7示出其它实施例,其中,操纵杆41的枢轴54完全安装到减速器45的齿圈46上。
如图2和3所示,操纵杆41在上部具有用于与活动铁芯40相连接的铰接座59,在下部具有一用于接合在传动装置51上的叉形件60。齿圈46的具有内齿48的轴向定向的裙部61连接至一径向侧板62,其在中央开有一由输出轴43同轴穿过的孔63。
相对于轴线14横向定向的侧板62构成齿圈46的底部。该侧板62属于齿圈46的前部,最好具有用于其刚性固定的径向加强肋的背部(dorsalement)(图3上未标示)。
减速器45的齿圈46配有一可插入枢轴54的支架64(chape),以铰接操纵杆41。支架64取代舌片55,最好与齿圈46一起模制,而枢轴54是一穿过操纵杆41的一孔的嵌装构件,以便插入支架64的对齐的孔65中,所述支架64横向于齿圈46的外周边进行延伸,且朝图1所示的接触器的方向。
如图4所示,齿圈46的支架64由配有两对齐孔65的两弹性爪64a、64b形成。枢轴54与操纵杆41一起模制,可在爪64a、64b横向移开之后插入孔65中。
如图5所示,支架64的两弹性爪64a、64b每个都配有一耳轴66,其夹紧在操纵杆41的一环形凹颈67中,以使所述操纵杆41铰接在齿圈46上。
在图6和7所示的实施例中,配设在带齿齿圈46的延伸部分上的支架64,具有一U形支座68(berceau),枢轴54接合在其中。枢轴54可安装到操纵杆41上,尤其是通过模制,或者横向嵌装在操纵杆41的一孔中。
显然,枢轴54的接纳支架64可由一固定在带齿齿圈46上的构件构成,而不是直接与减速器的齿圈一起模制,如同图2至7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铰接件可通过任意固定方式,尤其是通过焊接、粘接、钳连接、嵌装、在一T形槽中滑动或者与燕尾榫接合,与齿圈进行机械连接。
如同图2至7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操纵杆41在减速器45的齿圈46上的铰接安装具有下述优越性[69]-简化支承件16的机加工,[70]-接触器32的支承面57和操纵杆41的支承件的固定座可保持天然状态,[71]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接触片58是一比文献FR-A-2 787 833提出的操纵杆的支承件价廉的构件。
如图8和9所示,带齿齿圈46的转动锁定最好通过支架64加以实施,所述支架64位于如前所述布置在支承件16上的一互补形空腔69中。除其铰接操纵杆41的作用外,支架64还同时构成一插入式止动件,其尺寸确定成适合空腔69的宽度。空腔69布置成对操纵杆41进行定位和导向,构成支架64的一凹入保持件,用于转动固定减速器45的齿圈46。
该空腔69一方面由图8上以虚线369标示的成两部分的一底部加以限定,以支承支架64,另一方面由两侧边缘169加以限定。侧边缘连接至横向错开的轴向边缘(未标示)。这是模制而成的。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舌片(图1和11)构成插入式止动件。
齿圈的延伸部分构成接合在接纳操纵杆的支承件16的一空腔69中的一插入式止动件,因此成形为确保转动止动齿圈的作用。
该延伸部分还成形为确保铰接操纵杆41的作用。
接触片58间置在接触器32的箱体33的一支承面57和延伸部分之间。该接触片在其内周边成形为与套筒15的外周边相配合,因此,在该处不配有凹口,且具有简单的形状。
因此,相对于文献FR-A-2 787 833和FR-A-2 767 157提出的起动器支承件来说,起动器的支承件16得到简化,因为不需要用于转动止动齿圈46的加强肋或特殊凹槽。在起动器的支承件16内不配置加强肋或其它凸起,腾出空间,以安装体积较大的部件,例如一直径较大的起动头30。
在图8和9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64具有铰接操纵杆41和转动止动齿圈46的双重作用,从而也简化齿圈46的制造。因此,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齿圈46成型的变形危险得到限制。
图10示出减速器45的齿圈46相对于起动器的支承件16和电动马达11的套筒15的定位装置。齿圈46在其凸起的外周边具有一凸缘73,其具有一第一支承面70,所述第一支承面70所在的平面与起动器的支承件16的第二支承面71和电动马达的套筒15的第三支承面72相同。
确切地说,这里为径向定向和呈环形的凸缘73,相对于底部62轴向错开,如图2和6更清楚地所示。
支承件的第二支承面71形成于这里为金属的支承件16的自由端,即支承件16的后端部。
这里为金属的套筒15的第三支承面由套筒15的自由端构成,邻接第二支承面71。
支承面70至72相对于轴线14进行横向延伸。
带齿齿圈46在支承件16中的定中心由凸缘73的第一支承面70加以确保。套筒15在齿圈46上的定中心在凸缘73的外径上进行。套筒15的第三支承面72与支承件16的第二支承面71进行接触,从而永久地确保套筒和支承件之间的电连接。
应当指出,凸缘73由轴向定向的具有不同长度的网状加强肋402朝后部延伸,与操纵杆41反向。这些加强肋分布在圆周上,加强裙部61。
如图2所示,裙部61的前段的外周边在侧板62和凸缘73的支承面70之间延伸,具有尖凸起400。
同样,尖凸起401在加强肋402的外周边延伸,如图8所示。
因此,易于使前段紧固在支承件的第一固定座中,同样,易于使套筒用力安装在加强肋402上。由于具有凸起400、401,因此这很容易做到,所述凸起400、401具有转动锁定齿圈和套筒15的作用。
减速器45的齿圈46的轴向平移锁定是配置径向凸缘73和一止动凸起74的结果,所述凸缘73通过其支承面70支承在支承件16的第二支承面71上。止动凸起74通过套筒15上的一冲制形状获得,支承在与凸缘73相对的裙部61上。
确切地说,凸起通过一金属构件100的一径向凸缘支承在裙部61上,所述金属构件100称为防尘罩,借助于其一凸肩(未标示)轴向固定在裙部的自由端上。裙部61的自由端具有轴向爪,这里是四个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爪,每个都嵌入在构件100的一凹口中,使其进行转动定位。
齿圈46的定中心与定位凸缘73可简化机加工工序,减少起动器的尺寸链。只有支承件16的第二支承面71必须进行机加工。
显然,由说明书和附图可见,舌片55和支架64的爪64a、64b其间布置一空间,用于使这里用塑料制成的操纵杆41通过。舌片55相应于支架64的爪64a、64b,每个仅具有一轴承56。
操纵杆41通过一与活动铁芯40进行弹性连接的连接杆同活动铁芯40相连接,如图1局部所示,以及如文献FR-A-2 787 833中的图2所示。叉形件60在其下端具有两指杆,所述指杆进入布置在传动装置51中的一凹颈,所述凹颈的侧面之一由一锁紧安装在传动装置上的垫圈形成,如FR-A-2 687 736所述。
根据本发明,如同箱体33那样的圆柱形套筒15具有简化结构,因为齿圈46具有一延伸部分,这里总体上呈横向定向。该延伸部分基本上在中空形的齿圈46的侧板62的延伸段延伸,用作行星齿轮系式减速器的固定座。
显然,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因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轴54与操纵杆14一起模制,且以如前所述的方式,如图11所示,配设一单个舌片55,所述舌片55横向定向,朝向接触器,在其外周边具有一接纳圆柱形枢轴54的接纳凹口155。因此,舌片55在其总体上呈矩形的凹口155处厚度小,其通到总体上呈矩形的舌片55的外周边。
凹口155的底部159构成一用于轴54的凸肩,最好具有圆形型面。
该轴54这里是图4所示类型的轴,因此具有在操纵杆41的主体两侧延伸的两圆柱形接触片或螺栓。
为简化起见,图11用虚线示出轴54的接触片。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接触片每个都由一横向定向的平表面加以限定,与图4所示的轴54的接触片相反,其由一倾斜面限定,以移开图4所示的爪。
开在朝向支承件16的舌片55的后表面上的凹口155的宽度,大于轴54的长度。
该凹口的高度大于轴54的直径。
在该图11中,凹口155在中央具有一厚度减小部分156,因此,其限定在厚度减小部分156两侧延伸的两支承部分157。这些支承部分157是用于枢轴54的接触片的支承部分。
厚度减小部分156避免与操纵杆41的主体相互影响。
显然,由说明书和图11可见,底部159的圆形型面的尺寸根据轴54的接触片的直径加以确定。
这种安装的优越性在于,避免使用一嵌装构件来实施操纵杆41的支承与铰接面,简化机加工工序,以便无间隙地保持待组装构件,因为凹口比所述一个或多个轴承56较易实施。另外,布置一坚固的大舌片55。底部59与支承部分157相连接地构成一架,用于操纵杆41的轴及其一支承面。
该舌片55的宽度根据图8所示的空腔69确定尺寸。舌片55的侧边缘210适于同限定空腔69的侧边缘169(图8)进行互补配合,以转动锁定或固定齿圈46。
这里,在中央对舌片55进行刚性加固。
因此,配设两加强肋158,其在图3所示类型的一加强肋160两侧延伸。
为使这些加强肋易于与齿圈一起模制形成,配置一中央开口210,其在中央在凹口155的厚度减小部分156处具有底部159。
加强肋158限定呈矩形的开口210的侧边缘。中央加强肋160通到开口210的纵向底部。
如图3、4、5、7所示,齿圈46,确切地说是侧板62,具有一凸销300,如图2和3所示。该凸销相对于支架64在直径上相对地进行延伸,或者在其它实施例中,相对于取代支架64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舌片55在直径上相对地进行延伸。该凸销互补地接纳在支承件16的一空腔269中,因此,与支架64形的齿圈的延伸部分或至少一舌片55相配合,参与转动锁定齿圈46。
权利要求
1.内燃机的起动器,其具有一电动马达(11),该电动马达(11)具有一支承定子(12)的圆柱形套筒(15)和一转子(13),该转子(13)与一输出轴(43)相接合,以便通过插置一行星齿轮系式减速器(45)的方式旋转驱动一起动头(30),所述减速器包括-一齿圈(46),其具有一内部带齿的圆柱形环形裙部(61)、和一径向侧板(62),该径向侧板(62)配有一孔(63),用于使所述输出轴(43)同轴地通过,以及-轴向定中心部件,其将所述齿圈(46)轴向对中在所述起动器的支承件(16)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45)的齿圈(46)具有一第一支承面(70),其位于与在所述支承件(16)和所述套筒(15)之间的连接界面相同的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界面限定在所述支承件(16)的一第二支承面(71)之中,轴向抵靠在所述套筒(15)的一第三支承面(7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46)具有一凸缘(73),该凸缘(73)配有与所述支承件(16)进行接触的第一支承面(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73)从所述齿圈(46)的裙部(61)凸起,以确保所述套筒(15)和所述齿圈(46)定中心在所述支承件(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45)的齿圈(46)由所述凸缘(73)以及由所述套筒(15)的一止动凸起(74)进行轴向平移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中心凸缘(73)直接与所述齿圈(46)一起进行模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配有一传动装置(51)的起动头(30)、一与所述传动装置(51)相接合的操纵杆(41)、和一接纳一操纵杆(41)的支承件(16);并且,所述减速器(45)的齿圈(46)具有一延伸部分,其成形为确保铰接所述操纵杆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配有一传动装置(51)的起动头(30)、一与所述传动装置(51)相接合的操纵杆(41)、和一接纳一操纵杆(41)的支承件(16);并且,所述减速器(45)的齿圈(46)具有一延伸部分,其成形为一凸式构件,该凸式构件接合在接纳一操纵杆(41)的支承件(16)的一空腔(69)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起动器,其具有与一起动头(30)相连接的一电动马达(11),间置的一行星齿轮系式减速器(45)接纳在一固定的带齿齿圈(46)内,所述齿圈(46)具有一定中心凸缘(73),其具有一第一支承面(70),所述第一支承面(70)位于与支承件(16)和套筒(15)之间的连接界面相同的平面上。本发明应用于机动车辆用起动器。
文档编号F02N15/06GK1882774SQ200480033540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8日
发明者L-Y·克朗, T·帕尔特里 申请人:瓦莱奥电机设备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