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010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或两次以上,也例外地基于差值AP2而进行修正。这样一来,在万一因目标压力控制曲线向低扬程侧偏移而使得断水的可能性升高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其向高扬程侧切换,从而能够实现更稳定的供水。
[0084]可以取代上述例子而在栗2的规定时间经过之后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更具体而言,在最低值PL比下限值Pz大的情况下,控制部40不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当使上述栗启动时都对最低值PL与下限值Pz的差值APl进行保存,对所保存的差值ΔΡ1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并从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上的栗断流运转时的目标压力PB减去差值△ Pl的平均值,由此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在最低值PL比下限值Pz小的情况下,控制部40可以如上述那样通过对目标压力PB加上最低值PL与下限值Pz的差值Δ P2而立即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
[0085]上述的规定时间例如设定为24小时。在该情况下,基于前天的栗2的运转状况而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由于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的修正在一天内仅进行一次,所以避免了供水压力的频繁的波动。
[0086]此外,即使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的栗2的启动次数仅为一次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该一次的栗启动时的差值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另外,在规定时间内的栗2的启动一次也未进行而是零次的情况下、即在栗2持续启动或持续停止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的修正。
[0087]无论最低值PL大于还是小于下限值Pz,都可以基于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出的全部差值Δ P1、ΔΡ2而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另外,也可以基于所有这些差值ΔΡ1、A P2的平均值而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更具体而言,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当使栗2启动时,控制部40都对最低值PL与下限值Pz的差值Δ P1、ΔΡ2进行保存,对最低值PL比下限值Pz大时的差值ΔΡ1的平均值亦即第一平均值(绝对值)进行计算,对最低值PL比下限值Pz小时的差值ΔΡ2的平均值亦即第二平均值(绝对值)进行计算,通过从第一平均值减去第二平均值而对修正值进行计算,从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上的栗断流运转时的目标压力PB减去修正值,由此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该修正值为正值或者负值。即,在第一平均值比第二平均值大的情况下,修正值为正值,在第一平均值比第二平均值小的情况下,修正值为负值。因此,从目标压力PB减去修正值,由此向低扬程侧或者高扬程侧的任一侧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
[0088]在上述例子中,控制部40基于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出的差值ΔΡ1、ΔΡ2的平均值而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但是,作为其他例子,可以构成为:直至栗2的启动次数达到规定的次数为止,每当使栗2启动时,控制部40都对差值ΔΡ1、ΔΡ2进行计算及保存,基于所保存的全部差值ΔΡ1、ΔΡ2的平均值并根据上述的例子而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
[0089]上述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的栗装置应用于供水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供水装置以外的栗装置。例如,还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图13所示那样的变频器固定于马达的侧面的一体型栗装置。图13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栗装置的示意图。在图13中,对与图3中示出的各构成要素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90]该栗装置具备:栗2,其对液体进行输送;马达3,其与栗2连结;作为对马达3进行可变速驱动的驱动装置的变频器20 ;以及两个支承部件44,它们将马达3与变频器20连结。变频器20与马达3相邻地配置,控制部40配置于变频器20的内部。在图13所示的栗装置中,并未记载图3中示出的止回阀22、流量开关24以及压力箱28,而是将它们省略。
[0091]栗2被马达3驱动,其从吸入口 2a吸入液体、并对该液体加压、然后将其从排出口2b排出。虽然作为栗2的例子而举出了离心栗,但也能够使用其他形式的栗。
[0092]图14是图13所示的栗装置的俯视图。在马达3的上部配置有冷却风扇43,该冷却风扇43与马达3的旋转轴10连结。因此,冷却风扇43与马达3的旋转轴10 —体旋转。冷却风扇43是将气体向径向外侧排出的离心式风扇。将冷却风扇43覆盖的引导罩45设置于马达3之上。该引导罩45具有将通过冷却风扇43的旋转而产生的气体的气流向变频器20引导的作用。在图14中,用假想线描绘引导罩45。
[0093]图15A是示出引导罩45的侧视图,图15B是从下方观察图15A所示的引导罩45的图。引导罩45具有:平面部45a,其具有气体取入孔(空气取入孔)45c ;以及侧部45b,其在从下方观察时具有U字形的形状。伴随着冷却风扇43的旋转,周围的气体(通常为空气)从气体取入孔45c流入到引导罩45内,并沿着引导罩45的侧部45b而被输送至变频器20。如图14所示,在从马达3的轴向观察时,在引导罩45与马达3之间形成有间隙。通过冷却风扇43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一部分从该间隙通过并在马达3的外周面上流动而将马达3冷却。
[0094]两个支承部件44相互分离,在上述支承部件44之间形成有成为从冷却风扇43输送的气流的通路的空间。变频器20被在其外表面上流动的气流冷却。另外,在马达3与变频器20之间的空间流动的气流同时还能够对马达3进行冷却。
[0095]在栗2的排出口 2b配置有压力传感器26。该压力传感器26对栗2的排出侧压力进行测定,并将其测定值发送至控制部4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控制部40在栗2启动之后决定排出侧压力的最低值PL,对最低值PL与规定的下限值Pz的差值进行计算,并基于该差值而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进行修正。
[0096]图16是示出图3以及图13所示的控制部(控制装置)40的结构例的图。图16示出供水装置,图16的控制部40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图13所示的控制部40。
[0097]如图16所示,控制部(控制装置)40具备设定部46、存储部47、运算部48、显示部49、I/O部50以及运转面板51。设定部46以及显示部49设置于运转面板51。
[0098]运转面板51具有设定部46和显示部49,例如具有开关、输入确认用蜂鸣器以及输入确认用显示部,并作为人机界面而发挥功能。对设定部46输入制作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的各种设定值,例如栗2的断流运转时(即流量为O时)的栗2的排出侧压力PB、最大流量时的栗2的排出侧压力PA等。另外,作为用于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的各种设定值,对设定部46输入通过对为了将水从供水装置I上压至位于最高位置的供水器具所需的压力加上在该供水器具所产生的压力损失而决定的排出侧压力的下限值Pz、用于对决定栗启动后的排出侧压力的最低值PL的时刻进行设定的压力变化曲线的变化模式(切线的斜率从负向正变化的模式)、压力变化的监控时间tc的输入、用于设定对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进行修正的时刻的监控时间(规定时间)、存储最低值PL与下限值Pz的差值的次数和时间、下限值Pz的死区的设定值、以及切换目标压力控制曲线R时的推移时间或者变化率。输入至设定部46的数据存储于存储部47。此外,作为其他方式,运转面板51也可以搭载有使用了 CPU的运转面板用运算部。该类型的运转面板51能够经由I/O部50而进行设定部46以及显示部49、与运算部48之间的数据通信。
[0099]显示部49作为人机界面而发挥功能,对储存于存储部47的设定值等的各种数据、当前的栗2的运转状况(运转状态)、例如栗2的运转或者停止、运转频率、电流、排出压力、流入压力(直接连结供水的情况下)、接水槽警报等进行显示。
[0100]作为存储部47而使用RAM等存储器。在存储部47储存有图11、图12的控制流程图中示出的控制程序、各种数据,例如运算部48中的运算结果的数据(排出侧压力的最低值PL、最低值PL与下限值Pz的差值、运转时间、累计值等)、压力值(排出压力、流入压力)、利用设定部46而输入的数据、以及利用I/O部50输入或者利用I/O部50输出的数据等。
[0101]作为I/O部50而使用端口等。I/O部50接受排出侧压力传感器26的输出值、流量开关24的信号并将它们输送至运算部48。I/O部50还进行通信的信号的输入输出。
[0102]作为运算部48而使用CPU。运算部48基于储存于存储部47的程序和各种数据、以及从I/O部50输入的信号而进行最低值PL的决定、差值的运算、时间的测量(运转时间、停止时间)、累计的运算(累计值)、通信数据的处理、目标压力的运算、频率指令值的运算、以及目标压力控制曲线的修正等。来自运算部48的输出被输入至I/O部50。
[0103]另外,I/O部50与变频器20通过RS485等通信单元而相互连接,从I/O部50向变频器20输送各种设定值、频率指令值、启动停止信号(运转、停止信号)等控制信号,并从变频器20向I/O部50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