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66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壳体和油道,所述壳体具有深槽部和浅槽部,所述深槽部设有底面3和密封面4,浅槽部设有底面5和密封面6,深槽部和浅槽部的密封面处于一平面,所述深槽部底面设有放油孔11,放油孔中固定有放油嵌件12,所述浅槽部侧面设有加热器孔13,加热器13中装有机油加热装置14;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1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可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噪音污染,可有效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并保证了壳体的耐冲击性和高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特别是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发动机油底壳在结构和材质上存在不足,例如金属油底壳通常重量较大,制造成本较高,噪音明显,并且加工尺寸精度较低,外观粗糙;此外金属油底壳采用纸基密封,密封材料易磨损而造成泄漏;SMC复合材料油底壳结构受模压成型工艺限制,产品结构要求比较简单,且材料不能回收循环使用,同时为保证产品较高强度和耐冲击性能,产品壁厚相对较厚,成本较高。
[0003]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818342U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发动机用玻璃钢/复合材料油底壳。它包括油底壳本体、若干个安装孔和放油口 ;其特点:油底壳本体为SMC片材模压一体成型;该油底壳本体开口端的端面为一圈法兰边结构,法兰边结构的上表面为密封面,密封面上设有密封槽;沿该密封面的外侧边缘处间隙分布有安装孔;位于深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向外凸起的随形筋;在深槽底板的外表面规则排布有加强筋;放油口通设于该深槽的底板上。它的确定是1、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备油底壳,材料不能回收循环使用;2、采用SMC片材模压成型,受成型工艺限制,可成型的产品结构受到限制,只能成型结构较简单的产品;3、该专利产品受使用环境限制,无加热装置,不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
[0004]又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840006A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包括铝合金压铸的油底壳体,油底壳体顶部外沿设有外层凸台,外层凸台的第一法兰面上设有螺栓孔,所述油底壳体内壁上设有内层凸台,内层凸台低于外层凸台,内层凸台的第二法兰面上设有螺栓孔,内层凸台与外层凸台之间的油底壳体内壁上设有定位结构。其缺点是1、油底壳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产品重量大,加工成本高,产品的噪音明显,且产品加工尺寸精度较低,外观粗糙;2、产品采用压铸成型,易产生沙眼等缺陷而造成产品气密性较差;3、金属油底壳采用纸基密封,纸基密封易磨损,造成泄漏;且油底壳拆卸过程易因密封垫与密封面粘连造成损坏而需要更换,造成资源浪费。
[0005]又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360177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油底壳本体具有内腔,油底壳本体一端的外壳上设有吸油口,内腔内设有与油底壳本体长度方向垂直的若干个挡油板;挡油板将内腔隔离成若干个油室;油底壳本体的底壳上设有与油底壳本体长度方向一致的油槽,油槽穿过挡油板将相互隔离的油室连通。由于该油底壳抽油区域的结构设计复杂,产品成型及维护保养困难,制造成本较高。 [0006]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易成型、高强度、耐冲击、低噪音、质轻、低成本,同时能有效密封的发动机油底壳。
【实用新型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易成型、高强度、耐冲击、低噪音、质轻、低成本,同时能有效密封的发动机油底壳。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包括壳体和油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深槽部和浅槽部,所述深槽部具有底面3和密封面4,浅槽部设有底面5和密封面6,深槽部的密封面4和浅槽部的密封面6处于一平面,所述深槽部底面设有放油孔11,放油孔中固定有放油嵌件12,所述深槽部侧面设有加热器孔13,加热器孔13中装有机油加热装置14 ;所述油道2具有弯曲形状,分为凹槽区16和D形区17,所述凹槽区16与浅槽部的底面5连接,所述D形区17的端部与深槽部底面3连接。
[0009]根据上述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面上设有螺孔7,螺孔7内固定有金属嵌件8。所述油底壳的壳体通过这些螺孔7与汽车发动机进行螺栓连接,镶嵌的金属嵌件8用于保证连接强度。 [0010]特别优选地,所述金属嵌件8镶嵌在螺孔7中,或通过过盈配合或粘接固定在螺孔7中。
[0011]根据上述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I的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15。
[0012]根据上述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深槽部的密封面4和浅槽部的密封面6上均具有密封槽9,在密封槽9中放置橡胶密封垫10。橡胶密封垫10的弹性可保证所述油底壳的壳体与汽车发动机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橡胶密封垫10是可循环使用或便于拆卸的。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壳体是注塑成型的,所述油道是注塑成型的。
[0014]根据上述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15呈平行分布、或高矮交错分布、或纵横交叉分布。更优选地,所述加强筋15包括主加强筋和副加强筋。
[0015]特别优选地,主加强筋比副加强筋粗,相邻的主加强筋之间呈平行分布,均匀或非均匀地分布在壳体外侧,而副加强筋则分布在主加强筋之间,可以是高矮交错分布的,或与主加强筋之间具有夹角而交叉分布。
[0016]更优选地,所述加强筋15的高度为2-20mm,间隙为2.5_50mm,厚度为l_3mm,加强筋间的交叉角夹角为45-145°C。
[0017]优选地,所述油道的D形区17内设有机油过滤网18。所述D形区根据需要可以制作成圆形或椭圆形。优选地,机油过滤网18距离D形区17末端(即放油孔11) 15-25m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壳体和油道两部分结构简单、易成型,设计及制造成本低,且装配过程简单。油底壳使用橡胶密封垫代替纸基密封垫,利用橡胶的弹性保证壳体与缸体的气密性,且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油底壳拆卸后橡胶密封垫可循环使用。油底壳采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可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噪音污染。油底壳油道配有过滤装置,可有效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油底壳外侧设有加强筋,保证了壳体的耐冲击性和高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主视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左视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右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后视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俯视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仰视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油道的主视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的油道的右视图;
[0027]其中:2、油道;3、深槽部底面;4、深槽部密封面;5、浅槽部底面;6、浅槽部密封面;
7、螺孔;8、金属嵌件;9、密封槽;10、橡胶密封垫;11、放油孔;12、放油嵌件;13、加热器孔;
14、加热装置;15、加强筋;16、凹槽区;17、D形区;1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实施例用于非限制性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9]实施例1
[0030]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如图1-8所示,包括分别独立注塑成型的壳体和油道2。
[0031]如图1-3所示,壳体分为浅槽部和深槽部,其左视图或右视图的轮廓形状像勺,可形象地分为“斗”和“柄” 两部分。浅槽部的密封面6和深槽部的密封面4处于同一平面。密封面上有多个螺孔7,螺孔内固定有用于加固的金属嵌件8,此外密封面上还有密封槽9,密封槽中放置有橡胶密封垫10。
[0032]如图4所示,深槽部底面设有放油孔11,放油孔中固定有放油嵌件12,放油嵌件12可以是预先放置在模具放油孔11的位置,注塑完成时直接镶嵌其中,也可以通过使油嵌件12与放油孔11的过盈配合或粘接等实现,壳体I通过放油嵌件12与放油塞连接保证壳体I中机油的放出,放油嵌件12用于确保连接强度。
[0033]深槽部一侧还设有加热器孔13,加热器13中装有机油加热装置14,可用于加热机油,确保机油润滑性。
[0034]所述壳体的深槽部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15,其间隙为2.5毫米,厚度为1.3毫米,平行分布。
[0035]如图7、8所示,油道2为“L”型,分为凹槽区16和D形区17,其中凹槽区16与浅槽部底面5连接,D行区17的端部与深槽区底面的放油孔11连接。
[0036]本发明的油底壳的壳体是通过注塑成型获得的。注塑时,在深槽部和浅槽部的密封面上设制螺孔7,螺孔7内金属嵌件8的固定可以是预先将金属嵌件8放置在模具螺孔7的位置,注塑完成时直接镶嵌在螺孔7中,也可以是金属嵌件8与螺孔7过盈配合或粘接等,壳体I通过螺孔7与发动机进行螺栓连接,镶嵌的金属嵌件8保证了连接强度。为保证壳体与发动机连接的密封性,密封面上的矩形结构密封槽9中有橡胶密封垫10,利用橡胶密封垫10具有的弹性保证壳体I与发动机之间的密封性。
[0037]油道2的制作方法也是注塑成型,机油过滤网18设置在距离放油口 11约20mm处,可以预先将过滤网18放置在模具相应位置,注塑完成后直接镶嵌在D形区17中,也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等固定在D形区17中,所述D形区17与深槽部底面3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等连接;所述凹槽区16与浅槽部底面5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等连接。
[0038]由于壳体和油道两部分采用分别注塑成型,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装配。使用橡胶密封垫代替常规的纸基密封垫,利用橡胶的弹性保证壳体与缸体的气密性,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油底壳拆卸后橡胶密封垫可循环使用。油底壳采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可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噪音污染。油底壳油道配有过滤装置,可有效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加强筋的设计保证了壳体的耐冲击性和高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包括壳体和油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深槽部和浅槽部,所述深槽部具有底面(3)和密封面(4),浅槽部设有底面(5)和密封面(6),深槽部的密封面(4)和浅槽部的密封面(6)处于一平面,所述深槽部底面设有放油孔(11 ),放油孔中固定有放油嵌件(12),所述深槽部侧面设有加热器孔(13),加热器孔(13)中装有机油加热装置(14);所述油道(2)具有弯曲形状,分为凹槽区(16)和D形区(17),所述凹槽区16与浅槽部的底面(5 )连接,所述D形区(17 )的端部与深槽部底面(3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上设有螺孔(7),螺孔(7)内固定有金属嵌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嵌件(8)镶嵌在螺孔(7)中,或通过过盈配合或粘接固定在螺孔(7)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部的密封面(4)和浅槽部的密封面(6)上均具有密封槽(9),在密封槽(9)中放置橡胶密封垫(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注塑成型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是注塑成型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呈平行分布、或高矮交错分布、或纵横交叉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包括主加强筋和副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的D形区(17)内设有机油过滤网(18 ),所述机油过滤网(18 )距离D形区(17 )末端15-25mm。
【文档编号】F01M11/00GK203559956SQ201320799854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崔巧丽, 王大鹏, 杜志花, 刘晓静, 谢嵩, 王晶, 席长飞, 李文仿, 王庆明, 李巍, 王婧, 杨德旭, 高红梅, 宋磊 申请人:北京中材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