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消声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452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消声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消声器本体,消声器本体的两端均开有与消声器本体内腔连通的通孔,两端的通孔内分别嵌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消声器本体内腔中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消声器本体内腔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导流管,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隔板的两侧,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管,第一穿孔管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隔板的两侧,第三腔室内设置有穿孔板和与排气管连通的第二穿孔管,穿孔板沿第三腔室的内侧壁设置,穿孔板和第三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消音材料。本实用新型利用扩张腔和穿孔管的形式来达到消声的目的结构简单,流通阻力小,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排气消声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消声器,属于汽车排气消声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排气噪声是指排气系统所有部件辐射的噪声,主要是排气口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及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汽车噪声污染日益严重,而发动机排气噪声又是汽车噪声中一个主要声源。然而,消声器在降低噪声的同时也增加了排气阻力,产生发动机功率损失,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消声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消声器本体,所述消声器本体为两端封闭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消声器本体的两端均开有与消声器本体内腔连通的通孔,两端的通孔内分别嵌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均与各自所在的通孔密封配合,所述消声器本体内腔中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消声器本体内腔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三腔室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隔板的两侧,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管,所述第一穿孔管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隔板的两侧,所述第一穿孔管的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穿孔板和与排气管连通的第二穿孔管,所述穿孔板沿第三腔室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穿孔板和第三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消音材料。
[0006]所述第二腔室长度是第一腔室长度的3/7?4/7,所述第三腔室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7/8?9/8。
[0007]所述进气管的两部个端口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内和消声器本体外,所述进气管位于第一腔室内的长度是第一腔室长度的3/8?5/8。
[0008]所述导流管的数量为4飞个,并围绕消声器本体的中轴线设置。
[0009]所述导流管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3/8?5/8。
[0010]所述第一穿孔管的孔位于第二腔室。
[0011]所述第一穿孔管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3/Γ7/8,所述第一穿孔管位于第一腔室的长度与位于第二腔室的长度的比例为3/2?2/1。
[0012]所述第二穿孔管长度是第三腔室长度的3/8?5/8。
[0013]上述排气消声器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为扩张腔,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腔室,通过导流管收缩后进入第二腔室,通过第一穿孔管消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过频率噪声,进入第三腔室,然后通过第二穿孔管进一步消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通过频率噪声,最后通过排气管排出。
[0014]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利用扩张腔和穿孔管的形式来达到消声的目的结构简单,流通阻力小,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2、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的数量为4飞个,并围绕消声器本体的中轴线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在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后续每个穿孔管扩张的消声效果;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腔室内设置有穿孔板,该穿孔板的小孔能防止消音材料掉落或者被气流吹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解剖图。
[0017]图3为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和2所示,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消声器本体3,消声器本体3为两端封闭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消声器本体3的两端均开有与消声器本体3内腔连通的通孔,两端的通孔内分别嵌有进气管I和排气管2,进气管I和排气管2均与各自所在的通孔密封配合,消声器本体3内腔中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7,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7将消声器本体3内腔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二腔室长度是第一腔室长度的3/7?4/7,第三腔室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7/81/8,第一腔室与进气管I连通,进气管I的两部个端口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内和消声器本体3外,进气管I位于第一腔室内的长度是第一腔室长度的3/8?5/8,第三腔室与排气管2连通,第一隔板5上设置有若干导流管4,导流管4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3/8?5/8,导流管4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隔板5的两侧,导流管4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二隔板7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管6,第一穿孔管6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3/Γ7/8,第一穿孔管6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隔板7的两侧,第一穿孔管6位于第一腔室的长度与位于第二腔室的长度的比例为3/2?2/1,第一穿孔管6的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腔室连通,第一穿孔管6的孔位于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内设置有穿孔板8和与排气管2连通的第二穿孔管9,第二穿孔管9长度是第三腔室长度的3/8^5/8,穿孔板8沿第三腔室的内侧壁设置,穿孔板8和第三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消音材料,穿孔板8的孔能防止消音材料掉落或者被气流吹走。
[0020]上述的导流管4,主要起收缩气体的作用,为了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后续每个穿孔管扩张的消声效果,该导流管4的数量为4飞个,并围绕消声器本体3的中轴线设置,例如设置四个导流管4如图3所示。
[0021]上述排气消声器中各部分的长度设置均为最佳的设置,消音效果最好,其工作过程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为扩张腔,气体通过进气管I进入第一腔室,通过导流管4收缩后进入第二腔室,通过第一穿孔管6消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过频率噪声,进入第三腔室,然后通过第二穿孔管9进一步消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通过频率噪声,最后通过排气管2排出。该排气消声器利用扩张腔和穿孔管的形式来达到消声的目的结构简单,流通阻力小,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声器本体(3),所述消声器本体(3)为两端封闭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消声器本体(3)的两端均开有与消声器本体(3)内腔连通的通孔,两端的通孔内分别嵌有进气管(I)和排气管(2),所述进气管(I)和排气管(2)均与各自所在的通孔密封配合,所述消声器本体(3)内腔中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7)将消声器本体(3)内腔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进气管(I)连通,所述第三腔室与排气管(2)连通,所述第一隔板(5)上设置有若干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隔板(5)的两侧,所述导流管(4)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隔板(7)上设置有第一穿孔管(6),所述第一穿孔管(6)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隔板(7)的两侧,所述第一穿孔管(6)的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穿孔板(8)和与排气管(2)连通的第二穿孔管(9),所述穿孔板(8)沿第三腔室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穿孔板(8)和第三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消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长度是第一腔室长度的3/7?4/7,所述第三腔室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7/8?9/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I)的两部个端口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内和消声器本体(3)外,所述进气管(I)位于第一腔室内的长度是第一腔室长度的3/8?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的数量为Γ6个,并围绕消声器本体(3)的中轴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3/8?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管(6)的孔位于第二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管(6)长度是第二腔室长度的3/Γ7/8,所述第一穿孔管(6)位于第一腔室的长度与位于第二腔室的长度的比例为3/2?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管(9)长度是第三腔室长度的3/8?5/8。
【文档编号】F01N1/10GK204082265SQ20142045537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鞠飞, 胡委, 陈宝俊, 李泽峰 申请人:南京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