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vt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34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vvt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润滑油路布置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法规的日趋严格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发动机技术也日益进步。当前, VVT(可变气门正时)装置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包括进气可变、排气可变和进排气同时可变,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VVT装置的驱动方式主要有螺旋式、液压驱动式和电机驱动式等,其中液压驱动式 占主流地位。液压驱动式是通过电磁阀控制发动机高压润滑油来驱动VVT装置,所以必须 有高压润滑油通过油路与WT装置的电磁阀连通。VVT装置及电磁阀通常是安装在发动机 气缸盖上的,所以这些油路是布置在气缸盖上的。当前的油路方案中,往往是将VVT装置的油路与气缸盖的润滑油路分开布置,即 分别连通到气缸体的高压润滑油,避免两者相互干扰,影响VVT装置的响应速度和气缸盖 的润滑功能。但是这种方案会导致油路占据空间大,布置困难,而且分开布置会增加管道数 量,也就增加了机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VT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成功解决性能与设计难度、加 工成本的矛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予以实施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布置在发动机汽缸盖内,所述润滑油 路由主油路、VVT电磁阀油路和润滑专用油路构成,所述的主油路一端与气缸体的高压油路 连接,另一端在汽缸盖内分成两条油路,一路为VVT电磁阀油路,连通VVT电磁阀,另一路 为润滑专用油路,通往汽缸体内的通往汽缸盖的凸轮轴室;所述主油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 VVT电磁阀油路直径,润滑专用油路的直径者较前两者小。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润滑油是从气缸体经过气缸盖主油路分两路分别连通VVT电 磁阀和凸轮轴室,而不是分别与VVT电磁阀和凸轮轴室直接连通,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气缸 体上的一条高压润滑油出口管路和气缸盖上的一条高压润滑油进口管路,减少了润滑油管 路在气缸盖上所占空间,由此可降低发动机的设计难度,同时降低机加工成本。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汽缸盖中只需要一条主油路,就可以将主油路的直径相 对设计得比较大,这样较大直径的主油路就形成了一个容积较大的空间,类似一个稳压腔, 可以抑制在VVT装置间歇性工作时油路的压力波动,既保证了 VVT装置对液压力的需求,又 不至于对气缸盖上摩擦副的润滑油供应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可以使VVT装置的响应速度和 润滑功能得到兼顾。而两条分油路中,VVT电磁阀的需油量远远大于凸轮轴等相关摩擦副润滑的所需 油量,因此为了保证对VVT电磁阀的稳定供油,可以将VVT电磁阀油路的直径做得尽量大,
3而将润滑专用油路的直径尽量做小。但是在实际机加工中,油路直径越小就越不好加工,但 润滑专用油路直径大了,又会影响VVT电磁阀油路的供油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本实用 新型进一步在所述润滑专用油路中设置了一个限油螺塞,用于限制通往润滑专用油路的油 量,这样就可以不必将油路加工得太小。所述限油螺塞从润滑专用油路的机加导向孔伸进 润滑专用油路内,外端与机加导向孔通过螺纹装配,将机加导向孔堵塞住。上述在润滑专用 油路中设计限油螺塞的结构,既可以合理控制油量保证摩擦副有足够的高压润滑油,还可 以使润滑专用油路直径不至于太小导致机加工困难、生产效率降低和成本上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对VVT装置和发动机的摩擦副有效供油的前提 小,既可以保证VVT装置响应速度与润滑不相互干扰,又可以减少管路数量,降低机加工难 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图1为本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在气缸盖内布局的横断面示意图,图中1-气缸盖、11-主油路、12-VVT电磁阀油路、13-VVT电磁阀安装孔、14-润滑 专用油路、15-机加工堵孔、2-限油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高压润滑油从气缸体进入汽缸盖1,首先进入到直径较大的 主油路11,主油路11再分成两条油路,一路是VVT电磁阀油路12,连接主油路11和VVT电 磁阀安装孔13,另一路是润滑专用油路14,润滑油通过润滑专用油路14被送到达通往汽缸 盖的凸轮轴室,对发动机的凸轮轴承等摩擦副进行润滑。其中,主油路11与VVT电磁阀油 路12的直径大致相当或前者略大于后者。润滑专用油路14直径最小,并在润滑专用油路 14中设置一个限油螺塞2,通过减小油路截面积限制通往润滑专用油路的油量。限油螺塞 2从润滑专用油路14的机加导向孔15 (该孔是加工油路时需要的)伸进润滑专用油路内, 外端与机加导向孔通过螺纹装配,将机加导向孔堵塞住,即限油螺塞2的外端同时又起到 堵塞作用。
权利要求一种VVT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布置在发动机汽缸盖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由主油路、VVT电磁阀油路和润滑专用油路构成,所述的主油路一端与气缸体的高压油路连接,另一端在汽缸盖内分成两条油路,一路为VVT电磁阀油路,连通VVT电磁阀,另一路为润滑专用油路,通往汽缸盖的凸轮轴室;所述主油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VVT电磁阀油路直径,润滑专用油路的直径者较前两者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VT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润滑专用油 路中设置有一个限油螺塞,在所述限油螺塞与润滑专用油路之间留有润滑油通过的缝隙; 所述限油螺塞从润滑专用油路的机加导向孔伸进润滑专用油路内,外端与机加导向孔通过 螺纹装配,将机加导向孔堵塞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VT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布置在发动机汽缸盖内,所述润滑油路由主油路、VVT电磁阀油路和润滑专用油路构成,所述的主油路一端与气缸体的高压油路连接,另一端在汽缸盖内分成两条油路,一路为VVT电磁阀油路,连通VVT电磁阀,另一路为润滑专用油路,通往汽缸盖的凸轮轴室;所述主油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VVT电磁阀油路直径,润滑专用油路的直径者较前两者小。另外在润滑专用油路中有一个限油螺塞限制通往润滑专用油路的油量。本润滑油路既可以保证VVT装置响应速度与润滑不相互干扰,又可以减少管路数量,由此降低设计难度,降低机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F02F1/24GK201666194SQ20092020736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徐之勤, 谯鑫, 陈小东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