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230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油冷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行驶发动机内部因为金属摩擦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发动机内部温度会逐渐持续性升高,机油冷却器因此诞生,机油冷却器的作用是冷却润滑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在大功率的强化发动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用机油冷却器,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有些发动机装用了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该机油冷却器能有效地减缓冷却水的升温速度,保证了该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实现了高效冷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一号水箱、一号通水组件、一号液位传感器、二号水箱、二号通水组件和二号液位传感器,所述冷却器本体由左端盖、右端盖、冷却器壳体和铜芯管组成,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通过螺丝分别与冷却器壳体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铜芯管设有若干个,均与冷却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器壳体两侧设有冷却水口,所述一号通水组件由一号微型水泵、一号弯管和一号单向阀组成,所述一号弯管固定安装在一号水箱上,且一端与一号微型水泵贯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冷却水口贯通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单向阀与一号弯管侧端贯通连接,并穿过且固定安装在一号水箱上,所述一号微型水泵位于一号水箱内部,所述一号液位传感器穿过且固定安装在一号水箱上,所述二号通水组件由二号微型水泵、二号弯管和二号单向阀组成,所述二号弯管固定安装在二号水箱上,且一端与二号微型水泵贯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冷却水口贯通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单向阀与二号弯管侧端贯通连接,并穿过且固定安装在二号水箱上,所述二号微型水泵位于二号水箱内部,所述二号液位传感器穿过且固定安装在二号水箱上,所述一号液位传感器与二号微型水泵电性连接,所述二号液位传感器与一号微型水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端盖上设有进油口,铜芯管与所述进油口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右端盖上设有出油口,铜芯管与所述出油口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器壳体的侧端面都均匀设有若干铜芯管穿孔,铜芯管穿过所述铜芯管穿孔,且铜芯管与所述铜芯管穿孔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该机油冷却器设置了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两个水箱,在非工作状态下,冷却水主要是储存在其中一个水箱中,机油是从进油口进入,并将机油分散在若干个铜芯管中,机油便顺着铜芯管从出油口流出,当机油达到一定温度,该机油冷却器开始工作,若冷却水主要储存在一号水箱中,此时,二号液位传感器便会输出信号启动一号微型水泵,一号微型水泵便会汲取一号水箱中的冷却水顺着一号弯管从冷却水口进入冷却器壳体内,然后从另一个冷却水口流出,随后顺着二号弯管从二号单向阀进入二号水箱中,冷却水在冷却器壳体内部流动的过程中,持续与铜芯管中的机油进行着热交换,使得机油温度下降,当一号水箱中的冷却水基本上转移到二号水箱中后,一号液位传感器便会启动二号微型水泵,一号微型水泵和二号微型水泵是交替工作的,二号微型水泵便会将二号水箱中的冷却水转移到一号水箱中,一号单向阀和二号单向阀的设置就是为了冷却水的单向通过,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交替储存冷却水,是为了一个水箱存水的过程中,另一个水箱可以实现自然冷却,当冷却水回流后,自然冷却的水箱在一定程度上对热交换的冷却水实现了降温,一定热量会通过水箱外壁传递到空气中,综上所述,该机油冷却器能有效地减缓冷却水的升温速度,保证了该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实现了高效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却器壳体的侧视图。

其中,1、冷却器本体;11、左端盖;11-1、进油口;12、右端盖;12-1、出油口;13、冷却器壳体;13-1、冷却水口;13-2、铜芯管穿孔;14、铜芯管;2、一号水箱;3、一号通水组件;31、一号微型水泵;32、一号弯管;33、一号单向阀;4、一号液位传感器;5、二号水箱;6、二号通水组件;61、二号微型水泵;62、二号弯管;63、二号单向阀;7、二号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图1和图2出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1、一号水箱2、一号通水组件3、一号液位传感器4、二号水箱5、二号通水组件6和二号液位传感器7,所述冷却器本体1由左端盖11、右端盖12、冷却器壳体13和铜芯管14组成,所述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通过螺丝分别与冷却器壳体13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铜芯管14设有若干个,均与冷却器壳体13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器壳体13两侧设有冷却水口13-1,所述一号通水组件3由一号微型水泵31、一号弯管32和一号单向阀33组成,所述一号弯管32固定安装在一号水箱2上,且一端与一号微型水泵31贯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冷却水口13-1贯通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单向阀33与一号弯管32侧端贯通连接,并穿过且固定安装在一号水箱2上,所述一号微型水泵31位于一号水箱2内部,所述一号液位传感器4穿过且固定安装在一号水箱2上,所述二号通水组件6由二号微型水泵61、二号弯管62和二号单向阀63组成,所述二号弯管62固定安装在二号水箱5上,且一端与二号微型水泵61贯通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冷却水口13-1贯通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单向阀63与二号弯管62侧端贯通连接,并穿过且固定安装在二号水箱5上,所述二号微型水泵61位于二号水箱5内部,所述二号液位传感器7穿过且固定安装在二号水箱5上,所述一号液位传感器4与二号微型水泵61电性连接,所述二号液位传感器7与一号微型水泵31电性连接。

所述左端盖11上设有进油口11-1,铜芯管14与所述进油口11-1贯通连接;所述右端盖12上设有出油口12-1,铜芯管14与所述出油口12-1贯通连接;所述冷却器壳体13的侧端面都均匀设有若干铜芯管穿孔13-2,铜芯管14穿过所述铜芯管穿孔13-2,且铜芯管14与所述铜芯管穿孔13-2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及工作过程:

基于上述,本发明结构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该机油冷却器设置了一号水箱2和二号水箱5两个水箱,在非工作状态下,冷却水主要是储存在其中一个水箱中,机油是从进油口11-1进入,并将机油分散在若干个铜芯管14中,机油便顺着铜芯管14从出油口12-1流出,当机油达到一定温度,该机油冷却器开始工作,若冷却水主要储存在一号水箱2中,此时,二号液位传感器7便会输出信号启动一号微型水泵31,一号微型水泵31便会汲取一号水箱2中的冷却水顺着一号弯管32从冷却水口13-1进入冷却器壳体13内,然后从另一个冷却水口13-1流出,随后顺着二号弯管62从二号单向阀63进入二号水箱5中,冷却水在冷却器壳体13内部流动的过程中,持续与铜芯管14中的机油进行着热交换,使得机油温度下降,当一号水箱2中的冷却水基本上转移到二号水箱5中后,一号液位传感器4便会启动二号微型水泵61,一号微型水泵31和二号微型水泵61是交替工作的,二号微型水泵61便会将二号水箱5中的冷却水转移到一号水箱2中,一号单向阀33和二号单向阀63的设置就是为了冷却水的单向通过,一号水箱2和二号水箱5交替储存冷却水,是为了一个水箱存水的过程中,另一个水箱可以实现自然冷却,当冷却水回流后,自然冷却的水箱在一定程度上对热交换的冷却水实现了降温,一定热量会通过水箱外壁传递到空气中,综上所述,该机油冷却器能有效地减缓冷却水的升温速度,保证了该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实现了高效冷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