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897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水轮发电机机组运行系统中的一个控制装置,一种双调电液随动装置,用于对导叶和轮叶接力器开度的随动控制。
目前,国内的双调电液随动装置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对导叶的控制采用自动和机械手动方式,对轮叶的控制采用机械协联方式;第二种是对导叶的控制采用自动和机械手动方式,对轮叶的控制采用电协联方式。这两种模式整机结构复杂,控制零部件一般要分上下两层布置,传递杠杆多,调试麻烦,并由于杠杆间通过销子或轴承连接不可避免产生间隙,导致控制精度不高,死区大,而且由于液压元件之间的油路通过铜管或钢管连接,不但不美观,在管接头连接处易发生渗漏,不能满足电站文明运行的要求。
国外的双调电液随动装置对导叶的控制采用自动方式,对轮叶的控制采用电协联方式,已取消了控制导叶的机械手动功能,而采用电手动,这种模式整机结构虽然简单,但电手动仍要通过伺服阀来进行手动操作,当伺服阀失灵时,自动与手动也就同时失去效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意在简化现有双调电液随动装置的整机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控制精度,研制出一种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包括导叶主配压阀、轮叶主配压阀、导叶液控阀、轮叶液控阀、集成阀块、滤油器和具有管道的连接底板,各功能部件在连接底板上是以集成阀块、滤油器为中心线的对称单层结构,连接底板上的各管道为接通导叶主配压阀、轮叶主配压阀、导叶液控阀、轮叶液控阀、集成阀块和滤油器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油路管道。
连接底板与各功能部件之间油口连接处用O型密封圈密封。
上述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的有益效果1、采用油路管道集成技术,装置内无杠杆、无明管,对于充分度挥流量控制技术使运动部件实现无间隙传递运动、极大地降低死区、提高控制精度有了更可靠的保证;2、采用底板技术后的这种单层结构使整机结构简洁、新颖;3、在所有油口连接处用O型密封圈进行无渗漏密封,满足了电站文明运行的要求;4、单层结构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带来安装、调试、操作、维护上的简便。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其结构


图1是一种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于
图1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
图1中各功能部件之间油路连接框图。
实施例结合
图1至图3,外部压力油通过底板孔道15进入滤油器2,经滤油器过滤后,洁净的控制压力油通过底板孔道12到达功能部件轮叶主配压阀1、导叶主配压阀4、导叶液控阀5、集成阀块6、轮叶液控阀7;另外,轮叶主配压阀1、导叶主配压阀4、导叶液控阀5、集成阀块6、轮叶液控阀7的控制回油通过底板3的孔道11排除。
导叶自动控制方式时,集成阀块6中的导叶手自动电磁阀处于自动运行位置,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底板孔道16进入导叶主配压阀4,关闭其中的换向阀。集成阀块6中的导叶伺服比例阀接受电气柜输出的电流信号,将其转换成流量信号后输出,输出的流量信号通过底板孔道17进入导叶主配压阀4的辅助接力器控制腔,控制导叶辅助接力器活塞动作。因导叶辅助接力器活塞与导叶主配压阀活塞连成一体,也就推动了导叶主配压阀活塞动作,输出的流量操作导叶接力器,从而控制导叶开度,达到调节机组运行的目的。
自动运行状态下,当导叶接力器的位置变化后,连接导叶接力器的回复机构将机械反馈信号传给导叶液控阀5,通过底板孔道20、21自动调整导叶液控阀中活塞上下腔的油压,控制导叶液控阀活塞运动,实现导叶液控阀跟踪导叶接力器的当前位置。
导叶手动控制方式时,当电气柜退出运行或人为切换到手动运行状态时,集成闪阀块6中的导叶手自动电磁阀处于手动运行位置,通过底板孔道16进入导叶主配压阀4的压力油被切断,打开其中的换向阀;同时,导叶伺服比例阀的油路已被切除,它不再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操作集成阀块6中的导叶开度电磁阀,它输出的流量通过底板孔道20进入导叶液控阀5中活塞的下腔,控制活塞的运动,活塞运动产生的流量通过底板孔道21进入集成阀块6,通过其中的液控换向阀再经底板孔道17进入导叶主配压阀4的辅助接力器控制腔,控制导叶辅助接力器活塞动作。因导叶辅助接力器活塞与导叶主配压阀活塞连成一体,也就推动了导叶主配压阀活塞动作,输出的流量操作导叶接力器,从而控制导叶开度,达到调节机组运行的目的。手动操作结束,集成阀块6中的液控换向阀输出压力油通过底板孔道19进入导叶液控阀5中的锁锭装置,将导叶液控阀活塞锁住。
导叶紧急停机方式,当集成阀块6中的紧急停机电磁阀接受到紧急停机信号后,它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底板孔道18进入导叶主配压阀4的辅助接力器停机腔,控制导叶辅助接力器活塞向下运动。因导叶辅助接力器活塞与导叶主配压阀活塞连成一体,也就推动了导叶主配压阀活塞向下运动,输出的流量操作导叶接力器关闭,从而实现停机。
轮叶自动控制方式,集成阀块6中的轮叶手自动电磁阀处于自动运行位置,输出的压力油过底板孔道13进入轮叶主配压阀1,关闭其中的换向阀。集成阀块6中的轮叶伺服比例阀接受电气柜输出的电流信号,将其转换成流量信号后输出,输出的流量信号通过底板孔道14进入轮叶主配压阀1的辅助接力器控制腔,控制轮叶辅助接力器活塞动作。因轮叶辅助接力器活塞与轮叶主配压阀活塞连成一体,也就推动了轮叶主配压阀活塞动作,输出的流量操作轮叶接力器,从而控制轮叶角度,达到协联运行的目的。
自动运行状态下,当轮叶接力器的位置变化后,连接轮叶接力器的回复机构将机械反馈信号传给轮叶液控阀7,通过底板孔道9、10自动调整轮叶液控阀中活塞上下腔的油压,控制轮叶液控阀活塞运动,实现轮叶液控阀跟踪轮叶接力器的当前位置。
轮叶手动控制方式,当电气柜退出运行或人为切换到手动运行状态时,集成阀块6中的轮叶手自动电磁阀处于手动运行位置,通过底板孔道13进入轮叶主配压阀1的压力油被切断,打开其中的换向阀;同时,轮叶伺服比例阀的油路已被切除,它不再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操作集成阀块6中的轮叶开度电磁阀,它输出的流量通过底板孔道9进入轮叶液控阀7中活塞的下腔,控制活塞的运动,活塞运动产生的流量通过底板孔道10进入集成阀块6,通过其中的液控换向阀再经底板孔道14进入轮叶主配压阀1的辅助接力器控制腔,控制轮叶辅助接力器活塞动作。因轮叶辅助接力器活塞与轮叶主配压阀活塞连成一体,也就推动了轮叶主配压阀活塞动作,输出的流量操作轮叶接力器,从而控制轮叶角度,达到协联运行的目的。手动操作结束,集成阀块6中的液控换向阀输出压力油通过底板孔道8进入轮叶液控阀7中的锁锭装置,将轮叶液控阀活塞锁住。
为保证底板油路管道与上述所有各功能部件油口连接处的密封效果,用O型密封圈进行无渗漏密封。
权利要求1.一种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包括导叶主配压阀、轮叶主配压阀、导叶液控阀、轮叶液控阀、集成阀块和滤油器等功能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管道的连接底板,各功能部件在连接底板上是以集成阀块、滤油器为中心线的对称单层结构,连接底板上的各管道为接通导叶主配压阀、轮叶主配压阀、导叶液控阀、轮叶液控阀、集成阀块和滤油器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油路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底板与各功能部件之间油口连接处用O型密封圈密封。
专利摘要一种全液控双调电液随动装置,包括导叶主配压阀、轮叶主配压阀、导叶液控阀、轮叶液控阀、集成阀块、滤油器和具有管道的连接底板,各功能部件在连接底板上是以集成阀块、滤波器为中心线的对称单层结构,连接底板上的各管道为接通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油路管道。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现有双调电液随动装置的整机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和控制精度,而且带来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上的简便。
文档编号F03B15/02GK2389240SQ9923214
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6日
发明者唐旭, 葛鸿康, 徐黎明 申请人: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