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曲轴刮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100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燃机曲轴刮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的一个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曲轴刮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内燃机强化指标的提高,曲轴箱内的废气压力成了日益突出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随着曲轴高速旋转的油滴雾化,目前的内燃机尚无阻止高速油滴雾化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内燃机曲轴高速旋转时油滴雾化,导致曲轴箱内的废气压力较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燃机曲轴刮油器,包括刮油刀I、挡流板2和导流槽3三部分,刮油器是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板状结构,刮油器斜置固定在油底壳上,与曲轴旋转的切线方向成固定夹角并与曲轴存在间隙;在挡流板2上设有刮油刀1,刮油刀I尖端与平衡重的外圆周接触,挡流板2位于沿曲轴旋转切线方向做离心运动油滴的飞溅路径上,挡流板2末端设有导流槽3,导流槽3两端下方为油底壳的前后油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结构新颖,工艺简单,使得润滑油快速回流,可阻止曲轴箱内高速油滴的雾化,有效降低了曲轴箱内的废气压力,同时降低了内燃机对环境的污染。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内燃机曲轴刮油器,包括刮油刀I、挡流板2和导流槽3三部分,刮油器是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板状结构,刮油器斜置固定在油底壳上,与曲轴旋转的切线方向成固定夹角并与曲轴存在间隙;在挡流板2上设有刮油刀1,刮油刀I尖端与平衡重的外圆周接触,挡流板2位于沿曲轴旋转切线方向做离心运动油滴的飞溅路径上,挡流板2末端设有导流槽3,导流槽3两端下方为油底壳的前后油池。工作过程
当平衡重旋转经过刮油器时,附着在平衡重上的油膜经过刮油刀并顺着挡流板流入导流槽,最后快速回流到油底壳的前后油池。同时,随着曲轴高速旋转,很多油滴沿旋转的切线方向做离心运动,飞溅到挡流板上,并沿挡流板慢慢流入导流槽,最后快速回流到油底壳的前后油池,箭 头方向为高速油滴的运动方向。在此过程中,首先不锈钢板有很强的消泡能力,其次挡流板减小了油滴的运动速度,因此减少了油滴因高速旋转产生的雾化。从而有效降低了曲轴箱内的废气压力,降低 了内燃机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曲轴刮油器,包括刮油刀(I)、挡流板(2)和导流槽(3)三部分,其特征在于,刮油器是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板状结构,刮油器斜置固定在油底壳上,与曲轴旋转的切线方向成固定夹角并与曲轴存在间隙;在挡流板(2 )上设有刮油刀(I),刮油刀(I)尖端与平衡重的外圆周接触,挡流板(2)位于沿曲轴旋转切线方向做离心运动油滴的飞溅路径上,挡流板(2)末端设有导流槽(3),导流槽(3)两端下方为油底壳的前后油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曲轴刮油器,一种内燃机曲轴刮油器,包括刮油刀(1)、挡流板(2)和导流槽(3)三部分,刮油器是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板状结构,刮油器斜置固定在油底壳上,与曲轴旋转的切线方向成固定夹角并与曲轴存在间隙;在挡流板(2)上设有刮油刀(1),刮油刀(1)尖端与平衡重的外圆周接触,挡流板(2)位于沿曲轴旋转切线方向做离心运动油滴的飞溅路径上,挡流板(2)末端设有导流槽(3),导流槽(3)两端下方为油底壳的前后油池。本发明结构新颖,工艺简单,使得润滑油快速回流,可阻止曲轴箱内高速油滴的雾化,有效降低了曲轴箱内的废气压力,同时降低了内燃机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F01M11/00GK102635420SQ20121013735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5日
发明者姚亮宇, 强智臻, 熊必伟, 辛花, 郭昌明, 闫玮, 陈闯 申请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0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