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动平衡校正转子扇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8665发布日期:2018-08-24 17:21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的扇叶平衡校正结构,是一种全自动动平衡校正转子扇叶。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一般主要是指用于CPU、显卡等主板设备散热的风扇,其主要目的是将热量传导出来并吹到附近的空气中去,达到降温的效果,其中一些散热风扇应用于电气柜或工业设备柜中。目前,现有市面上转子(扇叶)动平衡方式主要有填充平衡胶(或填充金属片)、叶片上夹平衡夹块、转子上减质量等方式。其中前两种需要人工作业,无法实现自动化作业,效率低,成本高;最后一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但加工出来后转子(扇叶)外观被破坏,结构强度变弱,存在较大的隐患。现有此类散热风扇的校正,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110249207.9,申请公布日2013.03.06,发明名称“防尘风扇的平衡校正结构”;该风扇马达采用了在第1圆筒部和第2圆筒部之间的空间配置用于非平衡调整的配重的结构;并且,在第1圆筒部和第2圆筒部之间的间隙具有肋部;另外,在叶轮部的轴向重心附近配置肋部的轴向下端;通过该构成,提高了进行非平衡调整时的操作性;另外,因为在叶轮部的重心附近进行非平衡调整,所以只进行一面平衡调整即可,即可削减平衡调整所需工作量。但上述平衡校正结构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从而满足马达壳的进一步固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的全自动动平衡校正转子扇叶,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较难自动化生产,动平衡校正较为不便,以及马达壳安装后牢固度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动平衡校正转子扇叶,该校正转子扇叶的扇体包括扇套和扇叶,扇套的外径设有扇叶,扇套设有环形的平衡孔;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扇体的扇套内设有马达壳,马达壳的外径与扇体的扇套之间也设有环形的平衡孔,即马达壳与扇套之间设有环形的双排平衡孔,平衡孔呈等距间隔槽格排列,外侧的平衡孔深度小于内侧的平衡孔深度,马达壳的壳口平面高出扇套的套口平面。从而扇体上有设置两层动平衡的修补空间,即设有双排平衡孔,设备根据测试出来的不平衡重量及位置,找到相应位置,在其中一填补空间内注入一定量快速固化的固定胶水,并填补相应重量的平衡块,即可实现该校正转子扇叶的动平衡校正。上述动平衡校正配合自动化作业设备,即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并且,上述双排平衡孔一排由扇体成型时自动成型,另一排由马达壳套入扇体后形成,固定胶水使马达壳与扇体进一步固定为一体。

所述扇体的扇套设有环形的单排平衡孔,马达壳的外径贴合套入扇套的内径。上述为单排的单排平衡孔结构实施例,单排平衡孔由扇体成型时自动成型。

所述平衡孔内设有平衡块,平衡块呈球状或柱状,平衡块通过固定胶水设置于平衡孔。不同重量的平衡块大小规格不同。

所述扇体的扇叶末端设有斜向的导风槽,导风槽位于扇套的套口一侧扇叶叶面;扇体的扇套外径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位于扇叶与扇叶之间的下螺旋扇叶一侧至扇套的套口。上述结构便于扇体的外径液体导流,以及扇叶上风力的引导和稳定传导。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动平衡校正快捷、成本低、效率高,自动化生产应用可行;其适合作为动平衡校正方便的扇叶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使用状态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双排平衡孔。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马达壳和平衡块。

图3是图2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使用状态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单排平衡孔。

附图序号及名称:1、扇体,2、平衡块,3、马达壳。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校正转子扇叶的扇体1包括扇套和扇叶,扇套的外径设有扇叶,扇套设有环形的平衡孔;扇体的扇套内设有马达壳3,马达壳的外径与扇体的扇套之间也设有环形的平衡孔,即马达壳与扇套之间设有环形的双排平衡孔,平衡孔呈等距间隔槽格排列。外侧的平衡孔深度小于内侧的平衡孔深度,马达壳的壳口平面高出扇套的套口平面;平衡孔内设有平衡块2,平衡块呈球状或柱状,平衡块通过固定胶水设置于平衡孔。同时,扇体的扇叶末端设有斜向的导风槽,导风槽位于扇套的套口一侧扇叶叶面;扇体的扇套外径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位于扇叶与扇叶之间的下螺旋扇叶一侧至扇套的套口。

根据上述结构特点,如图4所示,亦可扇体的扇套设有环形的单排平衡孔,马达壳的外径贴合套入扇套的内径,单排平衡孔由扇体成型时自动成型。

综上所述,此方式能快速地进行平衡作业,且便于自动化作业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在人工成本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此方案一人同时操作多台设备,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效率提升后,无形中产品的成本也在降低,提高了产品的竞争优势。同时,该扇叶在不破坏产品的外形及强度,无脱落风险,可自动化作业,效率高,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