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519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链斗卸船机的俯仰机构上的液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业内人士都知道,链斗卸船机中的俯仰机构是链斗卸船机的关键部件,所述的俯仰机构包括:臂架以及用于驱动臂架上仰下俯的液压驱动装置。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液压驱动装置来驱动臂架上俯下仰,与回转机构、走行机构、链斗提升机相配合实现船舱物料的挖掘。目前,上述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不能很好地吸收液压缸在工作过程中的轻微压力变化,使得液压缸的工作不稳定(活塞杆游动);

2、液压缸的响应时间较长,即在活塞杆伸出时,不能迅速加载(提供液压油),在突发过载现象时,也不能迅速卸载(释放液压油)。

这样就使得在卸船过程中,因受风浪或水位变化造成链斗卸船机的摇摆和波动,造成所述取料装置及相关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速度快、工作稳定可靠的液压驱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油箱、液压油泵送机构、以及用于切换液压缸中液压油流向的进回油换向阀,所述液压油泵送机构的进油口连至液压油箱,所述的液压缸上设置有与有杆腔相通的有杆油口以及与无杆腔相通的无杆油口,所述的有杆油口和无杆油口分别通过液压缸油口管路以及分别串设在相应液压缸油口管路上的平衡阀与所述进回油换向阀的相应出油口相连,进回油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的液压油泵送机构的出油口相连,进回油换向阀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路连至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泵送机构的出油口还通过溢流阀连至回油管路;所述的无杆油口上还设置有稳压管路、并通过该稳压管路并接有旁路换向阀和蓄能器安全阀,所述的稳压管路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所述的蓄能器安全阀上连接有蓄能器,旁路换向阀和蓄能器安全阀的相应油口连至回油管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中,所述的液压油泵送机构包括:液压泵和用于驱动液压泵的泵送电机,作为液压油泵送机构的出油口的液压泵的出油口上还设置有出油过滤器,所述的回流管路上串设有回油过滤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中,所述出油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所述进回油换向阀的进油口的连接管路上还设置有油压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中,所述液压缸油口管路上在进回油换向阀与相应的平衡阀之间设置有液压缸油路控制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中,所述液压缸油口管路在平衡阀与相应的有杆油口或无杆油口上之间均设置有液压缸油口控制阀,所述的稳压管路上还设置有稳压管路控制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中,所述的液压油箱中还设置有隔板,形成出油室和回油室,液压油泵送机构的进油口连至液压油箱的出油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中,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室中设置有液位控制继电器、油温传感器和加热器,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室中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中,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室和回油室中还分别设置有磁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中,所述的液压油箱的出油室中还设置有液位油温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液压缸的无杆油口上设置稳压管路、并通过该稳压管路并接有旁路换向阀和蓄能器安全阀,在蓄能器安全阀上连接有蓄能器,这样就使得在活塞杆伸出时,蓄能器可与液压油泵送机构一起向液压缸的无杆腔(右侧没有活塞杆的腔体)中提供液压油,在突发过载现象时,可以通过蓄能器安全阀和进回油换向阀一起向回流管路中释放液压油,从而大大缩短了液压缸的响应时间;而且,蓄能器和蓄能器安全阀还可以很好地吸收液压缸在工作过程中的轻微压力变化,使得液压缸的工作更加稳定。除此之外,在液压系统的压力过高、同时蓄能器安全阀也不能迅速卸载的紧急情况下,液压缸可以通过旁路换向阀直接向液压油箱卸载,从而确保了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1、蓄能器,2、蓄能器安全阀,3、旁路换向阀,4、压力变送器,5、液压缸,6、第一平衡阀,8、油压表,9、进回油换向阀,10、出油过滤器,11、泵送电机,12、液压油箱,13、液位油温计,14、放油阀,15、第一磁铁,16、液压泵,17、液位控制继电器,18、电加热器,19、油温传感器,20、空气过滤器,21、第二磁铁,22、回油过滤器,23、接线端子箱,24、溢流阀,25、隔板,26、第二平衡阀,27、第一液压缸油路控制阀,28、第二液压缸油路控制阀29、第一液压缸油口控制阀,30、第二液压缸油口控制阀,31、稳压管路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链斗卸船机中的俯仰机构的液压驱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5、液压油箱12、以及由液压泵16和用于驱动液压泵16的泵送电机11构成的液压油泵送机构和用于切换液压缸5中液压油流向的进回油换向阀9,所述的液压油箱12中设置有隔板25,将液压油箱12分隔成出油室(左室)和回油室(右室),液压油箱12的出油室中设置有液位油温计13、液位控制继电器17、电加热器18和油温传感器19以及位于出油室底部的第一磁铁15,出油室的底壁上开设有放油孔,放油孔的放油管路上串设有放油阀14,所述的回油室中设置有空气过滤器20和位于回油室底部的第二磁铁21;所述液压泵16的出油口上还设置有由高压过滤器构成的出油过滤器10,液压泵16的进油口作为液压油泵送机构的进油口连至液压油箱12的出油室,液压泵16的出油口作为所述液压油泵送机构的出油口还通过溢流阀24连至回油管路;所述的液压缸5上设置有与有杆腔(活塞杆所在的那个腔即液压缸5的左腔)相通的有杆油口以及与无杆腔(没有活塞杆的那个腔即液压缸5的右腔)相通的无杆油口,有杆油口通过第一液压缸油口管路和串设在第一液压缸油口管路上的第一平衡阀6与进回油换向阀9的一个出油口相连,无杆油口通过第二液压缸油口管路和串设在第二液压缸油口管路上的第二平衡阀26与进回油换向阀9的另一个出油口相连,进回油换向阀的进油口P通过出油过滤器10与所述的液压泵16的出油口相连,进回油换向阀9的回油口T通过回油管路连至液压油箱12的回油室;所述的无杆油口上还设置有稳压管路、并通过该稳压管路并接有旁路换向阀3和蓄能器安全阀2,所述的稳压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感知无杆油口压力的压力变送器4,该稳压管路上在靠近无杆油口处还串设有稳压管路控制阀31,所述的蓄能器安全阀2上连接有蓄能器1,所述的旁路换向阀3和蓄能器安全阀2的相应油口连至回油管路;所述的回流管路上在靠近液压油箱12的回油室处串设有回油过滤器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液压缸油口管路上在进回油换向阀9与第一平衡阀6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油路控制阀27、在第一平衡阀6与有杆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油口控制阀29,所述的第二液压缸油口管路上在进回油换向阀9与第二平衡阀26之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油路控制阀28、在第二平衡阀26与无杆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油口控制阀30;所述出油过滤器10的出油口与所述进回油换向阀9的进油口P的连接管路上还设置有油压表8;本实施例中的进回油换向阀9和旁路换向阀3均为电磁换向阀,其中,进回油换向阀9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旁路换向阀3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实际应用时,通过接线端子箱23将液压驱动装置中的各种信号连至诸如可编逻辑控制器(PLC)等控制器。在整个卸船过程中,当船体受风浪影响而产生摇摆或水位上涨,物料对取料链斗产生反作用力时,相应的压力检测装置及时感知到这一变化,并将电信号传送至上述的液压控制器,控制液压缸5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保证卸船机的链斗在整个卸料过程中始终与船舱内的物料可靠接触,并且不会损坏取料装置。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平衡阀6和第二平衡阀26,可以防止取料机在工作过程中突发过载现象时迅速卸载,从而达到保护液压缸5的作用;所述的第一液压缸油路控制阀27和第二液压缸油路控制阀28可以方便相对应的第一平衡阀6和第二平衡阀26的维修以及临时锁闭液压缸5的作用。压力变送器4主要检测液压缸5在工作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及时反馈给上述的液压控制器;所述的旁路换向阀3在液压系统压力过高、同时蓄能器安全阀2也不能迅速卸载的紧急情况下,使液压缸5直接迅速卸载到液压油箱12的回油室中,为液压系统提供更可靠的过载保护。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