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899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属于汽车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起动机取消了一般起动机中的单向离合器、电磁开关及驱动拨叉等装置,起动过程更平稳,更迅速,且较一般起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发动机起动机主要由电动机、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驱动拨叉、电磁开关等组成,起动控制装置主要由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及连接电路等组成。起动发动机时首先接通点火开关,使起动继电器触点闭合,电磁开关线圈通过较小的电流产生磁力,使驱动拨叉拨动驱动齿轮及单向离合器与发动机起动齿圈进行啮合,完成啮合后电磁开关接通电动机主电路,电动机线圈通过大电流起动发动机,起动机轴与驱动齿轮间的单向离合器可以单向传递扭矩,以防止发动机起动后带动起动机高速飞转而造成起动机损坏,当发动机起动后断开点火开关,电磁开关磁力消失,驱动齿轮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退出啮合。一般的起动机通常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起动机驱动齿轮通过单向离合器传递扭矩,容易造成单向离合器的磨损,使起动机无法工作。2、由于起动机驱动齿轮与发动机起动齿圈进行啮合的时间很短,容易造成冲击使齿轮损坏。3、起动机的起动时间通常由人为控制,容易造成起动时间过长以及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重复点火而损坏起动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起动机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该起动机能够实现驱动齿轮与起动齿圈平稳啮合,发动机起动后驱动齿轮自动退出啮合并断开点火电路,取消了单向离合器、电磁开关及驱动拨叉等零件,使起动机工作更可靠,更平稳,噪音小,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起动机电枢轴的两端装在驱动端盖及电刷端盖的轴承座孔中,起动机的电枢、励磁线圈、电刷与一般起动机相同。在电枢轴驱动端靠近电枢位置有一段花键轴,花键轴上装有制动盘,制动盘与电枢轴之间也可采用其他可传递一定扭矩并可使制动盘沿电枢轴轴向移动的联接,制动盘外缘与制动板摩擦部分为一锥面或平面。制动板装在起动机驱动端盖上,制动板内缘与制动盘摩擦部分为一锥面或平面,与制动盘外缘面相匹配。电枢轴驱动端加工有螺旋槽,驱动齿轮内孔同样有与之匹配的螺旋槽并旋装在电枢轴螺旋槽上,电枢轴驱动端靠近轴承孔位置装有定位挡圈,以限定驱动齿轮的位置。在制动盘与驱动齿轮之间装有制动弹簧及推力轴承,制动弹簧一端压在驱动齿轮端面,另一端压在推力轴承上,推力轴承则装在制动盘毂上。在驱动齿轮与驱动端盖之间装有摩擦弹簧,在驱动齿轮端面上还装有摩擦片,摩擦弹簧一端压在驱动齿轮端面的摩擦片上,另一端则固定在驱动端盖上,以对驱动齿轮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阻止驱动齿轮随电枢轴的转动。在驱动齿轮上设有卡环槽,卡环槽内装有拨叉,拨叉上端与控制拉杆连接,控制拉杆另一端穿过驱动端盖上的孔与限位开关上的顶杆连接。起动机的控制装置包括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以及连接电路,从发动机电源引入电源线到点火开关,从点火开关引出有点火电路、起动机啮合电路、车辆主电路。点火电路、起动机啮合电路与限位开关连接,其中起动机啮合电路中连接有限流电阻或稳压器,当驱动齿轮沿电枢轴轴向移动时带动拨叉,同时拨叉带动控制拉杆拨动限位开关上的顶杆,可以在断开起动机的啮合电路的同时接通发动机点火电路。起动机电路与起动继电器连接并受起动继电器控制,点火开关除具有一般的接通电源,关闭电源,点火三个功能外,在点火开关关闭电源的同时还接通了起动机啮合电路,同时点火开关还具有一个意外熄火起动位置。当发动机在运行时,通过限位开关的作用,起动机啮合电路与点火电路断开,起动机不工作,当汽车停车时,点火开关断开发动机电源,同时还接通了起动机啮合电路,起动机电枢轴缓慢旋转,驱动齿轮受到摩擦弹簧阻力不能随电枢轴旋转,在电枢轴螺旋槽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与发动机起动齿圈啮合,啮合完成后通过控制拉杆使限位开关断开起动机啮合电路,同时使限位开关处的点火电路接通,起动时只需接通点火开关处的点火电路即可起动发动机,发动机起动后当起动齿圈转速超过驱动齿轮转速时,在电枢轴螺旋槽的作用下驱动齿轮自动退出啮合并通过控制拉杆断开点火电路。点火开关的意外熄火起动位置可以使发动机在意外熄火时,不必断开车辆电源,点火开关首先接通啮合电路,完成啮合时即接通点火电路起动发动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螺旋驱动使驱动齿轮与起动齿圈进行啮合,发动机起动后驱动齿轮自动退出啮合,可以取消单向离合器,电磁开关及拨叉等零件,使起动机工作可靠,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2、由于采用车辆熄火后进行啮合,起动机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啮合,使啮合过程更平稳,冲击小。3、由于在发动机点火前驱动齿轮与起动齿圈已完成啮合,使起动更迅速,更平稳,噪音小。4、由于发动机起动后通过控制拉杆自动断开点火电路,因此避免了人为的使点火时间过长以及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重复起动而损坏起动机。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起动机的构造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起动机的制动盘与制动板可选的结构图。
图4是限位开关的构造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起动机的构造图。
图6是点火开关在OFF位置时的构造图。
图7是点火开关在ON位置时的构造图。
图8是点火开关在STA位置时的构造图。
图9是点火开关在意外熄火起动位置时的构造图。
图10是起动机在完成啮合时的构造图。
图11是驱动齿轮与起动齿圈发生顶齿时的视图。
图12是驱动齿轮与起动齿圈消除顶齿时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所示第一个实施例起动机的构造图中,起动机由驱动端盖(2)、电机壳体(10)、电刷端盖(12)三部分组成,起动机内部装有电枢(13)及电枢轴(1)、驱动齿轮(3)、励磁线圈(11)、电刷等,起动机的电枢(13)、励磁线圈(11)及电刷与一般起动机相同,电枢轴(1)的两端装在驱动端盖(2)及电刷端盖(12)的轴承座孔中,在电枢轴(1)驱动端靠近电枢(13)位置有一段花键轴,制动盘(14)内孔为与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并安装在花键轴上,制动盘(14)与电枢轴(1)之间也可采用其他可传递一定扭矩并可使制动盘(14)沿电枢轴(1)轴向移动的联接,制动盘(14)中心部分为一平面,制动盘(14)外缘与制动板(16)摩擦部分为一锥面。制动板(16)装在起动机驱动端盖上,通过螺钉(15)固定在驱动端盖底板(8)上,制动板(16)与驱动端盖底板(8)贴合面为一平面,制动板(16)内缘与制动盘(14)摩擦部分为一锥面,与制动盘(14)外缘锥面相匹配,制动板(16)可由钢板冲压制成。制动盘(14)与制动板(16)的摩擦部分还可以采用平面结构,如图3所示,制动盘(14)为一平面,制动板(16)为一圆环形平板,通过螺钉(15)固定在驱动端盖底板(8)上。电枢轴(1)驱动端加工有一段螺旋槽,驱动齿轮(3)内孔同样有与之匹配的螺旋槽并旋装在电枢轴螺旋槽上,电枢轴螺旋槽末端靠近轴承孔位置装有定位挡圈(20),定位挡圈(20)通过螺纹或热套法安装在电枢轴(1)上,以限定驱动齿轮(3)的位置。在制动盘(14)与驱动齿轮(3)之间装有制动弹簧(6)及推力轴承(17),驱动端盖底板(8)上加工有孔,孔的大小比制动弹簧(6)外径大,比摩擦弹簧(5)内径小,制动弹簧(6)一端压在驱动齿轮(3)端面上,另一端穿过驱动端盖底板(8)上的孔压在推力轴承(17)上,推力轴承(17)则装在制动盘(14)毂上。在驱动端盖底板(8)与驱动齿轮(3)之间装有摩擦弹簧(5)及摩擦片(18),摩擦片(18)装在驱动齿轮(3)端面上,摩擦弹簧(5)一端压在驱动齿轮端面的摩擦片(18)上,另一端则固定在驱动端盖底板(8)上,或将摩擦片(18)固定在摩擦弹簧(5)端面上,以增大摩擦弹簧(5)与驱动齿轮(3)之间的摩擦力,阻止驱动齿轮(3)随电枢轴(1)的转动。在驱动齿轮(3)上设有卡环槽,卡环槽内装有拨叉(4),拨叉(4)上端与控制拉杆(7)连接,控制拉杆(7)另一端穿过驱动端盖底板(8)上的孔与限位开关(9)上的顶杆(30)连接。
限位开关(9)装在电机壳体(10)上,限位开关(9)内有两对触点,一对为常闭触点,另一对为常开触点,在发动机运行时,常闭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断开。四个触点通过内部导线分别与限位开关上的四个接线柱(29)连接,如图4所示。限位开关(9)还具有一个可移动的顶杆(30),可以控制两对触点的开闭,顶杆(30)下端与控制拉杆(7)连接,随控制拉杆(7)的移动而移动。当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啮合时,通过拨叉(4)的作用控制拉杆(7)移动并带动限位开关的顶杆(30)移动,当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完全啮合或接近完全啮合时,限位开关的顶杆(30)断开常闭触点,同时接通常开触点,四个接线柱(29)则通过外部插头与控制电路连接。
起动机的控制装置包括起动继电器(23)、点火开关(25)、电源(26)以及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起动继电器(23)与一般继电器相同,点火开关(25)除具有一般的接通电源、关闭电源、点火三个功能外,在点火开关(25)关闭电源的同时还接通了起动机啮合电路(28),同时点火开关(25)还具有一个意外熄火起动位置,点火开关(25)结构如图6所示,铜片1(36)、铜片2(40)固定在点火开关(25)锁芯上,铜片1由内环片(33)和外环片(35)两部分环状铜片连接成一体而成,铜片2(40)由一块环状铜片组成,铜片1内环片(33)与铜片2(40)末端部分向外均有一块突出(39),铜片1(36)与铜片2(40)不接触,铜片1(36)、铜片2(40)的环状铜片与点火开关(25)锁芯同圆心,并随钥匙孔(38)转动而转动。电源线触点A(34)、起动机啮合电路触点B(37)、点火电路触点C(41)、主电路触点D(32)均固定在点火开关(25)上,不随钥匙孔转动,其中电源线触点A(34)为一长形触点。在OFF(关闭电源)位置,如图6所示,电源线触点A(34)和起动机啮合电路触点B(37)均与铜片1(36)接通,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与电源(26)接通,主电路(27)与点火电路(21)断开。在ON(接通电源)位置,如图7所示,电源线触点A(34)和主电路触点D(32)均与铜片2(40)接通,主电路(27)与电源(26)接通,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与点火电路(21)断开。在STA(发动机点火)位置,如图8所示,电源线触点A(34)、主电路触点D(32)及点火电路触点C(41)均与铜片2(40)接通,点火电路(21)及主电路(27)与电源(26)接通,起动机啮合电路(28)断开。在意外熄火起动位置,如图9所示,电源线触点A(34)、主电路触点D(32)及点火电路触点C(41)均与铜片2(40)接通,电源线触点A(34)和起动机啮合电路触点B(37)又均与铜片1(36)接通,起动机啮合电路(28)、点火电路(21)及主电路(27)均与电源(26)接通。
本发明的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从电源引出的导线与点火开关(25)连接,点火开关(25)内部连接如上所述,从点火开关(25)分别引出点火电路(21)(如图单点划线所示)、起动机啮合电路(28)(如图双点划线所示)和主电路(27),点火电路(21)与起动继电器(23)线圈连接,继电器线圈再与限位开关(9)上连接常闭触点的接线柱连接,限位开关(9)上另一连接常闭触点的接线柱则接地。从点火开关(25)引出的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与限流电阻(22)串联,限流电阻(22)再与限位开关(9)上连接常开触点的接线柱连接,限位开关(9)上另一连接常开触点的接线柱则与起动机连接,从电源引出的起动机电路(24)直接与起动继电器(23)一对动触点的其中一个连接,继电器另一动触点则与起动机连接,起动机线圈另一端接地。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中的限流电阻(22)的大小以能使起动机在驱动齿轮(3)未啮合状态下缓慢旋转为宜,转速不超过250转/分。考虑到电源电压的不稳定性,电路中的限流电阻(22)也可采用稳压器代替,稳压器的输出端与限位开关(9)上连接常开触点的接线柱连接,稳压器输出的电压大小也以能使起动机在驱动齿轮(3)未啮合状态下缓慢旋转为宜,转速不超过250转/分。
由上述可知,起动机啮合电路(28)和点火电路(21)同时受到点火开关(25)和限位开关(9)控制,只有点火开关(25)和限位开关(9)两处均接通,整个电路才导通。
在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起动机的构造图中,起动机的电枢轴(1)、驱动齿轮(3)、制动弹簧(6)、摩擦片(18)、拨叉(4)、推力轴承(17)、限位开关(9)、控制拉杆(7)等部件结构及安装方式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动板(16)为一圆环形平板,中心有孔,驱动端盖(2)没有底板,在驱动端盖(2)靠近电枢(13)一端加工有制动板安装孔(31),制动板安装孔(31)与制动板(16)外径之间为过盈配合,制动板(16)采用压力装配或冷冻法安装在制动板安装孔(31)中,制动盘(14)与制动板(16)摩擦部分为平面,制动盘(14)内孔为花键轴,并安装在电枢轴(1)的花键轴上,摩擦弹簧(5)为一锥形弹簧,摩擦弹簧(5)大端内径比制动盘(14)外径大,并固定在制动板(16)上,摩擦弹簧(5)小端压在驱动齿轮(3)端面的摩擦片(18)上。
第二个实施例起动机的控制装置及电路连接方法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同。
本发明起动机的工作过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例,当发动机在运行时,点火开关(25)处在ON位置(如图7所示),此时主电路(27)接通,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与点火电路(21)断开,起动机不工作,驱动齿轮(3)与发动机起动齿圈(19)脱离,制动弹簧(6)及摩擦弹簧(5)均受到压缩,在制动弹簧(6)压力作用下制动盘(14)摩擦面与制动板(16)摩擦面贴合,控制拉杆(7)将限位开关(9)的两常闭触点接通,常开触点断开。当汽车停车熄火时,点火开关(25)从ON转到OFF位置,从电路图及点火开关(25)结构图知,在此位置电源线触点A(34)与铜片1(36)接通,同时限位开关(9)的两常闭触点也处在接通状态,于是整个起动机啮合电路(28)接通,由于啮合电路中的限流电阻(22)或稳压器作用,起动机通过很小的电流,起动机产生的扭矩能够克服制动盘(14)与制动板(16)间的摩擦力使电枢轴(1)缓慢旋转,制动盘(14)也随之旋转,由于制动弹簧(6)与制动盘(14)之间装有推力轴承(17),制动盘(14)几乎不能传递摩擦力给驱动齿轮(3),驱动齿轮(3)受到电枢轴螺旋槽的摩擦力作用有随电枢轴(1)一起旋转的趋势,但由于摩擦弹簧(5)一端固定在驱动端盖底板(8)上,另一端与驱动齿轮(3)之间装有摩擦片(18),摩擦弹簧(5)对驱动齿轮(3)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使驱动齿轮(3)不能随电枢轴(1)旋转,于是在电枢轴螺旋槽的作用下,驱动齿轮(3)将沿电枢轴(1)轴向移动与起动齿圈(19)啮合。驱动齿轮(3)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制动弹簧(6)及摩擦弹簧(5)压力的作用,使驱动齿轮螺旋槽贴在电枢轴螺旋槽的一侧,当驱动齿轮(3)与发动机起动齿圈(19)发生顶齿时,驱动齿轮(3)不再移动,随着电枢轴(1)的继续旋转,在消除驱动齿轮螺旋槽与电枢轴螺旋槽之间的间隙后,电枢轴螺旋槽另一侧将与驱动齿轮螺旋槽另一侧接触,如图11所示,并对驱动齿轮(3)产生扭矩,随着电枢轴(1)的旋转,电枢轴(1)对驱动齿轮(3)产生的扭矩不断增大,并最终克服摩擦弹簧(5)及起动齿圈(19)端面对驱动齿轮(3)的摩擦力使驱动齿轮(3)随电枢轴(1)一起旋转,在消除顶齿后,在制动弹簧(6)及摩擦弹簧(5)力的作用下,驱动齿轮(3)将继续向起动齿圈(19)移动消除两螺旋槽之间的间隙,再次使驱动齿轮螺旋槽贴向电枢轴螺旋槽的一侧,如图12所示,于是驱动齿轮(3)便与起动齿圈(19)进入啮合。随着电枢轴(1)的继续旋转,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的啮合部分不断增加,摩擦弹簧(5)及制动弹簧(6)与驱动齿轮(3)脱离接触,制动盘(14)与制动板(16)之间摩擦力消失,驱动齿轮(3)不再受到摩擦弹簧(5)的摩擦力,但此时驱动齿轮(3)受到起动齿圈(19)的阻力,随着电枢轴(1)的继续旋转,驱动齿轮(3)将继续沿电枢轴(1)轴向移动直至定位挡圈(20)位置,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完全啮合。在驱动齿轮(3)沿电枢轴(1)向移动的过程中,装在驱动齿轮(3)卡环槽中的拨叉(4)将随驱动齿轮(3)一起移动,同时拨叉(4)带动控制拉杆(7)移动,控制拉杆(7)另一端带动限位开关的顶杆(30),在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完全啮合或接近完全啮合时限位开关顶杆(30)断开常闭触点,同时接通常开触点,于是,由于限位开关(9)的常闭触点断开,啮合电路断开,起动机停止转动,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完成啮合,为动机起动发做好了准备。当起动发动机时,点火开关(25)从OFF转到STA位置,从电路图及点火开关(25)结构图知,在此位置电源线触点A(34)与铜片2(40)接通,由上述已知限位开关(9)的常开触点也已接通,于是整个点火电路(21)接通,通过起动继电器(23)的作用闭合继电器两动触点,起动机电路(24)与电源接通,起动机通过较大的电流产生较大扭矩,由于受到定位挡圈(20)的阻挡驱动齿轮(3)不能再沿轴向移动,于是将随电枢轴(1)一起转动使发动机起动。发动机起动后转速迅速升高,当起动齿圈(19)转速大于驱动齿轮(3)转速时,起动齿圈(19)将带动驱动齿轮(3)旋转,驱动齿轮(3)的转速将大于电枢轴(1)的转速,于是在电枢轴螺旋槽的作用下驱动齿轮(3)将沿电枢轴(1)反方向移动使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退出啮合,同时控制拉杆(7)也随驱动齿轮(3)移动并带动限位开关顶杆(30)移动,顶杆(30)将断开限位开关(9)的常开触点并接通常闭触点,于是点火电路(21)断开,起动继电器(23)两动触点断开,起动机不再有电流通过,同时驱动齿轮(3)也重新压缩摩擦弹簧(5)及制动弹簧(6),制动盘(14)受到制动弹簧(6)压力作用使制动盘(14)摩擦面与制动板(16)摩擦面贴合产生摩擦力,使起动机迅速停止转动,避免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的再次啮合以及零件的磨损。
当车辆在运行中发动机意外熄火时,再次点火时,将点火开关(25)直接从ON位置转到意外熄火起动位置,从电路图及点火开关(25)结构图知,由于在此位置电源线触点A(34)与铜片1(36)接通,同时限位开关(9)的常闭触点处于接通状态,于是首先啮合电路(28)接通,当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完成啮合后,限位开关(9)的常开触点接通,于是点火电路(21)导通,通过起动继电器(23)可以顺利起动发动机,而不必断开车辆电源。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由起动机、电源、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连接电路等组成,其特征是所述起动机电枢轴(1)的两端装在驱动端盖(2)及电刷端盖(12)的轴承座孔中,制动盘(14)安装在电枢轴(1)驱动端靠近电枢(13)的位置上,制动盘(14)与电枢轴之间采用花键联接或其他可传递一定扭矩并可使制动盘(14)沿电枢轴(1)轴向移动的联接,在起动机驱动端盖(2)上装有制动板(16),电枢轴(1)驱动端加工有一段螺旋槽,驱动齿轮(3)内孔有与电枢轴螺旋槽相匹配的螺旋槽并旋装在电枢轴螺旋槽上,电枢轴螺旋槽末端靠近轴承孔位置装有定位挡圈(20)并固定在电枢轴(1)上,在制动盘(14)与驱动齿轮(3)之间装有制动弹簧(6)及推力轴承(17),在驱动端盖(2)与驱动齿轮(3)之间装有摩擦弹簧(5)及摩擦片(18),在驱动齿轮(3)上设有卡环槽,卡环槽内装有拨叉(4),拨叉(4)上端与控制拉杆(7)一端连接,控制拉杆(7)另一端与限位开关(9)连接,所述起动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源(26)、点火开关(25)、起动继电器(23)、连接电路,从电源(26)引出的导线与点火开关(25)连接,从点火开关(25)分别引出有点火电路(21)、起动机啮合电路(28)和主电路(27),点火电路(21)与起动继电器(23)线圈连接,起动继电器(23)线圈再与限位开关(9)连接,从点火开关(25)引出的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与限位开关(9)连接,起动机啮合电路(28)从限位开关(9)引出后再与起动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端盖(2)有底板(8),底板(8)上加工有孔,孔的大小比制动弹簧(6)外径大,比摩擦弹簧(5)内径小,所述制动弹簧(6)一端压在驱动齿轮(3)端面上,另一端穿过驱动端盖底板孔压在推力轴承(17)上,所述推力轴承(17)装在制动盘(14)毂上,所述摩擦片(18)装在驱动齿轮(3)端面上,所述摩擦弹簧(5)一端固定在驱动端盖底板(8)上,另一端压在驱动齿轮(3)端面的摩擦片(18)上,或将摩擦片(18)固定在摩擦弹簧(5)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制动盘(14)外缘与制动板(16)摩擦部分为一锥面,所述制动板(16)通过螺钉(15)固定在驱动端盖底板(8)上,制动板(16)与驱动端盖底板(8)贴合面为一平面,制动板(16)内缘与制动盘(14)摩擦部分为一锥面,与制动盘(14)外缘锥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制动盘(14)与制动板(16)摩擦部分为一平面,所述制动板(16)为一圆环形平板,所述制动板(16)通过螺钉(15)固定在驱动端盖底板(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开关(9)内有两对触点,在发动机运行状态下,一对为常闭触点,另一对为常开触点,四个触点通过内部导线分别与限位开关上的四个接线柱(29)连接,所述限位开关(9)还具有一个可控制两对触点开闭的顶杆(30),所述顶杆(30)与控制拉杆(7)连接,随控制拉杆(7)的移动而移动,当控制拉杆(7)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顶杆(30)断开限位开关(9)的常闭触点,同时接通常开触点,所述指定位置为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完全啮合或接近完全啮合时控制拉杆(7)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点火开关(25)除具有一般的接通电源,关闭电源,点火三个位置外,还具有一个意外熄火起动位置,在OFF(关闭电源)位置,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与电源接通,主电路(27)与点火电路(21)断开,在意外熄火起动位置,起动机啮合电路(28)、点火电路(21)及主电路(27)均与电源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起动继电器(23)线圈与限位开关(9)上连接常闭触点的接线柱连接,限位开关(9)上另一连接常闭触点的接线柱接地,所述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与限位开关(9)上连接常开触点的接线柱连接,限位开关(9)上另一连接常开触点的接线柱与起动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中串联有限流电阻(22),所述限流电阻(22)的大小为可以使起动机在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未啮合状态下缓慢旋转,转速不超过250转/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起动机啮合电路(28)中连接有稳压器,所述稳压器输出的电压大小为可以使起动机在驱动齿轮(3)与起动齿圈(19)未啮合状态下缓慢旋转,转速不超过250转/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端盖(2)没有底板,在驱动端盖(2)靠近电枢(13)一端加工有制动板安装孔(31),所述制动板(16)安装在驱动端盖(2)的制动板安装孔(31)中,所述摩擦弹簧(5)为一锥形弹簧,摩擦弹簧(5)大端内径比制动盘(14)外径大,并固定在制动板(16)上,摩擦弹簧(5)小端压在驱动齿轮(3)端面的摩擦片(18)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制动板(16)为一圆环形平板,所述制动盘(14)与制动板(16)摩擦部分为平面,所述制动板安装孔(31)与制动板(16)外径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制动板(16)采用压力装配或冷冻法安装在制动板安装孔(31)中。
全文摘要
一种发动机起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当汽车停车时,点火开关断开发动机电源,同时还接通了起动机啮合电路,起动机电枢轴(1)缓慢旋转,驱动齿轮(3)受到摩擦弹簧(5)阻力不能旋转,在电枢轴螺旋槽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与发动机起动齿圈(19)啮合,啮合完成后通过控制拉杆(7)断开起动机啮合电路,同时使限位开关(9)处的点火电路接通,起动时只需接通点火开关处的点火电路即可起动发动机,发动机起动后当起动齿圈转速超过驱动齿轮转速时,在电枢轴螺旋槽的作用下驱动齿轮自动退出啮合并断开点火电路,并通过制动盘(14)使电枢轴迅速停止运转,起动机工作平稳、迅速、可靠,并取消了电磁开关、单向离合器及驱动拨叉,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F02N11/08GK101025140SQ20071002030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
发明者姬腾飞 申请人:姬腾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