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保养的三元催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070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护保养的三元催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一种便于维护保养的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当高温的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三元催化器中的催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安装有载体和衬垫,载体上设有呈蜂窝状排列的孔,用于承载催化剂,衬垫包覆在载体上。在使用过程中,载体上的蜂窝孔会由于积碳而堵塞,现有的三元催化器的壳体为一整体的筒形,载体堵塞后很难对载体清洗,甚至须将整个三元催化器报废并更换,使用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便于维护保养的三元催化器,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载体进行清洗维护保养,从而降低三元催化器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维护保养的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衬垫和载体,所述衬垫和载体安装在壳体内,衬垫位于壳体和载体之间,所述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氧化传感器,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径向截面均为半圆环形,上壳体的一侧和下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上壳体的另一侧和下壳体的另一侧通过快速锁扣连接,所述快速锁扣包括钩子、偏心轮和锁紧环,所述钩子固设在上壳体上,所述偏心轮枢接于下壳体上,偏心轮上设有把手,所述锁紧环与偏心轮枢接,锁紧环与钩子匹配。快速锁扣利用了偏心轮绕其枢轴旋转时的直径变化实现快速锁止与解锁。当需要更换载体时,扳动把手,解除锁止,掀开上壳体对载体进行更换。然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将锁紧环搭在钩子上,扳动把手,锁紧环拉住钩子使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紧密,偏心轮与下壳体挤紧锁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把手的末端向外折弯。采用本技术方案,便于手指切入把手内侧,以扳动把手,使偏心轮解除锁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两个环形定位槽,每个环形定位槽内安装有一个衬垫和一个载体,两个环形定位槽之间存在间隙。如果壳体内部仅设有一个载体,当载体损耗后需要对其整体进行更换,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对两个载体分别更换,以节省成本,两个载体通过环形定位槽间隔开,以防止两个载体上的蜂窝孔错位遮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壳体的两端收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氧化传感器设在上壳体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两套快速锁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壳体打开和扣合,从而对载体进行清洗维护保养,以降低三元催化器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维护保养的三元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便于维护保养的三元催化器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衬垫,2、载体,3、上壳体,4、下壳体,5、钩子,6、偏心轮,7、锁紧环,8、把手,9、间隙,10、氧化传感器,11、环形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于维护保养的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收口,用于安装氧化传感器。

壳体包括上壳体3和下壳体4,上壳体3和下壳体4的径向截面均为半圆环形,上壳体3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氧化传感器10,用于监测三元催化器的使用状况,以及时对载体进行清洗维护保养。上壳体3的一侧和下壳体4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上壳体3的另一侧和下壳体4的另一侧通过两套快速锁扣连接,快速锁扣包括钩子5、偏心轮6和锁紧环7,钩子5固设在上壳体3上,偏心轮6枢接于下壳体4上,偏心轮6上设有把手8,把手8的末端向外折弯,锁紧环7与偏心轮6枢接,锁紧环7与钩子5匹配。

壳体的内壁设有两个环形定位槽11,每个环形定位槽11内安装有一个衬垫1和一个载体2,衬垫1位于壳体和载体2之间,两个环形定位槽之间存在间隙9。

快速锁扣利用了偏心轮绕其枢轴旋转时的直径变化实现快速锁止与解锁。当需要更换载体时,扳动把手8,解除锁止,掀开上壳体3对载体2进行更换。然后将上壳体3与下壳体4扣合,将锁紧环7搭在钩子5上,扳动把手8,锁紧环7拉住钩子5使上壳体3与下壳体4扣合紧密,偏心轮6与下壳体4挤紧锁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